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学点新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
学习| 积极心理学—习得性无助

学习| 积极心理学—习得性无助

作者: benignHu | 来源:发表于2022-06-27 10:41 被阅读0次

    习得性无助——不知不觉,你居然习得了可怕的无助,从此,它将长久伴随着你,轻易不肯离去。

    “习得性无助”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研究成果,其概念由其提出。

    也正是因为“习得性无助”的发现,才有后来的积极心理学,所以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何谓习得性无助,如何走出习得性无助。

    01、习得性无助

    一、习得性无助的由来

    习得性无助源于经典心理学实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爱德华·李·桑代克是一个科学心理学天才,他除了擅长用小鸡来研究学习之外,也擅长用猫来研究学习。他曾经设计了一个迷箱(如下图),专门用实验来研究什么是学习。

    网络,侵删

    桑代克把一只饿了一天的猫放进这只迷箱,迷箱外面用猫最爱吃的鱼来引诱它,然后观察猫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从迷箱里面出来。

    桑代克设计的迷箱很巧妙,它的底部有一块踏板,如果饿猫能踩到这块踏板,迷箱的门就会被打开,饿猫就能逃出迷箱而吃到外面的鱼。

    不过如果研究者在这里使用一个小小的诡计,即每次当饿猫很辛苦地逃出迷箱之后,就一把抓住它而不让它吃到外面那条引诱它的鱼,然后把猫重新送回箱子里面,即猫每次的努力都只能以失败或挫折告终,猫在这种情境条件下会出现什么行为呢?

    实验所获得的结果让人意想不到,猫的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一些猫会一直努力尝试逃出迷箱去吃那条鱼,不管它失败了多少次,它总是在下一次还是想要逃出迷箱,并且这些猫逃出迷箱所花费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表现出越挫越勇的样子,我们姑且称这些猫为“坚强猫”。

    第二种情形,另外一些猫则出现了自我攻击行为,这些猫会用自己的头猛撞迷箱的框架,最后弄得头破血流,有些猫甚至还会用牙齿咬迷箱。似乎这些猫已经失去了自我,毫不珍惜自己,我们姑且称这些猫为“疯狂猫”。

    第三种情形,还有一些猫则不再做出任何逃出迷箱的行为,干脆趴在迷箱的底部,眼睛充满哀伤的泪,看着外面的鱼而发出哀叫,这些猫好像患上了抑郁症一样,我们姑且称之为“抑郁猫”。

    当时的研究者对第二种情形即“疯狂猫”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人们从这个简单的实验中发现,总是承受失败或挫折有可能会使个体出现失去自我控制的疯狂行为,而这种行为对社会或其个人的伤害会非常大,这使得心理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总是致力于研究与此相关的心理问题。

    至于其他两种行为,研究者认为它们似乎既不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也不会影响个体自身的发展。

    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另一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以狗为研究对象,用一种新的实验范式再次发现了类似于上述第三种“抑郁猫”的情形,塞利格曼把这种情形命名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并在此后的一生中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

    二、生活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

    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一位诗人到乡间散步,在路过一间农屋门口的时候,他正好看见一位老农牵着一头足有几百斤重的大水牛回来。

    诗人看老农随手把牵牛绳系在了一个小小的木桩上就准备回屋,他走上前好心地提醒说:“老大爷,您用这么小的木桩来系这么大的水牛,小心它跑掉了。”

    老农看了看大水牛,呵呵一笑,十分肯定地说:“年轻人,它不会跑掉的,我用这个木桩拴它已经好多年了。”

    诗人感到有些疑惑,忍不住问道:“它为什么不会跑掉呢?您看这木桩这么小,大水牛只要稍稍用点力不就能把它拔出来吗?”

    老农靠近诗人压低声音说:“年轻人,我告诉你个秘密,当这头牛还很小的时候,我就把它系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时它可不像现在这么老实待着,老是想撒野从木桩上挣脱跑出去。不过那时候它力气还小,折腾了好一阵还是只能在原地打转,慢慢它就蔫了,再也不跟这木桩较劲了。

    现在尽管它长大了,有力气可以挣脱了,但它还是和以前一样老实地待在原地不动。

    三、何谓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指的是人、动物等在过去的经历中学会了无助。这里的无助指的是对即将发生的或面临的事不能进行有效控制。

    如大水牛变得如此老实,是因为它在过去的经历中学会了无助,过去无数遍的挫折或失败经历使得水牛产生了这样一个信念:不管怎么努力挣扎,都无法挣脱这根木桩。

    于是这头大水牛习得了无法脱逃这根木桩的无助感,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

    就算现在这头大水牛完全有能力挣脱这根木桩,但这种生活准则已经导致它不愿再去进行任何新的尝试。

    四、失败或挫折必然导致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通过实验发现,失败或挫折并不会必然导致习得性无助,只有当个体的失败或挫折和其失去控制感同时产生时,无助感才更有可能发生。

