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茶话-摘抄与思考3/3
文:Recycler
6/216.9190
【中国有史以来两极分化的程度是与权力的作恶程度同步,还是与经济自由市场发达的程度同步?】如果没有特权,财富,人们只能靠自身素质获得,美貌智力体力等。这些事天生的,因此人们就拉开了财富差距。如果权力是扶持弱者,会维持平局。人们只会装傻充愣。如果权力是扶持强制,只会悬殊越大,一部分人失落放弃,一部分人走了极端。只会更加乱。
【天下大乱的原因不是不均,而是专制;不是富人导致不均,而是专制导致不均】大部分人吃不上饭,少部分人只吃馒头。乱不乱,乱!问题是人吃不上饭,只要有人能吃上饭,就能理解数亿倍的差距。还有一种乱的原因,是身体受到残害,不反抗不以存活。还有一种乱是专制,不让做这做那,吃饱撑了就为自由而战。各有见地。
【权力与自由之间的博弈是零和游戏。】乱用权力既是限制,限制既是自由的对立面。不过,有权不乱用,这对自由没有什么影响。这句话还是可以商榷的。
【有道的生活,一定是平凡平淡的生活。】我们感叹生活平淡,一方面我们生活正常,不需要别人的协助。即使小病小灾,也可以足够的应付。平凡平淡对应的是刺激,追求刺激是人类不安定的品性。源自于危险源自于成功概率小源自于次数少。我们看见很久不见的朋友,激动。我们登上了喜马拉雅,刺激。如果朋友每天都会见到,喜马拉雅按了电梯随便上下。那这些都成了普通的事,没有刺激可言。平淡的生活,我们不会为钱发愁,我们不会遇到危险,挑战都不是挑战。我想,我们向往的生活就是这种平淡无味的生活。人性又有不安定的因子,在一切都平淡的时候,我们会找刺激吗?我们会互相打战找点刺激吗?我们会向外星人发出信号吗?我们会把脖子套在吊绳上吗?自己给自己找点麻烦,寻找刺激。我想人类是会的。平淡虽然向往,但是不能接受长久的平淡,总是给生活找点刺激。人嘛刺激久了找平淡,平淡久了找刺激。
【人类的进步只有一个源泉:独立、自由的个人】人类进步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只有唯一标准,是财富,是智慧,是科技,还是道德心。这些并不足以表明进步,而是全面的进步。从历史经验来看,散养的更自由更独立,也许有更多的创造性。创造性是双面的,善的进步,恶的进步。我们选择性的看到进步的方向。独立自由才能不断的思辨与人相处的办法。而在一个集体,并不需要与人陌生人接触,在与熟人接触的过程,只是互相迁就。
【政府无为,个人才能有为。】这是一个没看明白的因果关系。政府无为,个人才能有为。有为包括个方向发展,其中就包括无为。这句话直译一下,政府不乱使用权利,人们释放自我,才能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并不是只是向有为的方向发展。人也会向着负面极端的方向发展。如果单纯的认为有为就是正面的发展,就有所欠缺。
【国家的确立先于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只有先把它确立起来,才有可能去限制它、制衡它。不先确立,不赋予它必要的职能与权力,那就连限制与制衡的对象都不存在。】只有先存在才会去想制度限制他。让其存在才会管制他。但是用这个解释去解释“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有点不合适。并不是从无到有,再去限制。而是说,看到现在的情况感觉有点问题,想去收敛它,但是做不到收敛的效果,那就先去扩张,让问题扩大,再去收敛。这样会有更多的办法。这是我的理解。
【宪法所做的,就是先建立政府,再限制它的用途;先赋予它基本的职能,再防止它过度扩张;先树立它的权威,再限制它的权力;先建立一个完整的政府,再把它分成三块各自鼎力。】我们雇佣了一个律师,只是让他们代表我们的部分权力,我们用合同来限制他。律师如果超过了合同范围,就会伤害雇主的利益。人民是政府的雇主。人民众筹雇佣政府人员是为了人民服务。法律制度就成了约束政府人员的明文规定。但现实是,约束政府人员的规定又是政府人员制定的。自己怎么能限制个人的利益,我们雇佣律师,说合同你自己写吧。律师总是会在合同里写上为自己利益的条目。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是一些有受虐倾向的人,敢于挑战自己,敢于给自己设置重重障碍的人,敢于享受约束的人。那些正常的人类,享受生活享受权利享受富裕的人不适合做政府人员。
