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尚书》:《尚书》今古文之争

作者: 金台望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17:56 被阅读29次

    今古文之争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尚书》是一个导火索。据说起源于一起强拆事件。

    汉武帝时代,孔府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鲁地分封的诸侯王,叫鲁共王刘餘,为了修自己的宫殿,“强拆”孔子旧宅。拆到一处墙壁,发现里面藏了一批文献,其中就有《尚书》。据说当时强拆现场传出了音乐之声,吓得鲁共王不敢强拆了。

    鲁壁的《尚书》版本,据说是用秦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书写的。为了区别伏生的《尚书》——这是用当时汉朝通用的文字记录的,叫做“今文尚书”——这个版本被称为“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

    古文尚书本,据说由孔子后裔孔安国做了解读;孔安国的后人献给了朝廷。但这个本子被扔在“国家图书馆”,长期无人问津。

    有人说是因为孔安国被卷进了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乱”,所以不被重视;但据史籍记载,孔安国并没有活到那个时候,所以古文尚书不受重视的原因,或许只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感兴趣而已。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尚书的传承,讲究家法,与权力、利益直接挂钩的。当时主政的,都是今文学派的人。

    西汉末年,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刘歆发现了这本书,认为《古文尚书》有价值,要求立在太学,为此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移让太常博士书》,为此引发了一场绵延不绝的“今古文之争”。

    这里简单说一下今古文之争。伏生传下来的尚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的;后来刘歆拿出了秘藏的用古文写的据说是孔壁发现的尚书,是用古代的文字写的,为了区别,把这批尚书命名为“古文尚书”,伏生传下来的,叫“今文尚书”。

    今古文经学的差异不光在于文字,关键是今文尚书学派做学问的方法不同。

    刚才说了,汉朝人认为五经里面有孔子的微言大义、治国方针,所以学者就认真分析,免不了牵强附会、烦言碎辞。学者学一辈子都搞不清一本经典,根本无法达到用日少而畜德多,以对人民进行道德教化的目的,因此刘歆要求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尽快结束那种一经说至百余万言的烦琐的章句学风。

    刘歆还对今文经学的以家法传授的弊端进行了指责,认为他们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 ,他们这样做无非是要达到党同门,妒道真的政治目的。刘歆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

    刘歆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是汉代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他父亲刘向,也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曾奉诏整理当时皇家藏书。刘向去世后,刘歆接着做这个工作。他们父子两个对当时的典籍做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基本上我们今天看到的在他们之前的书,都经过他们整理了一遍。刘歆提出古文经学,受到很大的反对,不得不到外地做官,躲风头。后来,刘歆帮助王莽建立了新朝,借助王莽之力,确立了古文经学的地位。

    当然,随着王莽的倒台,古文经学也被随后建立的东汉王朝排斥出主流意识形态之外。

    注意,据说是孔壁发掘出的古文尚书,在汉末已经见不到了,真假无从考证。就连这件事究竟有没有,也被人怀疑的,因为只有刘歆的一面之词,孔安国那里是死无对证。清代的刘逢禄、近代康有为、梁启超都是这么怀疑,认为实际上就是刘歆伪造出来的,是争权力的。

    如果造伪的罪名成立,那这就算是第二次伪尚书事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伪造事件。当然,因为原物都不见了,也很难判定是不是造假。

    第三次伪尚书事件发生在汉成帝时,有个叫张霸的人,发现了一个102篇的版本,上交给了国家。很快,“鉴宝”专家就确定了,这个是伪造的。这个版本很快也不见了,没流传下来。

    第四次,是东汉时一个叫杜林的人,据说在西州得到漆书《尚书》,这个也被后人确定为假,不过这个也没有传下来。

    王莽建立的新朝,很快就灭亡了,与之一起树立的古文经学,也随之被逐出学官。但在民间,古文经学已经广泛流传开来。到东汉末年,一代儒学大师郑玄遍注群经,整合了今古文尚书。很长时间内,人们读到的是合并本《尚书》。

    那么,此时的《尚书》定型了吗?还没有。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兵荒马乱好多年。文化中心长安、洛阳,都成为废墟,导致大批文献典籍灰飞烟灭,包括《尚书》,以及上面提到的很多学者研究成果。

    东晋偏安一隅,小朝廷稳定下来之后,开始振兴文化事业。偌大国家,竟然又找不到《尚书》了!

    这时候,豫章内史梅赜,献给朝廷一本《尚书》。这个版本共58篇,还有据说是孔安国做的传,就是每一篇前面都一段话,解释每篇的写作由来。

    梅赜的《尚书》58篇,是把西汉的29篇拆分成33篇,他又另外添了25篇,说是《古文尚书》。这个版本比较全面,也没有别的版本,所以被奉为正宗,流传开来。从此,中国人才有了一个固定的《尚书》版本,这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古书,必须有注有疏才能看。今天我们看到的《尚书》,主要是两个版本系统,也就是注疏版本。

    一个是唐代注疏整理的,唐太宗命令孔颖达主持,把儒家经典都整理了一遍,叫做“十三经”,《尚书》是其一种。

    另一个是蔡沈的尚书集注,蔡沈是朱熹的学生,朱熹一生精力放在是四书上,把注解尚书的任务交给蔡沈。蔡沈花了很大力气做了注解。明清时代,考试主要用的就是这个版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懂《尚书》:《尚书》今古文之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xn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