    也就是说,当失败或挫折发生时,自己的努力对这种挫折和失败毫无影响,才有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无助感。

    02、人的习得性无助

    从1971年起,塞利格曼团队开始围绕着研究人的习得性无助而设计相关实验。在对之前有关动物习得性无助实验进行仔细考察之后,他们以控制感为核心,保留了以前动物实验的基本程序,但把动物实验中的“电击”刺激修改为“噪声”刺激。

    因为塞利格曼发现,之前实验中的电击刺激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厌恶刺激,因此心理学只要寻找到一个让人厌恶的刺激就可以了。

    事实上,对人来说,刺激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厌恶刺激、中性刺激和喜爱刺激,而人的多数心理问题则主要是由厌恶刺激所导致。

    实验是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的。塞利格曼团队招募了一些大学生,并把这些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

    第一组被试(实验一组)在实验室里被迫听一种让人心烦的噪声,不过这些被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可以找到一个开关来停止这种噪声(对噪声有控制感)。

    第二组被试(实验二组)也被迫听和实验一组同样的噪声,不幸的是实验二组被试无论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不能使噪声停止(对噪声没有控制感)。

    只有当实验一组被试通过努力而停止了他们自己的噪声时,实验二组被试的噪声也才会被同时停止,也即实验二组被试与实验一组被试共轭在一起。

    第三组被试(对照组)不接受噪声刺激或其他任何特殊处理。

    当这三组被试在各自的条件状态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任务之后,再让他们紧接着做另外一项实验任务:用手指的移动来停止噪声刺激。

    实验装置是一个“手指往返箱”,也就是当被试把手指放在往返箱的一端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声刺激,而当被试一旦把自己的手指放到箱子的另一端去后,这种噪声就会消失。

    实验结果证明:人也会患上习得性无助。

    实验一组那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停止噪声的被试,还有那些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噪声刺激的对照组被试,他们在“手指往返箱”实验中很快就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端来停止噪声。

    而实验二组被试,就是之前在实验处理中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使噪声停止的那些被试,他们中的多数人听任刺耳的噪声一直持续地响下去,一直忍耐着不去做任何改变的努力,直到研究者中止实验任务。

    事实上,这些被试只要把自己的手指移动到箱子的另一端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噪声了,但实验中这些被试的手指却始终停留在原处,就是不愿意移到箱子的另一边(和之前动物实验中狗的行为类似),这些被试无疑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03、怎样消除和预防习得性无助

    一、习得性无助的消除

    塞利格曼团队从动物实验所获得的结果表明,如果动物多次努力却无法改变环境或者避免即将面临的厌恶刺激,它就有可能不再继续进行任何改变的努力,而是默默地、无可奈何地接受所处的境况,这意味着这些动物已经获得了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改变自己所处的状态,或不足以中止即将到来的厌恶刺激的信念,因而这些动物也就不愿做出继续努力的尝试了。

    习得性无助的动物实验清楚地表明了这些动物的无助感心理机制:无助来源于过去的生活经验,动物经历过不管怎么做都没有用,也即它的多次行为努力都不能给它带来想要的结果,因此而学会一种对未来无能为力的期待。这种期待会进一步地泛化,即使在以后换了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这些动物依然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努力是无效的,因而在其他类似的情景条件下自然也就不再努力了。

    无助感既然是通过学习而得来的,那有没有办法再通过某种形式的学习来消除它呢?

    塞利格曼团队设想,过去的挫折或失败经历导致动物获得习得性无助,那如果增加这些动物成功逃脱、战胜挫折或失败的经历,或许就可以帮助它们消除已获得的习得性无助了。

    最后发现,增加成功逃脱、战胜挫折或失败的经历,确实可以帮忙消除习得性无助。

    所以,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勇于尝试,再尝试一次,也许就走出了已获得的习得性无助。

    二、习得性无助的预防

    1.增加成功的体验;即勇于尝试,再尝试一次,获得成功的体验,继而走出已获得的习得性无助;

    2.增加掌控感;即通过学习,提升自我能力,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事物的掌控感,有信心、有力量去尝试,最后获得成功的体验。

    04、写在最后

    习得性无助,源于动物实验,但是实验告诉我们,人也会患上习得性无助。

    增加成功体验,增加掌控感,可以预防习得性无助。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点亮再看,与朋友共勉,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 积极心理学—习得性无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vn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