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房老虎》
书评十六|余秋雨作品集之摩挲大地

书评十六|余秋雨作品集之摩挲大地

作者: 罗益明 | 来源:发表于2019-10-30 18:20 被阅读0次
    书评十六|余秋雨作品集之摩挲大地

    在品读余秋雨先生的这本《摩挲大地》时,思绪仿佛在不知不觉间,又回到了高中时代,那个时候,初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被书中那宏大的历史气魄,广博的文化底蕴,诗化的言辞表达,深沉的哲学思索所深深震颤,从没想过,散文居然也能够如此表述,让一个本来不怎么对散文感兴趣的人瞬间领略到了散文之美。

    以前,自然也读过一些散文,但都不是那么的感兴趣,稍稍读了一会儿,就觉得无趣乏味,自然欣赏不了其中之美,本以为自此便与散文绝缘,却不曾想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表述方式,让我刷新了对散文的认知,没想到散文居然还能这样写,写得如此之典雅,如此之深刻,如此之引人入胜,让人身临其境般体悟人文景观数千年沧桑变幻,还会情不自禁的在脑海中浮想联翩,代入个人情感,仿佛自己可以真实触摸到此地之实景,又仿佛与当地过往的文人骚客,实现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思想对话,这种手法真可谓是让人叹为观止。

    而余秋雨先生本人经历之精彩,也丝毫不亚于其文章之精彩,其人在43岁-45岁期间,递交23次辞职申请,只为辞去一切职务,而去追寻一场文化原生态之旅,他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明之遗址,而在其53岁那年,也是世纪之交之际,又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性考察,在此去旅程途中,他多次遇险,也差点搭上自己生命,在其置死生于不顾的过程中,也让他几乎访便了全球古文明遗址。

    所以他的文章视野之宏阔,立意之高远,思绪之深刻,言辞之精妙,绝非一般文化学者所能企及,常人表达不免于流于空洞华丽,而他用生命体证过的文章,则发乎天然,直指本心。

    而我最近读完的这本《摩娑大地》,实际上是余秋雨先生其它两本著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里面某些篇章的精选集,做了一些修改,也新增了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篇章,有些文章以前读过,如今再读,有点亲切,而新增的文章,读来倒是一种意外的惊喜。

    书评十六|余秋雨作品集之摩挲大地

    在这本书中,作者择取了道士塔,莫高窟,沙原隐泉,阳关雪,三峡,都江堰,贵池傩,宁古塔,天一阁,侗寨等景观,也穿插谈了一些历史人文现象和地区历史,如:十万进士,抱愧山西等,而且书中还有一处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每篇文章后附带着三个专业人士对此篇文章的点评。

    我在品读这三个专业人士的点评时,感到特别羞愧,觉得以自己当前的文学功底,品读本篇文章,实难像那三位一样,以极为精妙与独到的角度以及优美的言辞去鉴赏这篇文章,不过,这也提醒自己在写作的路途中,在文学阅读的道路上,还大有可为。

    那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该如何向大家表述个人读完本书后的心得体会呢?是像之前那样选中个人偏好的几个景观与地点,细论一番?还是对全书中所有篇章一一观其大略?之前,个人在读《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时,便就是前者的方式,这次还是借用前者的方式,来与大家再次品读秋雨先生的精美散文。

    在这里,我仅选取《道士塔》,《莫高窟》,《宁古塔》,《风雨天一阁》,《十万进士》,这五篇文章与大家一起鉴赏。

    在《道士塔》这篇散文中,个人无疑是触动最深的,文中借由道士塔这一人文景观,讲述了一个18世纪发生的悲剧故事,这个悲剧故事,恐怕是中华母亲身上一个永远都无法抹去的伤痕。

    故事中,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封建愚昧老百姓王圆箓,居然在那个时代,机缘巧合之下成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主人,而令人感到扼腕的是他不仅自己用各种手段,破坏文物,如把数百年历史的精美的壁画刷白,还在外国人斯坦因极低的金银财宝利诱下,将数以千计的珍贵经卷文物贩卖出去。

    更让气愤的是,这件事还是一个中国文化学者名叫蒋晓婉的人促成的一桩“好事”,没有这位人士处心积虑的协助,恐怕那位老外斯坦因也不会如此轻易得手。

    只可惜,作为后世的读者,我们就如作者一般无能无力,他在文章中提到:“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嗥叫。”但这件事,也让我们后人足以最大的警示,那就是捍卫中华文明,人人有责。

    而在《莫高窟》这篇散文里,则极为有力的凸显了作者广博的历史功底,当然,网上也有不少历史学专业的学者,××秋雨先生的史识x×,我也曾在学校图书馆里,专门见到有人居然写出一本书来××秋雨先生的文章。

