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一位朋友吃饭,我们都是70后,聊着聊着回到了小时候。
这位朋友说他小时候在大院里生活,买东西的时候就拿个印章出来,在商铺里盖个章,到时人家统一去结账。小时候我们很少能吃到肉或者吃到糖,要想吃到果脯就更难了。有从北京捎过来的果脯,那就非常的稀罕,他的一个小伙伴就尝了一个,品了品说怎么没有什么滋味呀?于是就又尝了一个,怎么还是没有滋味呀?就这样吃了一个又一个,一罐子果脯基本都给他吃光了,回到家的时候撑得肚子疼,人家老妈来找他,你给我们家孩子吃的什么呀,把孩子吃撑着了,下次不允许了啊。他就偷偷的乐,也不说明白,是你儿子嘴馋。
我记得我小时候上小学四年级,也就是比现在的女儿大一岁。学校离家有点远,我每天骑着二八大车,屁股也坐不到座椅上,从车裆里蹬车蹬子,穿梭于街道之中,大约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一早还可以在路边吃个油条,喝豆腐脑。每周父母给10元钱,从早餐到中餐都解决了,我挺节省,还能剩下一两块钱。那个时候路上的车很少,更多的还是大货车,而且是那种带挂斗的。我记得见到过两起车祸,大车右转,看不到后面的情况,就母女就被压到挂斗车下面了。那时候的我也没觉着害怕,从来没想过自己穿梭于这些大车之间有危险存在,总感觉自己挺能耐的,很灵活,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事儿。现在长大了,回头想想还挺后怕的。
我们又聊起来小时候都是自己上下学,没有家长接送。我记得偶尔见过几个老年人接孩子,但大部分同学都是排着队回家,谁先到家谁先从队伍中离开。想想现在为什么不接送孩子就不放心了,哪怕是在一个楼前、楼后也要下去接一下。我们聊到现在和过去的区别,应该主要还是人口增多了,城市里特别多的外来人口,像以前马路上的人很少,车辆也很少。小时候也会有坏人,但是一旦小孩子有情况,周边的人都马上过来帮忙。方圆一公里之内许多人都见过,面孔熟悉,所以都像邻居一样热情。
还有现在的孩子,人手有手机或者iPad。放了学就写作业,基本足不出户,能在外边玩的小孩太少了。而我们那时候啥也没有,放了学就跑出家门,好几个楼的孩子都混在一块儿玩儿,男孩儿、女孩儿手里都是捏着泥巴和弹珠子,在楼下能疯玩到很久,家长那时候没有手机,就打开窗户冲楼外喊一嗓子:谁谁谁回家吃饭了。想想那时候父母的嗓门可真大呀,穿透力真强啊,我们都能听得到,可是就是不舍得回家。
想想小时候过得挺开心,真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有更多的团队玩耍时间。不过这周末家长们组织爬山,我们因为有比赛没法去,也挺遗憾的,其实我更希望孩子们能够每天自己在楼下无忧无虑的玩耍,家长们忙自己的事情,然后到时间喊他们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