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5年,孔子时年六十六岁,他的夫人亓官氏去世。
孔庙中,就有一个孔子和他夫人的雕塑。
孔子是一个圣人,是一个好老师,但绝不是一个好父亲和好丈夫。
公元前484年,齐鲁发生战争,齐国攻打鲁国,孔子的学生冉有为季氏将左师,与齐军战于鲁郊。这一点我们前面谈过。
但是季孙肥过后问冉有说:你的军事才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成的?
冉有说:跟我老师孔子学的。
季孙肥说: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冉求说: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求正名。百姓和鬼神都拥护他。但是如果是不义的战争,就算抢掠了几万的人口,夫子也不会同意的。
季孙肥说:我想让他回国,怎么样?
冉求说:可以,但是不要像小人那样拘束他。
从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终于有可能回国了。
进一步刺激孔子回国,是另一件事情。
孔子曾经给卫国一个评价,他说:
鲁卫 之政,兄弟也。
后来苏轼注解这句话的时候,他说:
卫之政,父不父,子不子。鲁之政,君不君,臣不臣
这真可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当时,孔子六十八岁的时候,卫国发生了一件事情,大大刺激了孔子。
孔子曾经评价卫国执政上卿,孔圉。说他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因为他很谦虚,所以后来人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对他的评价很高。
但是他和女婿太叔疾闹矛盾,要出兵攻打自己女婿。
起因是,太叔疾娶了宋国公子朝的女儿为妻。在春秋时期有所谓媵妾制,就是贵族女子出嫁的时候,会让自己妹妹或者侄女一起陪嫁到夫家。
所以太叔疾,一下子娶了俩。但是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他不喜欢正妻,反而对于陪嫁之女非常感兴趣。后来宋国的公子朝失势,孔圉就叫他休掉正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太叔疾。
但是旧情哪这么容易消灭,他对那个陪嫁女子恋恋不舍。所以一方面娶了孔圉的女儿,一方面暗地里金屋藏娇。这导致孔圉非常生气。所以要出兵攻打自己女婿。
他还专门来拜访孔子,请教军事之道。
孔子非常生气,心想你们这些事情也太荒唐了。
就说:军事之事,一无所知。祭祀之事,善且还知道一点。
孔子怒气未消,就收拾行囊要离开卫国。
孔子对弟子说:
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
意思就是说,鸟可以选择树木而生存,我何必吊死在这一棵树啊。
孔圉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坚决挽留孔子,这个时候,恰好鲁国的使者来到,孔子就离开卫国,回到了鲁国。
这次鲁国迎回孔子,难道季孙肥不怕孔子再来一次堕三都?季孙肥有自己的考虑
其一、孔子已经老了,他现在已经六十八岁了。
其二、孔子毕竟是鲁国人,如果让孔子在外面去世,这多损鲁国声誉
总之吧,孔子回到了阔别十四年的故国。
孔子回到了故国以后,鲁哀公召见孔子,问政孔子。
鲁哀公问:如何治国?
孔子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于是留下了一个中国历史的循环思想,所谓人亡政息是也。
在中国历史,要不人亡政息太少了。为什么呢?
明君贤臣,要同一时间,碰在一起。这个几率当然是太过渺茫了。大部分时间有贤臣而无明主。中国人是有圣君心理,这个思想的最早就出自孔子的人治论。
孔子心目中的君王,是集道德和政权于一身的人。事实上,孔子那个年代,也并非不可能,比如季札、子产可能都符合这一点。
但是人是会变的,即使过去好,不代表未来一样好。孔子也没给出一个详细的策略,假如说君主恶化了,怎么呢?
相反,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他也赞扬哲学王,认为只有这种人当政,国家才能正义。但是很明显柏拉图有两个思想,很值得重视
其一、哲学王是可以换的,如果哲学王堕落了,公民可以直接替换掉他。那么在儒家思想之中,不可能换。儒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你首先劝谏,如果君王不听。除非你是贵族,你可以把他换掉以外。异姓臣子可以走人。
但是儒家的解决方案是列国时代,在专制王朝,怎么走人?
