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文字在各地区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其一,长期的分裂是文字在演变过程中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周王朝自从周平王东迁后,王室日渐衰微,周王朝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号令诸侯,即使后来有了齐桓公打出的“尊王攘夷”,周天子也只是个“傀儡”天子,没有诸侯国会听周天子的号令。

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的发展差异也越来越大,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逐渐形成秦国、赵国、魏国、楚国、齐国、韩国和燕国七大诸侯国正雄称霸的格局,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因主张的思想、治国理念、人文地理的不同,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字形体。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各诸侯国的文字差异很大,比如下图中的文字书写,不同的字在各诸侯国的书写差异,可以看出差别还是很大的。

其二,统一后文字的不同书写阻碍了文化交流。
秦始皇灭掉山东六国,完成版图上的统一后,原先各诸侯国文字上的差异,给大一统的秦国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文字的不同,造成政令难以下达,秦王朝不好进行管理。文字的差异,阻碍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不利于大一统国家队发展。
其三,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文化认同。
秦始皇鉴于各地不同的文字形体对秦王朝的统治造成障碍,便下令统一文字,废除原先六国的文字形体,一律以秦的文字为标准。

文字的统一大大促进了大一统国家队发展和文化认同,从此以后,即使地区差异很大,各地乡音不同,也可以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这也是“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此,大家认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