【如果公民有什么义务的话,那就是负责任地行使自己的自由与权利。】权利和义务是共生的,人民有权力制定宪法,有义务维护宪法。宪法的意义是限制政府,而不是限制人民。也就是说政府和人民有两套标准,对政府更加严格。任何法律都要以宪法为基础,限制人民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政府。例如,我们规定官员不能贪污。官员可以做到。我们的法律规定人们不能行贿。因为人们克制自己不贪污需要很大的精力,如果还有人不断的行贿,很容易让官员贪污,破坏宪法。等等吧。限制人民中的某些恶,是为了更好的限制政府,使其为人民服务。
【仁政德政】儒家宣言一种仁政德政,这是没问题。正如我希望全世界都是好人,都是正义联盟。但事实上,实行仁政是需要人们的认同的,是需要时间去说服所有人。但在强制下,人们等不急个人的顿悟,只能是阳奉阴违,装作是好人。其实表面上装作好人,只要私下不做坏事,也算是实行仁政的成果。但是忽略了人性的问题,人性既有向往和平的因素,又有向往刺激挑战的因子,还有不服管控的因子。这就造成一些人表面上做了一些善事,但是背地里又做了一些极度邪恶的事。一是为了寻找刺激,一是为了寻找独特的自我。人就该让人自己领悟,这可能需要很多时间,但是确实稳定有效的。即使每代人年轻时犯错,只要大部分人还是有正能量的,人还是有所挽救的。就怕好人被坏人带入邪路。迷失了智慧。
【大一统中最可怕的是用暴力去一统人的灵魂】作者认为大一统是由暴力促成的。难道就不能使人们自发形成的。暴力虽然有些高效,但是人们自发形成的却能长久。这里存疑。
【没有民众的监督,他们连自己都正不了,何以正民】只听过人膨胀,没听过人低调的。人在得到权力后,更加的膨胀。也许只有民众的监督才能减少乱用权力。
【对正动和反动都要鼓励,要尊重不同的声音,要容忍貌似反动的观点,让民意依据天道来判断。】有些人提出反对意见是标新立异,有些人提出反对意见是为了个人,有些人提出反对意见是为了集体。总之有不同的意见,并不存在正见一说。我们应该听听不同的意见,然后说出自己的目的,选择一个适当的意见。对于其他意见不见得反,只是在乎的目的不同而已。我们要不断的权衡不同的意见,说不定有个更合适的意见。但是人类承受力太差,很多目的是无法言语的。
【如果一个统治者认为自己掌握的真理最多,他必然一切要定于一尊。只有通过他嘴里说出来的才是唯一正确的。他是真理的唯一拥有者和裁决者。这样,民间人士探索真理、探索天道的权利就被剥夺了。】假如一个人活了几千年,积累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看惯了世间的起起伏伏,验证无数的真理。他的话应该是正确的。我们该不该听他的话。活久见也许是真理,但是人们失去了探索的过程。这个永生人可以说,你们可以信我的,也可以自己去探索,到最后还是会验证我的话。那么这并不是剥夺了人们的权力。也许放纵人们去探索,可能会伤害到人们自己,也可能会得到非议。既然都知道为什么不阻止。不去阻止,是因为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这就是统治者目的的问题,如果看中的是人民的生命,他会千方百计的阻止跳入火坑。但是在人们看来,是限制了自由,限制寻找刺激的自由,限制的找死的自由。如果看中的是人们的选择。他会选择散养的方式,任由人民自生自灭,自己去领悟。那种是爱呢?人们需要那种爱呢?人类一会一个样总是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有一个政治体,就要有两种以上对应的政治组织、政治主张、政策方案。一阴一阳,之谓道也。】这就相当于一个国家需要激进和保守两套主张。但是不只两个,还需要半激进半保守的主张。自然,还可能有不同需求的主张,并不只只有正反两种。