其二、柏拉图晚年的思想,开始从人治转向法治。这里的法治和中国法家提倡的法制是两回事。法家的法制,是以法为工具,对付臣民,用来加强集权的工具。但是在古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法治,是自然法。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问题就在于,道德谈得太多,而制度谈得太少。道德成了一些人,逃脱问题的工具。明明是制度不完善,反而去谴责他道德不行。本质上就是逃脱责任的说词。
就如孔子大声谴责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但是这不是废话吗?喜欢德行,无关生存。一个人要是不好色,种族的繁衍,生命的存续都成问题。所以好色才是对的,好德纯属是人类进入社会以后的后天产物。
但是孔子也就停留在口头上的谴责之上。完全没有建构一整套制度去控制住君王。
季孙肥也来问政于孔子。
孔子回答说:
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
选拔正直的人,远离心术不正的人,那么正义就产生了。
孔子的回答可以分两层去理解
其一、把对象集中在个人之上,孔子所说是非常有用的。一个人要正义,就要效法贤人,远离不正义的人。
其二、把对象集中于社会之中,孔子所说就很乏力了。因为社会管理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每一个人都考察下来,社会成本太大。所以选拔正直的人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让恶人不敢作恶。
季孙肥又问说:您曾经是大司寇,现在盗贼蜂起,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理?
孔子冷冷看了季孙肥一眼,说:要是您没有欲望,国家怎么会有盗贼呢?
季孙肥知道孔子是骂他,所以逐渐也就冷落孔子。
所以《史记》说: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最终也不再希求有人重用他。
我们会产生这么一个疑问。如果能让人们幸福,谁当政不都行吗?用什么制度和方式,不也行吗?我们只能说,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须知,在私有制下,没有人是善良的。实际上,这就是公民政治和监护者政治的区别。
所谓监护者政治,就是民众把自己地位降低成需要政府保护的人,政府犹如父母。这种制度,是孔子、柏拉图、法家等等思想家所赞赏的制度。
这里面暗含着,民众是愚昧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统治自己。但是我们要说,民众是不是愚昧的?是愚昧的。我们在历史上,不是看到太多人被鼓动起来,毫无理性可言吗?
但是相较于愚昧,更为可怕的是,那种傲慢的心情。支持监护者政治的人,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傲慢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政客和愚昧的民众,其合力才是真正可怕的。
就犹如人体,头脑的理性,却要依靠那些最低级的细胞去传递,所以愚昧的群众,并不会造成愚昧的政治。但傲慢的政治,必然会导致愚昧的群众。
所以现代化政治的第一假设,就是政客是黑暗的,所以要想方设法去限制他。
季孙肥要把军费改按田亩征税。这是因为井田制崩溃,私田大量开垦。
而私田本来是不交税,这样政府收入就下降。所以春秋时期,大量的政府,就把私田也纳入赋税之中,实际上默认了土地私有。
但是孔子肯定是反对的,所以季孙肥派冉求来问孔子意见。
孔子说:如果不按照周礼,即使贪得无厌,财政也会不足的。
孔子从此在鲁国,真正静下心来作学问,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
所以,孔子无论如何也很难说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大部分生涯都是在实务场上度过的,而不是在书斋度过的。在晚年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公元前483年,孔子时年六十九岁。
孔子晚年,开始回到书斋,进行文献整理。按照《史记》记载,
他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情,
其一、编订《尚书》(从尧到秦穆公)
孔子说: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意思是,孔子感叹在春秋晚期,大量的文献已经丧失了。
然后他说了他的理想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周朝是吸收了夏商两代建立起来的政权,我最欣赏周朝。实际上,孔子应该是殷商的后代。
其二、传承《礼记》
孔子所见的《礼记》并不是现存的《礼记》,只是性质大体一致。
其三、正《雅》、《颂》。
也就是给《诗经》归类,这个归类既是给文本归类,也是给乐曲归类。
其四、删除一些《诗经》的内容。
这一点,到底是不是指,孔子把三千篇的内容,缩减到三百篇,这一点大部分史学家认为,孔子并没有肆意删减。因为在孔子之前,《诗经》内容大致已经定型了。
其五、厘清礼乐的渊源
其六、喜好《易经》
他说: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意思就是,如果给我几年,让我五十岁学习《易经》可以无大的过失。
但是这句话,还有一种翻译是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句话就成了,给我几年时间,五十岁去学习,也可以没有大过失了。这里的“易“就理解为“亦”的通假。
所以孔子晚年,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孔子六十九岁这一年,鲁国发生虫灾,
冬,十有二月,螽。
所以季孙肥来到孔子这里,询问孔子。
孔子说:十二月有蝗虫灾害,这怎么可能?这大概是司历者算错了吧?
