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拆掉思维的墙,看到光

作者: 清韵难敲 | 来源:发表于2017-02-08 18:24 被阅读82次

图/网络

我们一直渴望破茧成蝶,却一直被“思维的墙”而束缚,看不到光亮。

直到读完古典的《拆掉思维的墙》,才从混沌到觉醒到改变。这不长也不短的一生,只愿你活得潇洒自如,年轻而热泪盈眶。那么,就别再被思维束缚了吧。

那思维的墙到底有哪些呢?

一、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

人生来就追求安全感,可你是否沦为了安全感的奴隶呢?常见的有两种,房奴和爱奴。

房奴在年轻时买房子却透支了自己的梦想,连巴菲特年轻时都没有选择先买房,而是投资自己,赚了更多钱之后才买了房。

有人问高晓松为什么结婚了还租房住而不买房,他回答:“我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妹也没买房,但我俩都走遍了全世界。”

我们未必有四海为家的情怀,更渴望在城市里有自己的一个定所,可是,趁年轻,多投资自己,房子慢慢买,不也挺好的吗?

另一种安全感的奴隶——爱奴,则陷在爱的3个误会里:把依赖当成了爱,把爱自己当成了爱别人,把喜欢当成了爱。他们不知道,依赖并不是爱;当你都不够爱自己,也根本不可能真心去爱别人;喜欢是有指向性的,针对的是行为,比如我好喜欢你对我好啊,可爱却是爱一个人本身。

和房奴爱奴一样,我们找工作时也会倾向于寻找安全感,这没什么不对,但不可被之奴役。提升安全感的6个方法:

1.小范围地冒一冒险

2.远离哪些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3.珍爱生命,远离恐惧

4.做一个恐惧保险箱:写下你最恐惧的10件事,把它交给别人,把这些恐惧“存放”起来,再好好做自己的事。最后你会发现,你的大多数恐惧都不会发生。

5.做成功日志:每天写下自己做下的成功的事。

6.面对恐惧,触底反弹:

恐惧有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恐惧是事情本身,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第三个层次则是你觉得自己没能力应付这个失去。

那你的恐惧是哪一层,你真的有那么恐惧吗?恐惧其实是个懦夫,当你勇敢面对时,它早就逃之夭夭了。面对恐惧,触底反弹,需要你问自己两个问题:

1.如果我失败,新来代替我的那个人会怎么办?

2.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不这样做?

二、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我们以为快乐是做自己最喜欢的感兴趣的事,可其实,投入的快乐是无条件的。快乐,就是做事又快又乐。

interesting是由inter(进入)加上est(最高级)和ing(进行时)构成的,所以interesting(有趣)是说以最高级的形式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去。兴趣就算让你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事物其中。

因此,有趣之人,生命开始对你感兴趣;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

有些人说自己没有任何兴趣,那请你问问自己,究竟是没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那些大学里只会躲在宿舍打游戏荒度人生的人,大概也只是为了逃避现实吧。

三、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定势加上思维程序。人们常常宁愿自我欺骗,也不愿相信自己是被欺骗的。换言之,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为什么有钱人一点也不快乐?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是钱=快乐,但当他们赚到越来越多的钱时,却感受不到快乐,因为钱并不等于快乐。

你要知道:

1.心态来源于心智

2.每个心智模式都有其局限,无关对错,仅有有效无效之分。

3.努力付出不一定有回报

4.不一定要做长远的规划

“如果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睛就好像探照灯。你永远只能看到你所在之处的一百米处,一百米开外的地方到底怎么样你并不清楚。你能听到很多传奇和故事,但是无法做确切的计划。在你的视野范围之内,你需要精细的计划;在你听说的范围之内,你需要大方向的规划;而在那些你连听都没有听到过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

5.金子的常态就是不发光

6.全情投入才会快乐,而不是非常热爱才会快乐

无论过去怎样,我们完全有能力调整自己的心智模式,重新认识过去,改变未来。

如何超越心智模式?