【如果认可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那么就要承认每个人都是怕死的。承认活的权利、承认生命权,就必须允许人怕死。理想的政治必须建立在每个人都怕死的“畏死假设”之上。】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但是各种文化规定了只可以因为什么生,不能因为什么生。只可以光明正大的死,不可以苟且偷生。做什么是自己的自由,既然因为某些求生做法被嫌弃,不认可这个集体就是了,自有可以认可的集体,大不了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也许将来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想法而活,就会面对所有的所有的看不起。这是一个人自有的代价,习惯就好。
【人类设立政府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活下去,而不是相反。】如果只有一个目的,我们的政府的目的是什么?我看不清,更多人都看不清。恰逢太平盛世,政府全面发展,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虽然如此,政府更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个态度应该是大部分人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命可以抛弃一切,还是为了财富可以抛弃一些,等等。当明确政府的最终目的,就能确认行事的方向。人民也能明确理解国家接下来要做什么。正因为看不清,政府的决策有很多变数,也许是为了财富,也许是为了生命,也许是为了世界第一。也许人们的最终目的随时在变,政法也变得无法预测。
【若用泰山鸿毛之别来判断人的价值时,就已经不是在判断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而是在判断他对他人、对政党、对国家的价值。这样的判断把人工具化了,让个人的价值服从于外在事业的需要。也许,一位政治领袖可以用泰山鸿毛来判断他的追随者的价值,但是国家不能用这种尺度来看待每个公民。】将生死区分对待,只是某些群体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为了人民还是为了上层,无法得知。这个逻辑可以思考一下,如果都是为了上层而活,为了上层而死。那人民需要上层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需要上层给自己提供一个卖命换财富的机会?显然不是。不以人民为最终目的的文化,都可以说是耍流氓。不过 一件事可以分两头说,明明是为了上层,可以换个说法转换成为了人民,让人民信服。人类的上层智慧精英把所有的智慧都用在这方面了,简称洗脑。
【在私人生活范围内,爱确有差等,这也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在公共领域,爱有差等的原则就应该被抛弃了。】我想较真,为什么私人范围可以有差等,而公共领域,就不能有差等。私人范围,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亲人和对朋友和对陌生人所付出的感情不一样。在公共领域,人们依然也是对不同人有不同的对待办法。于私可以不等,为公为什么就不能不等了。对不同人有不同的需要,这是人类的通病。这里不同意作者的想法。公私都平等,这需要一定的定力。公私都不等,这需要绝情绝义。也许作者的主张,就是一种中和的做法。
【如果把国家或某一政治事业的重要性置于生民百姓的生命之上,那么,个人的生命乃至人生势必沦为国家或事业的工具,而失去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只看不说。开始是为了自由,后来选择带头人,后来就变味了。
【保全每个人的生命,就是国家的目的,是政府的最高使命!只有对充分保护每个人生命的国家,国民才有一个的责任,对属于私人的国家,对践踏生命的暴政的兴亡,国民没有责任!】国家为了人民而牺牲自己,人们会为了挽救国家而尽责吗?农夫与蛇的故事上演了太多。人民并不傻,人们会选择能给自己提供更大保护的国家。如果国家强大,并不会管之前的国家如何。不满足,追求更好,才是人类的通病。随着信息的开放, 人们会比较。
【不对政治的道德目标和制度的完美抱有过分的梦想】不要幻想任何事都是完美的。也许自己觉得完美,但是对绝大数人来说就是欠缺。那些自以为是自己拥有的都是最好的,自欺欺人而已。
