苏获:麻绣开创者

作者: sayulynn | 来源:发表于2016-03-07 16:49 被阅读97次

    文/蔡运彬

    苏获,祖籍浏阳永安,1940年8月24日出生于长沙。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刺绣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3月5日10时38分不幸去世,享年70岁。

    粗重厚实的树身,空灵有弹性的枝条,光斑闪烁的树叶,一切笼罩在大自然的空间感内。一堆落叶,在参差树影下堆积,其中几片,被风掀动,使你忍不住抬脚而追,伸手拣拾。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样的作品是用麻线在夏布上刺绣而成。

    自然景色和人物肖像是苏获擅长表现的题材。在这幅《池塘小径》作品中,你已经看不到传统湘绣的针线痕迹。“无规矩不成方圆是法度,无规矩也成方圆是艺术”,通过苏获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以往失重于技艺的刺绣,开始回归艺术的质朴纯粹。

    湘绣革新

    也许是苏获半路出家的缘故,才使他对湘绣的创新如此彻底。

    苏获从小喜欢绘画,但他以前是专业篮球教练,在经历了多种身份变化后,1989年,他以初学者的身份迈进了湘绣界。此时,他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家,其绘制的多幅作品悬挂在湖南省委礼堂等多个地方。

    从事湘绣之后,油画家苏获把大量精力放在了油画如何与湘绣结合上。困难随之而来。

    传统中国画锈品的色阶只有寥寥数个,而油画刺绣的色阶往往无数,如何用针线来表现油画鲜明的特点?苏获买了坯线,自己染了二三十个色阶。他懂得用线来调色,比如黄和蓝线的混绣就变成了绿,而传统的湘绣只能用现成的绿线;他也懂得怎样运用补色来突出主体,如黄色用紫色来衬托,而不只是一味地用深浅来作色。

    在刺绣作品中,通常是以刺绣统帅绘画,针法先于画意,绣画与画的差别由此拉开。也正是在这种思维下,刺绣发展到了今天近百种针法。在评价绣品优劣的时候,也大都以针法的难易做标准,也就是说,绣女水平决定作品水平。

    作为画家的苏获,脑海中根深蒂固却是绘画的思维,在他看来,针法如同笔墨,只能为作品服务,怎么能让作品为笔墨服务呢?在向刺绣师学习完基本的走线方式后,他很自然地采取了以画为主以绣相随的方式,以画意调度针法,使画统帅绣,使“绣画”变成了“画绣”。

    这种分歧至今未消,经他创新后的湘绣,在传统人士眼中,已不被称之为湘绣。

    “麻绣”诞生

    在思维、工艺创新的同时,苏获对湘绣的原材料也在进行创新。

    苏获老家浏阳是著名的“夏布之乡”,“夏布”是用苎麻生产而成,外国人称之为“中国草”。“能不能用夏布与麻线结合起来进行刺绣呢?”苏获的异想天开,并没有因为“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的俗语而停留在想象上,他跑到浏阳去买了一大捆“夏布”。

    在麻布上打底稿只能画轮廓,为此,他专门做了一个直立的、可以调整高矮的棚架,正反面都安排了绣女走针。

    苏获觉得,麻的本色与黑人的体貌较为相近,他决定从绣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半身肖像开始尝试。为了表现安南的鬈发,他又尝试采用以前只用在花蕊上的“打子”针法,时松时紧,再作特殊处理,一头鬈发便有了蓬松而逼真的感觉。他按人物面部骨骼和肌肉的解剖结构调整针法走向,眼睛、嘴角的处理费尽心思。经过数月的努力,《安南》终于完成。

    麻布上的安南,眼光深邃而安祥,坚强的意志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得到了完整的表现。之后,他用同样的方法绣深山老虎、凡高的《向日葵》,那种粗犷质朴,返朴归真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市场路线

    为了让自己的艺术创新全方位接受市场的考验,2002年,苏获决定创办“绣花园”。

    那时,湘绣已经沦为“夕阳”产业。市场上的湘绣因相互滥价而做工愈发粗糙,令他对湘绣因守旧而渐显衰落而无尽担忧。

    因为有从商的经历,苏获对市场比其他湘绣从业者更敏感。他把目标市场瞄准了社会名流的人物肖像制作上,而这也能很好地与他长于肖像绘画的特长结合。

    一个由家庭人力资源组成的运作模式形成了:儿子擅长电脑,主要负责绣花园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女儿在美国,理所当然成了“绣花园”的美国代理处。同时,他还广泛利用自己在海内外的朋友资源,让他们推介自己的作品,一些老外将信将疑地寄来自己的照片,当他们看到“比照片还要逼真”的刺绣作品时,爱不释手。从此,国外的订单越来越多。