从混沌到察觉到觉醒再到超越,首先你要做的是意识到问题所在。

四、成功学不能学

看多了名人传记和成功故事,为什么自己依然是这般惨淡?

因为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还记得经济学上的二八定律吗?这个世界上的财富永远是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中(20%),剩下的就是芸芸众生中的我们(80%)。

总被告知,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会成功。但在成年人的世界,光坚持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当你走错了方向,坚持只会让你越走越远。坚持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但并非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总以为模仿比尔·盖茨就能成功,但人家有“翅膀”,家境富裕、计算机功底在哈佛无人能比,你有吗?

现代社会和成功学告诉我们成功的定义,一个字,钱。可是,成功真的就只是财富上的富有吗?现代社会的3种毒药: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恋物成瘾。

对成功最好的解释应该是,越走越近。越来越靠近更好的自己,一直在成长,不就是成功吗?如果迷失初心,评价自己单靠物质而忽略内心,大概是件很悲哀的事。

“只有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可以掌控的幸福,获得那种贯彻始终的幸福生活。你可以安心地靠在窗口看看风景,然后更快上楼。”

五、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

《自卑与超越》里也说过,人一生要处理的关系就3种,和自己的关系叫自我,和别人的叫社交和婚恋,和社会的叫工作。

职业选择总是让我们苦恼不已,就像那个著名的苏格拉底让柏拉图摘麦穗的故事,怕摘早了错过了以后的,怕摘晚了又后悔没摘之前的。

最好的职业选择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再白头偕老。可生活毕竟不是童话啊。

那如何才能找到最适合的工作不后悔?

首先,我们要警惕职业的艺术照。很多听上去的好职业,也许恰恰是广告。你要懂得:

l别相信有完美的东西

l看看“卸妆照”

只有看穿职业背后的隐藏背面,你才可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建议看招聘和公司网站,找一些职业数据库,如职场引路人www.yinluren.org。

推荐不递简历也能入职的8种求职方法:

1.职业访谈(采访某业内大神)

2.给名人写信

3.混论坛

4.参加培训和学习

5.加入俱乐部

6.义务工作进入

7.成为客户

8.成为自由职业者

另外,别做太完美的职业规划,因为世界变化快,太过明确的目标可能会让人错失眼前新出现的机会,请坚信,the best is not yet to come!(最好的还没来!)

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失去群星。

-如果一份工作、专业或感情已经确定不是你想要的,你该怎么办?

-用尽全力,用最快的方式放弃。

否则,你会损失更多,这是“沉没成本效应”。我们怕放弃是因为人对损失的感受比获得的感受强烈约4倍。却不知不肯放弃不适合自己或是不想要的,只会让自己未来损失更多。

六、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人有两者模式,受害者和掌握者。

作为受害者,最大的收获是:发泄的快感、被同情、觉得自己其实是正确的。最大的损失是:觉得失落、绝望、无奈、无助、无力感。

作为掌控者,最大的收获是:找到新的可能性,自省,觉得自己可以应付一切,有动力去再尝试。最大的损失是:很有压力,面子问题。

你是受害者模式还是掌控者模式? 受害者生活在让自己舒服的自怜状态,却失去了掌控生活的机会和可能性。掌控者则需要面临一些压力和面子问题,却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就像祥林嫂,最初听到她悲惨人生的人都会以示同情与安稳,可日子久了,她依旧一遍遍倒她的苦水,周围人却都听腻了,她连安稳都得不到了。

“受害者常常自我伤害,绑架他人。由于通过自我伤害来绑架他人如此好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绝食自杀和今夜不回家都是经典桥段。

所以当生活没有压力的时候,我们真诚地希望自我掌控。但是一旦遇到问题,我们的受害者模式又习惯性地带我们回到这个受害者天堂。受害者模式变成我们的心理吗啡,我们通过它来逃离短暂痛苦,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控的长久折磨中去。 我们在这个天堂获得短暂的快乐和安全,却损失了自信、自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盼望。最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掌控。因为受害者深深坚信,自己快乐与否、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人手中。“