【国家与政治生活的目的,就是应该追求终极的至善】不断的追求,就陷入迷茫。不追求,陷入低迷。最好的状态,接受现在的不完美,但是要向往完美。只要不断的努力,可以不用尽全力,但是不能停歇,用时间的积累获得获得成功,如果无法成功,继续享受不完美。成功了,再制定更高的目标,继续努力。坦然接受现有的,不断向往更好的。
【在“9·11”之后,他支持率曾高达90%,在离任前民意支持度只有 30%,从民意的巅峰跌至民意的谷底,真是大起大落。但是,这也给了一个显现本色与担当的机会。对布什来说,他没有为了谄媚选民而放弃或改变自己的信念。不论有多大的民意压力,他也不选择做变色龙。同样,那些没有信念、一味追逐民意的政治家,终将被民意更无情地抛弃。换言之,是民意冷酷无情,不是公民个人冷酷无情。】一方面一个领导人要不要适应民意,民意一会想东,一会想西。一味的满足民意,有些人会觉得是为民着想,有些人会觉得统治者立场不坚定,容易变迁。哪一种更能符合民众需求呢?这两者没法比较。作者认为民众更在乎统治者的立场坚定,我觉得立场坚定很重要,如果能时时为民着想,这也是政府的目的。另一方面,因为某些提案而当了统治者,统治者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但是在其他方面并不能满足民众的要求。这些不满意的方面是竞选时不曾承诺的。虽然满足了民众大部分要求,但是民众往往会盯着那个唯一不能满足的方面。这也许就是民意由高到低的原因,这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民众是欲求不满的。有了一想要二,有了二想要三。有一项不能满足,就会忘记或否定之前的功绩。这也许就是普遍人性。
【任何想与民意玩耍的政治家,必须做好被民意抛弃的充分准备。现代民主政治兼容民众中的非理性,甚至在一定程度是建立在这种非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事只要想得到好处,就要承受坏处。并不是想象中只是单一的好,好与坏是并存的。非理性民意就是民主的一大问题,只有通过全民教育来克服。
【没有公平的选举制度、没有言论自由,让政府听取百姓的意见,不过是一句空话】统治者坚持自己的理念,虽然引起民意的不满。等到换届,民意可能换另一种理念的统治者。至少在统治者管理的这几年中,能坚持做一件事,事成事败都需要时间去积累。如果不断的去适应民意,很多政策就会犹豫不决,无法前进。
【。统治者要从民众汲取正确的意见,把民众中的正确意见变成自己的意见。】何为正确,自己都说不清,统治者如何选择。
【一个文明发达昌盛与否,表面上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取决于对天道的顺应,取决于对政治权力的驯化】什么是文明,所有的社会形态都可以称之为文明,只是那些存在时间长的社会被称为我们熟知的文明。之所有的长时间存在,有很多因素。地形决定了土地状况,天气决定了粮食种类,高山大海决定了有没有外敌,等等因素。关键是人们能承受这种社会形态。也许是和平的,也许是残暴的,只要人们还能活命,还有饭吃,不去反对这个社会,那么这种社会就是一种文明。文明的社会遵循天道,天道就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就是吃饱生存。只要人们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来,不去反对这个社会,又不会受到其他社会的侵犯,那么文明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中国社会的文明是符合天道的。由满足人民开始,由人民推翻结束。人性由付出到贪婪,换了一个朝代,重新开始又好到坏的过程。朝代在变,但是文明还是之前的文明。一直使用同一个方式管理民众。为什么统治者不能一直用付出的心态管理民众呢,为什么要贪婪呢?这也许就是人的自然属性,老虎的领地是它认可的那一块区域,但人认可的领域是所有土地,不会仅仅满足于眼前的这一点空间。开始想法是好的,都是想克制欲望为民做一点事,但事实上,欲望战胜了一切。即使保证自己能克制,但是还是存在把权力传承给子孙的自私想法,一代代的传承,就很难保证克制欲望了。我们以为自己很聪明,以为子孙很聪明,其实欲望时刻在等着人类松懈下来,让其毁灭。由生到死,这不就是天道吗?中国历史不就是反复循环生死吗?