    其实这件事,秋雨先生原来就遭遇过,不过当时有一位复旦大学的教授专门xx那位撰文之人,从史识上而言,个人看那本专门写了一本书来xx余秋雨的文章的书,发觉内容提到的大都只是细枝末节的差异,无伤大雅,而且我作为普通读者,也无法去一一根据史识去考证。

    其次,对于秋雨先生而言,历史是为他的散文服务,所以他写本书中提到的历史从来都是主观抒情高于历史场景叙述,他自己也在序言中提到“不得不暂时远离早就形成的学术癖好,用最感性的宏伟叙事来与广大读者对话,建构一种双向交流的大文学。”

    所以,我等作为普通读者,实在不想去,或者也没有能力去纠结那些史识上的谬误,这反而耽误品读此文之美感,那些活就交给专家去干吧。

    书评十六|余秋雨作品集之摩挲大地

    言归正传,再回到这篇散文《莫高窟》来,作者在此文中首先肃清了莫高窟的来龙去脉,据作者描述,莫高窟最早出现在公元366年,有一位僧人在敦煌东南方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开始开凿石窟,自此莫高窟出现,后人不断增添成了今日之莫高窟。

    而莫高窟里的石像雕塑也大有来历,最初在印度,石窟是供僧侣修行,后到了犍陀罗时期,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为印度带来了希腊雕塑艺术,如是雕塑便就出现在石窟里,此后,佛教传入中国,石窟艺术也随之传入,为适应中华土壤,便就世俗化,由此莫高窟便就汇聚了印度,希腊,中华文明,可谓文明汇聚交流之景观。

    而作者在交待完莫高窟和石窟雕塑的历史后,又把目光投射在那石窟里的壁画上,作者根据壁画的历史,展开了对中国历朝文明底蕴的思索之旅。

    从在南北朝时期一直追索到明清,而重点则聚焦在唐宋之际,看到唐朝,作者如是表达:“青褐的色泽依然浑厚,豪迈的笔触如同剑戟,整个画面出现了扬眉吐气般的欢乐,那只能是唐。”

    而提到宋朝,又是另一番表述:“ 洞窟壁画的内容越来越世俗化,连佛教题材也变成了现实写生,连天国道场也变成了家庭宅院,连教义演讲也变成了说书人的俗众故事会。”

    不过,更精彩的还是作者提到一位有良心的学者陈万里先生与当地广大人民一起保卫莫高窟壁画的故事,让人读来,甚为感动,正是有那些为保卫民族文化而奋战的人们,才使得中华文明瑰宝免遭毒手。

    提完莫高窟,我等便就来到宁古塔。之前提了道士塔,这会提一下宁古塔。不过在这里,需要首先指出的是宁古塔,其实并没有这个塔,他只是满语六个的意思,而之所以提到此处,因为这里经常是古代官员流放之地,而作者在凝思宁古塔时,借由流放,思绪又再一次飞到历史的长河里,探寻了一场中华文明史上那惨不忍睹的刑罚史。

    而流放居于刑法的中间位置,似乎比直接×了要好些,其实,权衡对此或许确实如此,因为古代在××××的过程中,简直不忍直视。文中,作者在阅读过相关史料后,也发出过如此感慨:“我相信中国的宫廷官府所实施的××办法,是人类成为人类以来百十万年间最为xx的××××的游戏,即便是豺狼虎豹在旁看了也会瞠目结舌。”

    但流放,却也不见得好到哪去。首先,是整个家族都得跟着一起受罚,一起流放,其次在流放的途中,女性可能被xx,男性可能卖去做苦力。

    如此种种,让受罚之人,又该承受何等心理煎熬?而且透过作者举的考生方章钺的例子而言,顺治帝居然,因为一场科举上误会与谣言,就直接把方家处决了,还让其它八个考生,家族妻子儿女全部被流放,可想而知,此等刑罚何等之儿戏,又何等之残酷。

    不过,作者也提到一些流放的官员,也有生命光彩之处,他们有抛弃一切枷锁后的思想自由,也有真挚友谊,更有一些学者,还抱有创造力,撰写当地的学术著作,可这一切都无法掩盖当时xx对文明的戕害。

    书评十六|余秋雨作品集之摩挲大地

    看完宁古塔,便就直接来到天一阁。天一阁,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藏书圣地,其历史悠久程度位居世界第三。我曾在阅读一些民国学人的著作时,也常听这些学者提起,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也是读了作者这篇文章才知其一二。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而言,囤书自然也是一大嗜好,只是如果需要花出很大代价去收藏古籍,同时作为家族传承之物,让这个家族子孙后代都一直传承下去,而且还传承了几百年,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恐怕太难,但至少天一阁藏书的创建者范钦先生做到了。