对生命屈服有很多种,最可怕的是那种喜欢被奴役。

“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你没有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你也没有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就能够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与自怜中。 拒绝受害,掌控你的生命。”

小时候以为世界很公平,长大后才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不公平的世界,所以我们总希望在另一个地方,幻想在那里有我们追求的真正公平。我们期待过富有、期待过结婚、期待过进城、期待过出国,但是这一切在你真正达到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你依然面对一个不公平的世界。”

进入国外一流大学不仅仅是SAT或者GRE分数的问题,同时还有很多综合素质——有没有参加公益活动,有没有独特的素质和领袖故事,有没有自己的愿景,有没有名校背景……但是上述这一切软实力很大程度与普通人的孩子无关,他们无缘昂贵的学习班、各种国际夏令营、各种课外锻炼能力的机会,甚至出国考SAT的费用。

life is not fair,get used to it.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适应它。

“有人说社会就是一棵大树,树上爬满了猴子。每一只猴子都笑脸向上,屁股向下。如果你向上看,看到的全是屁股;如果你向下看,看到的全是笑脸。如果你今天爬在树的中间,你会做何感想?你会不会想说,NND,我踩着你们的头,上到顶就好办了!但是当你有一天上到树顶,你才发现,你爬上去的是森林里面最矮的一棵树,其他树上还有无数在你头顶拉屎的猩猩!也许你还有一口志气,于是你继续向上爬,等到你爬到森林最高的一棵树的树顶,突然“嘣”的一声撞得眼冒金星,你才发现,这个森林上空的蓝天其实是贴上去的,那只是一层无法打破的钢玻璃。”

“如果你还年少,你相信世界是公平的,那是天真。 如果你已成年,你还在寻找绝对的公平,那是愚蠢。 我们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公平,我们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地方,我们需要学会的是一种对不公平的免疫力。 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

面对不公平,无聊的人抱怨、懦弱的人受害、聪明的人跟随、清高的人躲避,而勇敢而智慧的人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掌控我们这个世界。我尊敬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不公平的人,一个人面对不公平的态度,最能反映他的品德。

不公平就好像空气,充满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每一瞬间都在其中,无法脱离。关键是,在呼吸之间,你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还是让自己只是慢慢老死下去?其实我们总可以为自己的生命掌控些什么。”

七、幸福是一种转换力

l你活在父母的剧本里吗

那些打着爱的旗号,试图设计你的生命的人来说,不管他们的武器是循循善诱、哭天喊地这样的情感攻势,还是外面世界很无奈、你年纪太小不懂事之类的恐吓,你都要坚持如下的心智模式:我爽—你们不爽。

因为只有坚持做你喜欢的事情,你才会真正地幸福起来。而父母亲会慢慢发现,他们坚持的只是让你幸福的方式,如果你真的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幸福,他们也会真正地快乐。

让你的父母亲停止质疑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快开始你的行动,然后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而等到那一天,这个模式就变成了我很爽-他们也爽的状态。

l我们的幸福感是怎样流失的

“社会的你其实不喜欢成功,你喜欢的其实是比别人成功。而自我的你其实也不喜欢成功,你喜欢的是成功的过程与希望。对幸福来说,成功就是越来越近。

不要忘记社会系统的运作方式:与他人比较,然后超越别人,然后获得短暂的满足。在这个系统下,你很快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年终奖拿10万的人,有比小明烂一百倍却比你活得好一万倍的人。于是你的社会系统会帮助你定下一个目标,然后再继续挑战……然后是更高的目标,继续挑战。

社会先给我们定义“成功”(一个到达才允许幸福的资格),然后狞笑着让我们参与一场永远只有少数人笑、多数人哭的游戏。社会规定的“幸福”永远是稀缺品。 你可以按照社会设置好的方式去工作、设置好的方式去竞争、设置好的方式去交换,但是一定不能按照社会设置好的方式去幸福。否则,你就彻底废了。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社会系统和自我系统是一体的。我们为了一块食物放声哭泣,为了一个拥抱哈哈大笑。父母亲也希望我们是那个样子,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身上的两套系统非常和睦,我们做的就是我们想的,我们想的就是我们做的。 但是慢慢的,社会我和自我开始分离,因为他们会进入这样一个社会。