那么转过年来,孔子就到了七十岁了。
他曾经说: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说过,儒家的最高理想,是道德。道德是终极目标,因此导致中国的主流思想,着重于探讨道德问题,道德是最高理想。
所以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自我和道德融为一体,从心所欲。由于和道德融为一体,所以自己是不会逾越规矩的。
所以,孔子的道德,是和礼法相融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的法律和道德分离的状态。但是孔子过于强调,个人对于道德的操守,反而使得少有君子,却又很多伪君子。
但是反过来,有一弊必有一利,正是因为孔子把道德视为个人的最高价值,才使得儒家文化能够长久不衰。为什么呢?
我们举个例子,基因和人类是什么关系呢?基因通过最小单位的关系,通过人体不断传递自身的存在,才能使得自己长久不衰。
同样的道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之中,社会变化如此之大,如果把道德诉诸于制度设计,或者是外在的存在,一旦社会变革,那么道德就会马上转变。
相反,如果我把道德诉诸于个人,个人是长久而不衰,社会无论怎么变,个人总还是存在的。所以只要个人不灭,则我的道德不灭。所以孔子出世以后,中国的文化已经预示着就是儒家文明。相反,看以后所有思想家的思想,为什么传递不下去?
比如说,墨子的思想,他的道德完全诉诸于外在的东西,很显然外在的东西一变,他的思想马上就淹没了。
但是,虽然孔子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七十岁的时候,他的儿子伯鱼去世了。
孔子这一生,幼年丧父,少年丧母,晚年丧妻,最后还要承受丧子的痛苦。可以说,一生最不幸的事情,他都经历了一遍。
更致命的是,转过年来(七十一岁),他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去世了。
孔子痛哭说:
噫!天丧予!天丧予!”
老天抛弃我啊。老天抛弃我。
孔子把颜回当成自己的传道者,但是颜回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那么为什么孔子认为颜回是他的传道者呢?事实上,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啊。
因为,颜回这个人跟孔子很像
1、他能理解孔子的理想主义情怀。比如子路虽然是大弟子,但是子路是很难理解孔子的情怀。所以当时卫出公请求孔子出山,子路竟然说:
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2、他能理解在理想主义之下,一个人不怨的心情。孔子说: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所以,颜回是
不迁怒,不贰过
3、他能理解孔子的仁,
孔子的仁,实际上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一方面他寄托着孔子的政治主张,一方面他也寄托着孔子自我的理想主义色彩。所以颜回是
其心三月不违仁
所以颜回的去世,直接可以看出孔子的心情变化。他坐在门前,孤独地思考。
我们说,孔子说,
人不知,而不愠
但是孔子不是超脱红尘的神灵,圣人首先是个人,他当然希望有人能明白自己。
弟子也默默地看着孔子,他们对孔子说:
子恸矣!
你不要太激动啊。
孔子说:
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我不为他激动,还为谁激动呢?
弟子们知道孔子喜爱颜回,于是建议厚葬颜回。但是孔子拒绝了。但是弟子还是厚葬了颜回。
孔子说:
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1、颜回知道孔子的思想,所以正如孔子谴责贵族违背礼制。他也不希望颜回违背礼制
2、颜回生前是很简朴的人,孔子希望死后也和他所思所想一样
3、颜回家里很穷,如果厚葬,会给他的家庭带来麻烦
4、孔子把颜回视作儿子,所以希望他和自己的儿子孔鲤一样的规格
所以他说:
才与不才,宜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也
而这一年,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宰我也去世了。宰我就是那个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也的学生。因为他卷入齐国内乱之中,所以去世了。
起因是,齐简公被田恒杀死。孔子要求鲁哀公出兵讨伐齐国,
鲁哀公说:鲁国攻打齐国,这可行吗?
孔子说:田恒弑君,无道寡助,国内人肯定不支持他,如果有鲁国的帮助,一定可行。
鲁哀公说:那你和季孙肥商量一下吧。
孔子听了以后,愤然回家。
说:我该说的已经说了。
这一年,一个更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公元前481年,鲁国叔孙氏打猎,结果猎获了一个怪兽。叔孙氏觉得不吉利,就弃之于野外。
然后去找孔子,孔子一看,就泪如雨下。
说道:你为什么要跑出来?你为什么要跑出来?
众人不解,就问:夫子,这是何物?
孔子说:这是麒麟啊,麒麟出世,代表有圣明君主出世,可是他被捕获,而且受了伤害。说明圣君受到了伤害。
于是绝笔《春秋》,这一年是鲁哀公十四年。因此《春秋》就此结束。
实际上,孔子在此看到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影子。
而随着颜回的去世,孔门一篇惨淡,大弟子子路也感到无限悲哀。他要去往卫国谋生。
出发之前,他问了孔子一个问题,他说:老师,一个人死了会怎么样?
