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桓帝时诏书下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百数,唯平原相史弼独无所上。从事就问他为什么其他郡县都有,就平原郡没有?弼说:“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他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以逞非理,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史弼品性自不待说。只是想起文革,和以往历史禁锢党人,有何异同之处?
2 时新遭大丧(桓帝崩),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多拖病不朝。--不知那几日的百姓是欣乐还是焦虑?但时日短的感受太多情绪在内,不公正。也即今年的新闻有个国家无政府,百姓说幸福,还是新鲜感居多。美国最初华盛顿都种植他庄园去了,很长一段时间各州各自为政,后面还是要求成立联盟。所以在我有限的生命应该还是看不到无政府的,但政府的改革还是大有可期的。改革不善的自然矛盾积累。墨守成规的也等着没落。另通鉴这里不过借这群庸碌之人彰示陈蕃。
3 段颖上书:“昔先零作寇,赵充国徙令迁内,煎当乱边,马援迁之三辅,始服终叛,至今为鲠,故远识之士,深以为忧。今傍郡户口单少,数为羌所毒,而欲令降徒与之杂居,是犹种枳棘于良田,养蛇虺于室内也。”--既然西南那边有平叛-迁徙-杂居通婚过程,西北应该也有。为什么西北很不成功?所读资料太少,只能先臆猜一下1)经济,西南杂糅民族的区域也很落后,没有过于不公平对比2)当然是当时任用官吏贤良程度。西南碰到残吏,再次反抗也不少3)地域大小4)徙居后职业变化。西南那边还是继续务农,而西北从游牧变为务农,甚至奴隶。…哎,是个很大的课题。知也无涯。。
4 典中书者先以告长乐五官史朱瑀,瑀盗发武奏,骂曰:“中官放纵者,自可诛耳,我曹何罪,而当尽见族灭!”--谋密当然是古往今来的教训。还有事不可一蹴而就,而且事情也要讲究手段过程或谋略。多少被誉为忠臣的就只知对皇帝呼喊某某是小人,当诛。而陈蕃窦武这里不管好恶,黄门常侍全部诛灭。司马光将这段和段颖的不分好坏,是蛮夷全部铲灭,看着总觉得有不少相似之处。司马光评段颖:“虽克捷有功,君子所不与也”。何况不讲本末,就一个固执的己见蛮干,得其果的能有几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