终于有一天社会我对自我说:你怎么搞的?我们俩一起出去混世界,结果每次都和你没有什么关系!不如你不要出来了! 自我于是伤心地回到家里,发誓再也不出门。自我于是就这样慢慢萎缩,社会我也就这样越长越大。在未来的日子里,社会我获得了妈妈的“爱”、亲友的认同、社会的尊重,获得了女朋友和经理的名片,但是却总觉得内心空空的。虽然他拥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他却丢掉了自己的幸福系统,不懂得兑换幸福了。因为他很少获得过来自自我的礼物:内心的激情、动力、充实与宁静。我们很听话地长成为一群有脑无心的人,一群有逻辑没情感的人,一群讲高度不讲尊重的人。我们长成为别人要求的样子,并且以此为荣。 就这样,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八、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尝试

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把开始当成结果,这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心理习惯,他们是 “开始爱好者”。

“职业发展不好的人往往不是能力太少,而是因为能力太多,所以开始也太多,慢慢失去了核心竞争力。资深的猎头会告诉你,如果你在一两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英;如果你在三四个行业做过十年,你是精华;如果你在不同的五六个行业做过十年,那你是精神病——企业讨厌不断开始的人,滚石不生苔,转行不聚财”。

如何避免这种无意义自娱性的开始?

七天之内不准做出重大的决定——你在激动情况下做出来的决定,根本不足以让你坚持做下去。

美国有1个约会原则,在社交场合认识的男孩女孩,拿到对方联系方式以后的72小时之内,都不会给对方打电话。因为这被认为是一种尊重。72小时之内,你对对方的感情都只是生理冲动和激情。但是如果三天以后,你还是情不自禁,那么就好好投入这段感情吧。

所以说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个认真的开始,那一定要让自己等一等,然后再等一次,然后再等一次,最后才真正开始。如果这个开始的激情都不能推动你三次,那一定是个早夭的开始。只有那种不可抑制想开始的开始,才是有结果的开始;而那种能够等几次就没有了的开始,基本上属于冲动。 如果你要区分一个开始是爱情还是孽情,是投资还是消费,是职业跳槽还是职业跳楼,是冒险还是冒傻气,都可以这样判断。

开始是这么一个东西,它让人可以丢下不满的现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希望中去。但正是因为全新,所以你会损失很多过去。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去购买一个未来,那就是一个开始的价值。 万科典当了自己的多元化,购买回来一个专业化的未来。丘吉尔典当了自己的政治失败,购买回来一个自信的未来。你的过去应该典当么?你购买的未来真的为你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开始之前值得思考的东西。 也许正如纪伯伦所说:“There is a staying in my going,there is a going in my staying.”在每个开始中都有过去,在每个过去中,都有开始。

九、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l价格和价值

价格是来自统一规定的,每一个小体系都有自己的规定。没有价格,就没有规矩,社会就不会有进步。

价值是来自内心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书柜里面发黄的信纸,对别人不值一文,你却10000元也不卖,这就是价值。价值让人感到生活的意义,让人活得幸福。

在很多时候,价格和价值不总是对等的。贵的饭店不一定好吃,有钱的男人不一定适合你,名牌的衣服不一定好看,关键是不是适合你的内心,你要清晰地知道,你要什么价值。

“钱会让你幸福,钱也会让你失落。但是记得,工作不是用钱来算的。”

l这个世界不只一种活法

“亲爱的成长者,你的生命是一个奇迹,任何人带着好奇心和疑问去探索自己传奇般的生命,都会远远获得超乎期待的回答。僵硬的人把生命当成工资和数字、当成学历和证书、当成让某一些人快乐和满意的方式…… 但是,你的生命有无数种可能,只要你敢于对自己的生命提问。 在早上刚刚醒来的时候,对自己的生命发问吧! 我到底希望成为什么样子? 这个世界因为我,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人一方面有社会性,需要社会评定,一方面又希望有自己的个性。所以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格就是社会与天性的结合。” 成功就是我们在群体里面玩的一种游戏,成功的标准由社会评定,标准而单一。这也意味着人人成功永远不可能,成功不可能是大部分的出路,