【如何驯服自己的统治者?一旦统治者野性发作,谁来约束、制止呢?】作者认为宪法可以管束统治者,这话不假。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不管是几权分立,都是由人操作的。只要没人举报,就没有人追究。百姓爱管闲事,只要不让他们知道,就可以为所欲为。
【“下”不是要求大人跪着跟小孩说话,而是针对连眼皮也不抬的高高在上的那种傲慢态度,不要动辄去犯小国。】处下是一种态度,最终要转化为行为。行为动物可以有标准,蹲下,跪下之分。要是再复杂一下,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就没法规定了。说什么做什么即不能让人觉得低贱,又不能让人觉得高贵。刚刚好,处在平等位置,这个分界点很难把握,关键是分界点因人而异。还需要了解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最最关键,这一些都是个人觉得,也许多部分人满意,少部分人不满意,这就是问题点。最高最低容易做到,要想做到中间正合适,就有些难度了。让人觉得舒服,说话有分寸的人,越来越少了。
【在国内行暴政的国家在国际上肯定有行强权、要崛起的趋向。唯一能阻止的就是其自身的实力。一旦实力到了,肯定要到处去“解放”。从这种意义上讲,外交不过是内政的延伸。即使是那些在国内处下守静的国家在国际政治偶尔也会用狠用强。 】老爸打儿子,儿子很生气。怎么才能不让儿子生气,老爸就出去找事,遇到麻烦后。老爸和儿子又成为统一战线,暂时忘记了挨打的事实。与外部矛盾越久,内部矛盾随着时间逐渐淡忘。这也许就解决内部矛盾的办法。这个方法可以用在任何集体。一个家庭的矛盾可以专项外部,一个组织的矛盾可以转向外部。一个国家的矛盾可以转向外部。一个地球的矛盾可以转向外星人。
【大国处下守静就不会侵犯小国,不仅不会侵犯,会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对小国来说,是与处下守静的大国结盟,还是与强权凶悍的大国结盟,可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大国守下是为了不让小国厌烦,从而让小国以命相搏。小国受下,这么低调做什么呢?还是为了不招惹强国。也算是生存之道。真正的生存之道是附和强国,站对队伍就可存在。站错队伍就只能灭亡。不过谁是最终的正确谁也不知道。从历史上看,恶势力即使存在时间很长,最终人们还是希望和平向善的。
【你说的道理我明白,我说的道理你也明白。但是最终还是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你觉得积极的政治观好,我觉得消极的政治观好。彼此讲什么道理都没那么重要。因为在道理之上的是信仰。信仰来自道理,却不依赖道理。当道理变成信仰之后,反对性的道理就不起什么作用了。信仰马列的人,是听不进自由主义者讲的道理的。反之亦然。】大道理谁都明白,就像是自由和保守的好处都能说出一二。关键是某些人觉得自己坚持的更容易实现,更容易接近人们的共同结果。自由和保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们更精彩的活着。自由可以,保守可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主张可以。这就是对未来的判断能力的不同,信仰就是对未来的判断。但是未来说也说不准是什么样的。智慧只能说大概率正确,但是无法保证全部正确。
【我的看法相反,要完成大业,必须从小事做起,要化大为小,把高难度的大事切割成低难度的小事,等每一件小事都完成了,大事也就完成了。你们儒家主张抓大放小,我主张抓小放大。】需不需要定个大目标,如果大目标无法实现,会有什么问题。那何必分成小目标呢。
在我看来,目标越越大,失落越大,越容易着急出错。不如把目标看小,分成几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就收获一份喜悦,即使最终也无法实现大目标,但是在过程中收获了小喜悦。这应该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衡量一切政治行动、制度选择、法律政策是否具备审慎的美德,关键要看其长期的后果,而不是依据其一时的受欢迎程度,或所带来的短暂甜头。】长期,多久算是长期?没有定数。要看长期结果,一般需要坚实而缓慢的打基础,甚至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更甚至是牺牲个体去做无关紧要的事。