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随笔选】书评

作者: 不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20:53 被阅读0次
假期里揽下一片国内的散文大家的作品集,我开始转向国外的散文文学。因为,在我看来,散文比小说更容易消磨时光。而这次看的是继已经毫无印象的梭罗的【瓦尔登湖】之后的一本散文集,英国兰姆的写就的随笔集——【伊利亚随笔选】。

【书籍背景】

英国兰姆是一个在写字楼办公的职工,相当于现下500强以内的大公司名下的一个普通的会计性质。在他长达差不多四十年朝九晚五的公司与寓所之间往来的日子里,断断续续完成了这些作品。

更难得可贵的是他本人一生承受的悲剧色彩,一如失聪的贝多芬,精神失常的梵高,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作者背负的是因为精神病发作而弑母的亲姐姐,虽然他的姐姐被法院宣判,但他却积极保释出他的姐姐,并且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照顾他姐姐的生活起居,并因此而不婚不育,哪怕其实他本人也有一点儿精神疾病。

虽说如此,但作者的姐姐也有精神正常的时候,每当如此,姐弟两一起读书写作,对于作者来说,那大概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了。

【书籍内容】

作者一开始描述了自己的工作性质,点明了自己对这四十多年在一个方正的小房间里消磨的人生时光,有中年时写就的,更多的是怀念过往回忆的老年时完成的作品。

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文风含蓄迂回之余,亦不失情真意切,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上面这一段是抄写百度词条的,因为,我一下子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词语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了

【阅读感想】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可以细细品味的一本书,它里面藏着的思维宝藏像是数不尽的金子,每一句都在闪闪发光。明明都是大家在生活中看到的一模一样的东西,或者是说,感受到相同的心情和想法,可是他笔下的说法和大多数人大同小异的说法就是不一样。

你且看看作者是怎么说那些泛滥得到处都是的成功学这样类似的大而泛化的畅销书,老实说,我看到那些披着书籍外衣的东西高踞在书架之上,就禁不住怒火中烧……每当我瞅见那些衣冠楚楚的欺名盗世之徒,我就恨不得把它们身上那些非分的装裹统统扒下来,穿到我那些衣衫褴褛的旧书上,让它们也好避避寒气。这样的描写,简直是精彩绝伦啊!

而更令人叹绝的是,不仅仅这一处,更有许多的神来一笔,让人不得不赞叹,怎么会有人能写出这样的妙笔生花?熟读完这一本书,对于高中生来说,优秀作文不在话下。

转述一句话:

我用不着去寻求快乐,而让它自己找上门来。

相关文章

  • 【伊利亚随笔选】书评

    假期里揽下一片国内的散文大家的作品集,我开始转向国外的散文文学。因为,在我看来,散文比小说更容易消磨时光。而这次看...

  • 计划更改

    因耽于工作,实难再续日更,遂作罢。 计划另行更改。 不再日更,此后只写书评。 近期在看的书有: 【伊利亚的随笔】完...

  • 4月看了13本书,就是因为没时间才可以做到!

    1.《伊利亚随笔集》 伊利亚随笔是英国作家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写的散文集,任何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能成为他的写作题材...

  • 《伊利亚随笔选》:另类的心灵鸡汤

    我们通常把文学分为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四大类。 小说可以虚构,可以撒谎,而散文不能,散文在文章中提到“我”时,必...

  • 蓝色的月光下走着杀死母亲的那个疯病人的弟弟

    读者想来对张爱玲很熟悉,而对兰姆则较陌生。查尔斯·兰姆是英国十九世纪散文随笔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家,他的《伊利亚随笔》...

  • 2022-07-08

    【日更随笔】 这周注定忙碌,为了赶上书评进度。这周写了三篇书评,计划明天完成第四篇。 半年写书评,姑且算作刻意练习...

  • 杨唐唐|孩子

    法国作家萨特谈起养育孩子的问题就破口大骂:“养孩子,岂有此理。”查尔斯·兰姆更加古怪,在他的著作《伊利亚随笔》里有...

  • 【从零开始学写书评】第2节:1小时读完一本书,让你快速抓准内容

    选书是写作书评的基础,掌握了选书方法之后,在写书评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看书。这时候,有些人可能又要...

  • 梁实秋:孩子

    文章转自网络,作者梁实秋。 兰姆是终身未娶的,他没有孩子,所以他有一篇《未婚者的怨言》收在他的《伊利亚随笔》里。他...

  • 随笔:书评

    我不说伟人名人的书评,只说我父亲的一句书评,只有十个字。 父亲的书评很短,也可能不能他老人家的原创,是听过来的也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伊利亚随笔选】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c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