成功作为一种比较结果,永远是小众的、不民主的、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一种社会标准。成功作为一个集体游戏,永远都是少数欢笑,多数哭泣。

我们这个世界无法承担更多的单一的成功,它需要全新的方式去滋养更多的人,让他们更加快乐。那就是让每一个人摆脱固有的成功定义,真正享受作为一个独特的自己的快乐,因为到了那一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对方存在的乐趣而不是竞争。 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有所不同,我因为这个世界而更加精彩,这就是这个新世纪的价值观。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我有什么”到“我是谁”的世界。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成功到成长的世界。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每个人都能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的世界。

l最需要留出时间给家庭的年纪:

1.结婚前两年。

2.孩子0-3岁,14-18岁。

孩子0-3岁,是基本的性格养成的阶段。而14-18岁,则是世界观养成的时间段。前一个阶段的母亲参与,后一个阶段的父亲参与,都是孩子们养成性格的最关键时刻,需要我们从职业中抽出更多时间来,投资在家庭中。

3.父母亲70岁以后。

l好好爱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

“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在轮下,我们能做些什么?抱怨、哀叹,还是自怜?这个车轮是聋子,他听不到你的抱怨,那就先让自己跑起来!

但是如果你能够在车轮下跑得再快一点,请一定回去,拉拉那些快要失足在车轮下面的人。并不需要伟人,我们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一样可以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慢慢地,慢慢地改变这个车轮的方向,请你一定记得。

佛教的一个核心观念是“慈悲”,只有先“慈爱”,才能去“悲”,而所有的爱,从爱你自己开始,然后爱才会从内心满溢出来,流向那些没有爱的地方,变成对世界痛入骨髓的“悲”。很多宗教的教义都讲同一个道理,比如基督教的“福杯满溢”——所有这些智慧,都告诉你:先好好地爱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然后慢慢地爱更多的人。

愿对你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 教你拆掉思维的墙,看到光

    图/网络 我们一直渴望破茧成蝶,却一直被“思维的墙”而束缚,看不到光亮。 直到读完古典的《拆掉思维的墙》,才从混沌...

  • 拆掉思维里的墙,看到光

    “拆掉思维里的墙,看到光”,《拆掉思维里的墙》跋的标题,书读至最后看到这句,脑海中浮现这样的画面,被零散拆掉的围墙...

  • ​「拆掉思维里的墙」​- 看到光

    01 人体器官买卖 这个部分的故事和「我不是药神」中的故事相似,都有人站在大部分人没有想到的角度去做一些看似违法但...

  • 拆掉思维里的墙,看到光

    读《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俗话说“是金子就是会发光的”,其实作为金子虽然他会发光,但也经历了冶炼、...

  • 《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墙;拆掉思维里的墙;拆掉思维里的墙;拆掉思维里的墙………………。我的脑海中在使劲中的回忆,当初这本...

  • 拆掉思维里的墙

    “我们看到的是我们自己构建的世界”。这一句话是我在《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里面看到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这个...

  • 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不断拆掉自己过往旧的思想和思维模式,拆掉思维里面的墙。 当你认识到思想是有墙...

  • 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分享 拆掉思维里的墙第一章,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再次看到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

  •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这个标题很是形象,拆掉思维里的墙即拆掉思维定势、思维陷阱、条条框框。从小到大,我们生活在...

  • 《拆掉思维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的墙,看到温暖的光 原来不懂脑子里是有墙的,这堵墙可能生来就有,但是成长为禁锢自己的高墙的,是教育——家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你拆掉思维的墙,看到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vo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