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半的侄子忽然对摄像头非常好奇。接他回家的路上,他口齿不清的抓住一切机会问我:
“姑姑,那是什么?”
“摄像头”
“什么摄像头?”
“银行摄像头”
“银行摄像头是什么摄像头?”
我斟酌了一下,从众多功能中挑出一个他能理解的功用
“是~抓小偷的摄像头”
“哦,我是黑猫警长!老鼠是小偷!黑猫警长要抓它!”
(请不要在意他这上个世纪的动画审美)
电车拐了个弯,了不得了,他又发现一个:
“姑姑,那也有一个摄像头!”
我艰难的眯瞪着近视眼,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摄像头。
“这是什么摄像头?”
“交通摄像头”
“交通摄像头是什么摄像头?”
“呃……监视路上汽车的摄像头”
我一头黑线,很怕他再问我“监视”是什么意思。但他显然自动过滤了复杂词汇,开始兴致勃勃的扫描大街上其他的摄像头了。
果不其然,他又发现一个、两个、三个,于是上述对话也不停重复重复再重复。
我敢说我认识了从幼儿园到我家路上所有的摄像头并且明(xia)确(shuo)了它们每一个的功能。
终于回到家了,我暗暗嘘出一口气,侄子噔噔噔跑进房间,忽然欢快的大叫:“我家也有摄像头!”
我简直惊恐的扭头,书柜上落满灰的摄像头静静看着我。流行QQ视频聊天时买回来的,早被时光遗忘在角落了。
银行摄像头,交通摄像头,学校的摄像头,家里的摄像头,形形色色的摄像头,各种功能的摄像头。在温水煮青蛙的监视网铺展过程中,我们浑然不知已经被万千“眼睛”watched了。现在却透过侄子清澈的眼睛,得以乍然窥视这网络一角。然而,我该如何向一个三岁的孩童解释,这些笼罩城市细枝末节的“眼睛”,都有什么样的功能与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