打基础短期看不到结果,甚至还是倒退的。那些在乎短期目标的,追逐的是利益,能抓住关键点。就像《动物农场》,拿破仑迅速的养了几条狗,雪球而是缓慢的搞建设。拿破仑快速制服了雪球。我们玩竞技对抗游戏。一般有两种战略,一种速推,一种养成。速推注重速度,在别人发展的时候,快速打击对手。一种是养成发展科技,只要能撑过开始的速度打击,利用科技战胜对方。有人会说,把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快速打击,一部分发展科技。这也是一种策略。也是常用的方式。人与人的竞争,无时无刻。时刻要准备着防御对方,只要能撑过去,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雪球要是抽空样三四条狗,即使打不过九条狗,也能拖延一阵,等到自己的计划实现。结果就不一样了。
【政府唯一的重务,就是保障民众生活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秩序之中,即保障民众的自由,又不至于让社会陷入无
政府状态。这是一个非常重大而微妙的平衡,需要在政体层面上有充分的制度保障。】也许不让社会陷入无政府状态是最低的限度,如果陷入无政府状态,人民失去了秩序,就会引来更大的争斗。这样,留有政府的名号,就会少一些外敌的侵犯,自己内部还能有一定的秩序。如果有了最低限度,那么很多借口都可以归结为保护最低限度。物价上涨是为了国家,物价降低是为了国家,结果所有的理由都可以归结为保护最低的限度,成了为所欲为的理由。
【官员们、统治者们无论如何不应该拿老百姓的满足自己的贪欲和对大场面的喜好。】我想到了非洲的朋友有几块钱是我交的税。别的不说了。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有个论断给我印象很深。他说,中国在历史之外。停滞是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一切仍处于死寂的状态中,处于暴力统治之下。这真是卓见。一方面,中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一方面中国又没有历史,因为中国在历史之外。以我看,中国自我们那个时代之后只有十五年的历史。这就是暴秦实现一统后由兴而亡的十五年。后来的断代史不论是三十年、六十年、三百年、再长再短,都不过是这段历史的重复,都是一部以武夺权、
以力登基、以暴治国,暴暴相替的历史。】中国历史是爆爆相替的历史,那外国历史就不是了吗?不是很清楚,有机会找本外国历史书读读。
【我记得美国的开国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这样说过:如果你要想说服别人,就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晓之以情,动之以利。您觉得这样能打动他们吗? 】人人逐利,给对方说这是正义,这是法律,这是邪恶,没用。说一些道德判断标准和部分人认可的名称。并没有不会涉及个人利益。如果说,这是法律,会丢脑袋。那就需要考虑。什么能牵扯人的思维,钱、权力、食物等一切事物、以及一切让人感受有所损失的东西。也许是情绪,也许是别人看起来很无所的事物。了解一个人,了解对方喜欢什么,然后要求对方什么。
【我奉劝统治者不要动辄代表这个代表那个,以垄断政权独霸天下】每次听了这话我也想笑,怎么又被代表,谁也代表不了我。然后每个人都这么想,以为是少数派,以为说的是别人。实际上,每个人都能相互沟通一下。就会发现,谁也不想被代表。
【要是民众真的连死都不怕了,那一定是生存环境恶化到让民众感到生不如死。】生活幸福甜如蜜,就不想去死。生活度日如年,恨不得去死。甜如蜜和度日如年,既可以指物质上的富和贫,也可以指精神上的多或寡。生存环境恶化人们不想活了,心里不舒坦也不想活了。人就是这么难伺候。
【如果慈善带来的不是自由与尊严而是依附与奴役,那么慈善就是毒药。】慈善并不是送钱送衣物,更多是送去能力。让对方学习,获得智慧,比送什么都是重点。
【慈善是自由与繁荣的结果,而不是前提。】可以这么理解,越是不自由不繁荣的地方,也就是贫穷。贫穷就不会理解慈善的含义。贫穷与没有智慧几乎可以画等号,人穷的表现出贪婪的一面,也就没人愿意去填这个无底洞。
~~~~~~~~太长不看~~~~~~~~~
简版:古代圣贤的思想虽好,但是要与科技联系起来,更要看懂人性。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