    面对市场的种种诱惑,苏获始终坚持走精品市场路线的道路。他的“绣花园”虽然有20多位心灵手巧的绣工,但每年只绣30幅左右的作品,大部分绣作都在4个月以上,其中极品系列的绣作普遍超过8个月。

    虽然每件作品价格不菲,但市场很快接纳了他的艺术。如今,他的许多作品,已成为海内外名人和皇室收藏的珍品。

    尽管如此,但他创新后的湘绣,要在湘绣界赢得艺术的认同,可能远比他赢得市场认同要难得多。

    纪念大师

    在杭州“世界手工大会”的展览厅里,苏获安静地坐在角落打底稿,与周围的热闹形成强烈对比。他的安静,与他在道路上孤独行走的境遇颇有几分相似。

    那是2008年的10月,苏获看上去健康而随和。当记者拿出相机准备拍摄《安南》作品时,他走过来说,我给你电子版的照片吧,这件作品加了玻璃框,你照出来有反光。一句话拉近彼此距离。也就是在这次展览上,他的作品在几千件参评作品中,囊括了金银铜奖。

    那时,他其实已处在病重之中。

    从他儿子苏旅处得知,苏获每天早起晚归,常常忙到夜里一两点才休息。2008年5月以后,他自觉身体不适,但仍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四场工艺精品展。2009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上,他的作品再次获得多个重要奖项。那时正值《中华手工》改版推出“大师”栏目,我们拟将他隆重推出,不料电话过去,苏获已住进了医院。

    此后,我与苏旅一直保持联系,询问他父亲的病情。苏旅说父亲很喜欢《中华手工》,等他病好了,一定上你们杂志。当时并没意识到大师病情的严重,只在内心期待着他早日康复,“什么时候康复,我们什么时候做采访”。直到前不久,当我习惯性地发短信给苏旅时,他回复说:父亲已经去世。

    眼前又浮现出苏获大师亲切的面容。大师生前一直有一个宣传中国刺绣的环球之梦,他的作品在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大受欢迎,他计划带着自己的绣品先从这几个地方踏向世界。想起他的计划,不胜唏嘘。

    大师远去,留下的“绣花园”将由家人和绣工们继续发展。而他的创新精神,在今天波澜不兴的工艺美术界显得尤其珍贵,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即将到来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纪念大师,也是祝福中国的工艺美术百花齐放,蓬勃发展。

    作品

    《安南》

    规格:56cmx80cm

    材质:麻绣

    价格:非卖品

    特点:苏获代表作,作品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2005年)。

    《松林的早晨》

    规格:97cmx63cm

    材质:丝绣

    价格:10万元

    特点:画面灵动,充满大自然的生机和情趣。作品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优秀奖(2005年)。

    《爱因斯坦》

    规格:100cmx96cm

    材质:丝绣

    价格:非卖品

    特点:爱因斯坦的头发、面部、手臂和衣着,非常适合用麻线来表现。运用平针,交叉针等刺绣技艺,以传统刺绣的流水路方式刺绣衣着,以平针,交叉针来刺绣手臂和头发;以开脸子针来刺绣面部。作品与传统刺绣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2008年)。

    《北极熊》

    规格:100cmx98cm

    材质:丝绣

    价格:12万元

    特点:作品采用柔针,掺针,交叉针,用稍有浓淡的白麻线在麻布上绣成。作品清新淡雅,表现了两只白熊在雪地里懒洋洋的享受冬日的阳光。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银奖(2008年)。

    《在森林中》

    规格:108cmx86cm

    材质:丝绣

    价格:10万元

    特点:作品表现的森林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气息好像迎面而来,人们仿佛走进了极具诗意的大自然,具有极高的装饰作用和收藏价值。

    《向日葵》

    规格:75cmx100cm

    材质:丝绣

    价格:6万元

    特点:用中国的麻线和麻布制作油画式的刺绣,是苏获的首创。

    注:此文发表于2009年6月刊《中华手工》杂志“大师”栏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获:麻绣开创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aa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