    不过这个过程又何其艰难,范家在传承书籍时,立下祖训,文中提到“处罚规则标明: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人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惩外,永行摈逐,不得与祭。”这实际上,就是违反条例,情节严重,直接逐出家族。

    在此传承期间,也有一个爱书的女子凄美的故事,也有大学者黄宗羲登门阅书的故事,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近代天一阁书籍由于战乱偷盗被毁的故事。

    在1914年,一个叫薛继渭的小偷,在天一阁昼伏夜出,把天一阁至少一半珍贵书籍偷运出去,贩卖到上海,而上海书商则准备卖给老外,后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听说此事,赶紧前去抢救这批书籍,但抢救是抢救了一部分,保存在东方图书馆的“涵芬楼”里,但结果却是被日本人给炸了。

    于是乎,不由得感叹,在传承数千年文明的道路上,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与x泪,又有多少人××文化的行为令人扼腕。

    书评十六|余秋雨作品集之摩挲大地

    至于选取的最后一篇《十万进士》,倒是对当今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曾见著名作家,艺术家陈丹青先生认为余秋雨先生不xx时局,不聚焦现实问题发出尖锐的那一问,个人觉得,本书中或许有一处隐约提到这一点。

    作者举了一个故事,法国曾经有一群××××了一所幼儿园,需要当局拿钱来赎,否则就要××这所学校,这个时候全世界都在担心这个地方,而这所幼儿园的保育员,却跟孩子说这是一个游戏,××他们也是游戏的人物,结果事情结束后,孩子玩得还很开心。作者觉得透过这,发现教育工作者的缩影,他能掌控的就是自己的那个一小块净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做着一场文化游戏,至于游戏的结局,我们都不要问,因为事关重大,甚至牵涉到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透过这个小片落,或许可以知其原因。余先生似乎把关心现实政治的欲望全部都投射在了他的文化生命里,在他的文化游戏里,似乎只关心文化与文明的流变,看起来不谈现实,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会从他的文章里,解码出自己看到的现实,而这篇《十万进士》则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在《十万进士》的文章里,为我们重新审视了科举这一制度的功用与流弊。他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绵远不绝,最关键的是科举制的作用。原因有两点,第一,科举制构建了一个长期有效的管理者机制,第二,考核的内容是文化,儒家那一套,有效维系了道统的传承。

    再则考察中国历史上人才选拔机制的流变,从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到科举才最大幅度的吸纳底层群体,打破世家贵族之垄断,让一些寒门子弟有了阶层跃迁的可能。

    然而,作者也提到科举制的流弊,第一,造成中国知识分子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具体有三,第一,伺机心理,也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造成的竞争态势,让许多人成败得失,荣辱与共全都押注在此,总幻想着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最终却酿成书生这种心理:愤世嫉俗而又宣布与世无争,安贫乐道而又暗示怀才不遇。他们的生活旋律比较单一,那就是在隐忍中期待,在期待中隐忍。

    第二,骑墙态势。也就是风吹两边倒,一边没有xx品格,一边有没有文化良知,也就是做官做不好,文化也没有弄好。

    第三,矫情倾向。就是为了成功概率极低的科举,父母妻儿可以数年不管不顾,一考中,就马上拥抱美女,财富,文化便不管不顾,弃之一旁。

    其次,科举中的反作弊弄得文人尊严全部破碎,本来作弊确实得反,但历史上居然反到人格尊严都可以不要,作者提到历史上居然出现查xx,还有甚至在大冬天,都不能穿棉袄等。

    第三,科举致使无数文人形成心中记忆的思维定势,从而丧失了创造力,理解力等能力。

    我想作者谈到的以上问题,也有一些和今天的应试教育受人xx的地方雷同,不知是巧合,还是确实如此。虽然作者并没有联系当下现实,痛陈当下教育之时x,当其在叙说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可以知悉当下教育之xx。

    鉴于篇幅,实在无法将本书中秋雨先生的其它文章一一细论,不是不够精彩,只是内容有限,但透过这五篇,我想大家自然也会领略到秋雨先生观赏人文景观时的状态,以及其撰写散文手法之精妙,而今天的大多数人在观赏人文景观时,大都停留在极为浅薄的快感与愉悦感上,从而缺失了一份文化底蕴所带来的深沉愉悦与思索,个人也希望透过阅读秋雨先生《摩挲大地》,我们能够在观赏某处人文景观时,还有一份心力去探寻一份古老的文化记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十六|余秋雨作品集之摩挲大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la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