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何小萍,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
当这些年轻的名字从荧幕走下来,走到黑白的符号之间,青春的气息就那样欢脱地洋溢出来,好像随着隐隐的墨香一同,漫弥在空气里,久久萦绕,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沁人心脾。
自然地,后来的遗憾因此愈加锥心刺骨,恍惚间,竟嗅出了浓浓的血腥味,是的,血腥味,那是一个时代对梦想的屠戮,血流成河。当曾经坚信和热爱的一切成为一场梦,梦醒的时候,他们都死了。
脑海里总在反复思量“触摸事件”后被批斗的刘峰,当他站在台上流汗流泪,朦胧间,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曾经他无比热爱的人们向他抛来的秽语,一个两个三个,无一留存,他的内心。
他的眼泪不是给自己,因为他是刘峰,当然也不是给台下人,台下此刻在他的眼中空无一人。 此时周遭的一切其实都与他无关了,他也无暇顾及,所有感受与思索的空间全部充斥着爱的理想的破灭,那个求而不得的林丁丁翻来覆去的“救命”,“救命”。看着台下那些人,他的心中没有丝毫波澜,没有痛也没有恨,甚至还有一点点快意,是那种台下观众观看小丑滑稽表演时的快意,看穿面具后面目的小自得,小优越,我希望他是这样,希望他能与平常人相同,其实他从未与别人不同,只是他没那么爱自己罢了。他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那个梦里,那个在青春岁月难得的闲暇里重复了无数遍的梦,那个充满爱意甚至理想的梦。
后来的刘峰没有变,雷又峰依然是雷又峰,只是,丢掉了大半的灵魂。他还是好人,即使卖盗版书,和小惠住在一起。如果非要说点改变,他从一个有理想的好人,变成了努力生活的好人。说不清是进步还是退化,这种说不清从“触摸事件”之后一直伴随着他,直到走过说不清的一辈子。最后只活在三两个人的记忆里,草草终结。
第二个最想聊的人是郝淑雯,大半的缘由来自末尾的那场坦白,是的,我和穗子一样震惊,而且一直震惊,不随时间有任何减淡。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转折之前,郝淑雯一直都是很亮眼的形象,丰满美丽,有少女的那种小骄傲。那些放纵不过是青春的不羁和叛逆,没有丝毫抹黑,反而成了一种缀饰。所以郝淑雯成为那些岁月里难得的一抹亮色,就像,一双小白鞋。后来因为“表弟”的存在带上了些许悲剧色彩,那些佛像,形象愈发深刻生动,光彩照人。直到这一次漫不经心的坦白,一个小小污点的出现,却迅速扩散开,吸引了所有的目光,黑得刺眼,深邃而可怖。很难明白,到底怎样会让一个少女做出这样的举动,只是单纯的好胜心,展示自己的欲望?我想这些都不足以,不然,青春岂不太廉价了些。我不懂,不明白,但事实就是这样,污垢总潜藏着,不曾被看见。
第三个是林丁丁,那个娇俏的上海歌手,那个在高门间兜兜转转,最后做了音乐教师的人。
林丁丁仿佛有很多个。身体孱弱,娇俏可爱的林丁丁;嫁入高门,嫁出国外的林丁丁;经受离异,做了音乐教师的林丁丁;还有,一直留存在刘峰记忆里的林丁丁。
她的全部人生都仿佛一场表演,在每一个恰当的时刻表演着恰当的人,直到最后,表演一个“真实”的自己。上海人独有的精明在她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是的,我是鄙弃她的,鄙弃到不想多谈。如果可以,我宁愿她可以永远是活在刘峰记忆里的那个,永远扮演着。
第四个是萧穗子,她是作者,也是代言者,所以故意将她塑造成所有人里最中间的人物,不完美不偏向,与任何人都有联系,将作者所有的话都吐露出来。甚至她的父亲,都是整个时代背景的写照,那个与知识分子格格不入的时代,那个只能妥协或者永远不屈的时代。
她是作者在整个故事里的存在,用见证者的视角,完整流畅,情感也因此放大,震颤着,共鸣着,没有终结。是的,她就像一个GM的存在,一切都为了整个世界,没有自我,或者说故意淡化了自我,一切都好像和她有关,但又全都与她无关。她的作用无疑是重要的,也是实现了的,但如果她是一个真实的个体,她是空白的,悲剧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最后一个是,何小萍。之所以最后再来谈她,不是因为她不重要,而是因为她复杂,复杂到不止作者,所有人好像都没有办法完整的表述她,只能一桩桩,一件件,探究这个悲剧角色内心世界浅淡的一角,任何试图总结的话语都是苍白的,不,妄想。
她所有故事的根源好像都来自她的童年,或者将之称为,屎棍子?每次想到她所经历的那段岁月,我想到的第一个字总是“屎”,不是说任何人,只是那些日子带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文里的何小萍很少哭,作者说她早把眼泪都哭尽了。她的生活太多的节点,每一个都至关重要,至少对于她来说,是她为数不多可以珍藏的。父亲的死,那个下午;母亲的那些唯诺的隐忍;弟弟的那一句老鼠;由红变黑的毛衣;母亲编好的纱发辫;第一张军装照;海绵垫起的内衣;刘峰的托举;伤员排长;“隐藏着刘峰”的尸体排列;成为英雄的日子。。。所有这些,她从不敢忘,甚至在每一个独自的时刻回忆,回忆,再回忆,于是这些节点一个一个地累加着,成了枷锁,越来越沉重,压垮,扯碎了那个坚强的女孩,时光空白了,重负消失了,所有人都不见了,她如释重负,在世界的消逝中没有了自我。她精神分裂了。对她来说,艰难岁月和英模的对比从来不足以压垮她,只是桩桩件件的累加,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到世界都不真实了。
后来的何小萍是幸福的,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至少她拥有了自己,再不是拖油瓶。后来的她比所有人都幸福,是的,所有人。她的精神是真实存在的,她依旧保有着灵魂,即便从未鲜活。
《芳华》,多么诱人的一出喜剧,多么沉郁的一场悲剧。
如果,青春只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梦,真的希望这场梦,永远不要醒,永远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