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生,你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8172721/c58ecd0a23d4edfb.jpg)
徐志摩,一个多情傲娇的才子,爱恨情深如一生。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逝世,但与我生于同一天。
1月15日,这似乎是命运的安排。
我从未想过还有这样的“明星”——好像能找到某种与自己的共同点,可是我发现同生日的这种巧合是一种缘分,以至于我有点不敢相信。
我没有生活在你那种名流巨星商贾往来的环境里,但注定活在你追求自由、婚姻的真谛中。
没有所谓的巧合,只有命中注定的结果。事情就发生在我初中的时刻。
你的诗情,描摹出我无以言表的内心
十二三岁那年,我初中。稚嫩、萌动、好奇。因为内向,常常是班级最不值得注意的那一个。不知何时起,班里的一名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时候只是悄悄的,不敢张扬,就像徐志摩那首《爱的灵感》里说的:“我是个平常的人,我不能盼望在人海中值得你一转眼的注意”。就那样一个平常的中午,我梦到了徐志摩,如同找到了知音。
![](https://img.haomeiwen.com/i8172721/b4e150e3afad97f1.jpg)
时间纷纷,雨落花开。梦到徐志摩可以不顾一切,去追求理想人生和自由的婚姻;梦到徐志摩“穷尽一生”找寻精神伴侣,虽被批击,但才子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公评价”。
在那段苦闷压抑的日子里,我渴望广阔和自由的天地,心里充满了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是徐志摩,让我明白这一切不是奢求,不是空想,而是可以实现,并非平平淡淡而是轰轰烈烈,只要你的意坚志强。
他是时代的名人,难以复制。百度里说: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我崇拜他,从而就造就了自己。从此离经叛道,也不打算回归正途。
身居在外,唯梦想常伴,一转眼已是物是人非
中考结束,我远赴他乡去求学;
高考结束,我踏上了浪迹天涯。
但没想到,一切来的太猛。想要成为他一样:“十四岁离乡,求学”,我,十五岁;他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我,就读电视广播大学;他随后天津大学、北京大学,我,不过华东师范大学;他,为实现“理想中的革命”,来到美国,之后哥伦比亚经济系……却一直未能如愿。
但在这期间,我的整个人生态度、性格心态、人生格局,都发生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外这四年成为我人生最特殊的日子,也是漫长难熬的日子,虽然变得坚韧、宽博、有理想,并不再害怕孤独,但我知道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就如徐志摩“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感到厌倦”,我也厌倦了,但不是说厌倦了大城市的残酷,而是对现在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感到不快。
我知道,是时候开始走属于自己的路。那个被现实遮住眼、被迷茫绊住脚的我,要被我割舍。就像他“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我也要专心打磨自己的文字、去走进枯燥无味的文字世界,潜心修行,从而快乐、轻盈,即使饱受贫穷、即使遇人不淑……
也就从离家开始,有人开始会说我“傻啊、不懂事啊、放着好好的家族生意,跑去受罪啊”等等,我背着沉甸甸的鄙夷,向险恶的未来前进。
我知道,我即将拥有或失去徐志摩般的自由或爱情,而将付出沉重代价。
![](https://img.haomeiwen.com/i8172721/86a1caf57ab2ba0b.jpg)
越了解,越向往,终究难逾越
你就是你,你是有影响、你自成一格,无法复制。正因为这样,我向往成为你。
就这样,我越来越文艺,长久以来,做着一个诗人梦…..当我开始向诗歌网站、豆瓣上发的时候,好多人说我是“诗人”,但仅仅是说说而已,还没有达到你那种敢去追求自由和喜欢的“疯狂”。
有人说,气质改变一个人的外貌,所以我特别的想成为你,可终究无法模仿。
徐志摩从小出生富豪,在家塾读书,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成绩第一。而我出生农村,也就普普通通,成绩一般。尽管那时我只是一个平凡的男孩子,但不会就此屈服。写字终究是要持续的事。
我崇拜他,不只是学富五经,更多是敢于寻、敢去追。其实徐志摩一直都在破除封建包办、追求自由婚姻的路上行径,力属“极端”,但人这一生干嘛不做自己,不做自己高兴的事?
在看看现今,多少人,多少年轻人,趋于现实,你自己会说这是我的选择,我特么要你管!
当然,时间会证明,会给你答案。
就像徐志摩,英年早逝,一生留下的财富足以让人敬畏。他诞生、他死亡,他的一生我都不曾参与,但不知不觉中我重蹈了覆辙。
最终你为了见她(林徽因)一面,而罹难。
造物弄人,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只是心切。
徐兄,我好像还是会动不动就说爱——尽管从未有过人爱。
可是,就如你说的:
愛是一場催眠,醒來之後你被誰吸了靈。這就是為什麼愛過之後,總覺得不僅失去他,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被愛的人總是掌靈者,去愛的人反而失魂。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總有一個人獻祭了靈魂,收獲了殘忍。
无论怎样,
你我素未谋面,可我总觉得,我与你,是同生相应,是精神寄托的灵魂。
这是我写的第五篇的人物,更多的有趣,可以点击下方的哟~~
随书人物日更day 1 –有些人呐,除了混吃等死,还能干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