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是典型的文科生。
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每次上课都是轻松愉悦,外加唠嗑睡觉。
成绩却一直不错。
但如果是数学、物理、化学,那就懵了。
也曾经很努力地听啊听啊,记啊记啊。
成绩却一如既往的烂,甚至很多时候都不及格。
所以,到后来就只能破罐子破摔,不再努力,不再记笔记,不再浪费时间精力。
成绩当然继续烂下去。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后来学教育心理学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感导致自己不再付出努力。
因为不管怎样努力,结果都是一样的。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不管是绝望的狗还是失败的人,如果总是连续遭受同样的挫折,那么就会放弃努力,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
塞得格曼在无助感理论中对无助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说明。根据他的理论无助感产生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 1 ) 在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
( 2 ) 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人会感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
( 3 ) 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果,也就是说 :“结果不可控”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无助感。
( 4 ) 表现出动机 、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
所以,习得性无助感一旦形成,对自己不仅有认知、情绪上的损害,而且严重影响自己对自我的评价、认识,以及对以后学习、工作、生活的期望。
既然觉得自己对自己都已经无能为力,那也只能自暴自弃了。
好处是,既然习得性无助感是习得的,那就可以消退,并转化为习得性乐观。
只要我们找准问题所在,认清自身优缺点,就能够充分发掘自己身上的积极因素,并通过一个一个的事例,一次一次的经历,来让自己习得性乐观,正确看待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开启自己崭新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