孔子大怒说:未知生,焉知死?
这个回答至少蕴含两个含义
其一、《老子》说:
死而不亡者,寿。
所谓死而不亡,就是现在的死而不朽。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这说明人生的厚度是最为关键的。二十世纪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提出向死而生这个概念。
意思是,一个人一出生就奔向死亡,但是奔向死亡的同时,就是存在的状态。所以生死并不是截然分立的。死本身就是生的过程。
其二、是现世精神。
中国人把道德视为至高无上,那么道德必须在现世才能发挥作用。而西方人要么把上帝,要么把理性视为最高目标。所以这导致一种超验的精神。
两者可以说有利有弊,并不能说中国人的现世精神是完美无缺。一个很吊诡的事情是,恰恰是那种超验精神,却发展出西方哲学和现代科学。因为科学是面向自然的,但是中国人的所有学问是面向人伦。所以中国只有人伦之问,没有格物之谈。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晚年的孔子,也不得不去感叹时间流逝之快。
随着颜回的逝去,子路去往卫国,孔子的晚年生活过得平淡而又寂寞。
一个使得孔子几乎崩溃的消息传来,他的大弟子子路去世了。
子路素称武勇,怎么会去世呢?
原来,子路去往卫国,投入卫国大夫孔悝门下,做他的家臣。
此时,卫国发生内乱。为什么呢?
我们前面讲,卫灵公去世以后,南子指定蒯聩之子辄为君王,是为卫出公。
而他的父亲,从国外潜入卫国,跑到了孔悝家里,挟持孔悝,意图发动政变。其实这也是很有意思,卫出公是他儿子,但是他总觉得,当年刺杀南子没有错,但是由此却无法即位,所以心有不甘,儿子也不顾了。
那么此时,子路正在外面,听说政变的消息,就急忙赶回家。
正好碰到孔子的另一个学生高柴。
他对子路说:政变已经发生了,国君已经出逃了。城门已经关闭了,你赶紧出去,不要再进来了。
子路说:我食其俸禄,当分担主人的忧愁,怎么能逃跑呢?
于是强行入城,然后去找蒯聩,此时天台之上,蒯聩正在挟持着孔悝。
子路要放火烧掉天台,于是蒯聩派出两员武士下来,要和子路交战。
子路时年六十三岁,体力不支,败下阵来。
他的冠缨被砍断,帽子掉到地上,他伸出手来,想要取帽子。
说:君子即使死,也要把冠帽戴在头上。
君子死,冠不免
被武士砍成肉酱。
而鲁国的孔子,听说卫国发生动乱以后,就做了一个预言,说:
柴也其来,由也死矣
就是说,高柴能够回来,而子路必然会死。
果然,子路去世的消息传来,孔子痛哭流涕。
子路和孔子的关系极为微妙,子路只小孔子九岁,两人亦师亦友。孔子曾经感叹说: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如果君王不用我,我归隐的话,跟从我的,可能只有子路吧。
当时,有人来报子路死况,那时,孔子正在吃饭。
听说了子路被砍成肉酱,从此再也不吃肉。
而卫国那边,蒯聩即位,是为卫后庄公。他一即位,就屠戮大臣。说:
寡人居外久矣,子亦尝闻之乎?
我在海外流浪的时候,你们可曾想过我?
子路的死对孔子的打击太大,他每天只能硬撑着活着。一直熬到了第二年。
第二年(七十三岁),子贡来看孔子,孔子手拄拐杖,看见子贡来。
说:赐,汝来何其晚也?(端木赐,你怎么来的那么晚?)
孔子对子贡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在厅堂的两根柱子中间,接受他人的祭拜。这是殷商之人的习俗,我就是殷商之人啊。天下无道,没有人听我的主张,这不是很悲哀吗?
七日以后,即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周历四月己丑即夏历二月初十,孔子去世。
孔子去世的消息,传到鲁国公室,鲁哀公写祭文说:
旻天不吊,不愸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
上天不善,何以不留下他这样一个老人?使他能够保护我,现在我只能茕茕独立,哀叹啊,尼父啊,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了。
孔子死后,弟子守丧三年,唯有子贡守丧六年。
孔子死后,一代一代的诋毁和赞誉交相而来,他亡故之前,做了一首诗
泰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
一个伟大的灵魂,赞颂他和诋毁他都很容易。那只是一顶帽子的事情,他可能是反动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也可能是大成至圣先师。
但是千载而下,谁读懂了他?往兮,亡兮,孰谁知之?
《史记》最后,太史公评价孔子说: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