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这篇文章是我昨天在一个群里的聊天记录,修改了一些错字和句子。
之所以有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关注了一个公众号,然后无意间进入了一个微信群。看到群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们说出关于教育、关于旅游的看法,我这没娃的都会有点焦虑,我难以想象我有娃的好友们平时在家长群里怎么活。
每次读到OP学员家长或者学生说自从和我们一起学英语,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少了一些焦虑,书先生和我就特别开心。能帮到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谢谢大家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
由于之前我在那个群也说了一点关于带孩子出国旅游的看法,为方便大家阅读,我也增补到最后面。
孩子的教育是出国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吗?
是否移民让孩子到海外读书,除了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也应该考虑家庭成员喜欢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就像买保险一样,最应该获得保障的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也就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这样,即使家庭主要劳动力遭遇不幸,家庭另外的成员也有保障。而不是只给家庭里最幼小最没有生产能力的成员购买高额保险。
分享一点身边的真实例子: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也曾出现留学热,我的同事(建筑专业的教授)有很多大学同学在那个时期相继出国。十多二十年过去,同学相聚,有出国定居的人表示后悔,因为他们错过了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
教授说其中一位同学在出国前已经是某高校该专业的骨干教师(该高校现在是985、国家双一流),到美国后由于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从头开始学。毕业后进入IT行业,收入中等,工作稳定,当年龄到四五十岁时却面临被裁员的命运,感觉退休生活很没有保障。如果当初选择留在国内或许早就是建筑领域的专家了,不管是名望还是收入肯定都不会差。
除了这一位,他还有很多到美国的同学从建筑专业换到了其他专业,从职业发展角度确实有一些遗憾。当然这里面有一些运气,没有人能预测未来哪些职业必定火。想想几十年前IT行业里的有些职位根本就没可能产生。未来也一样,有些岗位会消失,而新的岗位会诞生。教育行业说要培养人的一些基本能力去面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不断强调终身学习。
当然,也有积极的例子。教授的另一位同学选择到了新西兰,也放弃了自己的建筑专业,选择开中餐馆,目前也在经营中,他自己是比较喜欢新西兰安静的生活,感觉还不错。
在非移民国家,通过读大学留下来成为公民比在移民国家难度大。比如英国、德国、丹麦等欧洲国家移民难度高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去年从上海移居到新加坡的一家人,爸爸是从事IT行业。前几年新加坡从事石油行业的人容易找工作,这几年IT行业相对容易一些。这家人换到新加坡生活,一是这位爸爸职业发展可以换地方。他英语好(在国内就职于跨国公司),个人学习能力强,性格开朗爱交朋友,换到新加坡也能融入当地社交生活。二是女儿在国内雾霾天呼吸器官就会出状况。所以,换国家是因为这位爸爸碰巧有海外工作机会,加上孩子身体状况原因。
这家人来新加坡后,孩子身上长湿疹到处找医生治疗一直没有效果,后来反而找了国内一位医生远程把孩子湿疹治疗好了。那个医生说孩子以前在国内雾霾天呼吸道出状况,也有可能是由于某一次感冒没有治疗好,一直没有治断根,所以碰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呼吸问题会反复发作。
作为反面教材的我
当初加入那个群以为是和同行讨论教育,进来后发现群成员主要是家长。深夜写下这些,是因为虽然我没有孩子,但我是一位有14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如果我的分享能帮助到群里的家长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儿!
虽然不是天天有空看群里的消息,有时间我会翻看聊天记录。我担心有家长朋友不仅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没有规划,同时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孩子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家长需要和孩子一同成长。
可能有朋友困惑的地方是:不了解真实的自己,所以也就不知道怎么去规划自己的发展。想解决它是需要学习和得到一些专业的指导。现在网络发达,资源很丰富,当然也需要有筛选资源的能力。我是看感兴趣领域的专业人士的视频、文章和书籍。
我读书的时候,小学目标是考中学,中学目标是考大学,大学目标是选好就业的专业。进入大学,我发现整个英语专业课程安排非常无趣,几乎每一个科目都是大量做题,一想到毕业后我也要这样去教学生就万分恐惧,以至于我根本就不想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我并不是为自己大学偷懒找借口)。
一直以来我就把自己作为一个反面例子讲给学生听,我对学生非常有耐心,想尽力帮助学生,因为我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学生走。我的职业规划是在大学毕业后自己慢慢摸索,不断填自己以前挖的坑,去发掘自己的优势,关注于自己真实的想法,确实比别人晚了太多太多,但好在自己也有可行的规划了吧。当然还有一点点运气,碰到了不错的同事伙伴。
由于职业原因接触到大量的学生和部分学生家长,发现大家对于个人教育发展有一些认识误区。我认为教育不是淘汰赛!我们每一代人只能做到自己的能力上限,我们能创造的也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公平,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不公平放弃自己的奋斗点。
谈谈我先生的家庭
我想举身边真实的例子,而不是在网上找故事忽悠人。我先生的父母是农民,父亲小学文化,母亲文盲,他还有一个弟弟,他家的长篇悲苦故事我就不说了。他们兄弟俩本科是重点大学,硕士是全球名校,我先生目前还在读博,弟弟已经工作了。
和他们的父母比,两兄弟生活还可以,但如果和身边同样学历的其他人比较那差距就大了,比如在国内买房对于他们就是一个大负担。所以我和我先生在一起时,我没有要求他买房,我自己分期付款买的。
我不是富二代,我父母是三四线工薪阶层,父母的储蓄和亲戚借钱给我支付了首付,我还贷款。(写到这里大楼火警响了,我第一反应是一定把笔记本拿起跑,不要白写了,哈哈哈。。。。。。旁边屋韩国妹子揉着睡眼问我跑不跑,现在夜里3点过了,明天她还有课,惨了。)
火警把我思路打断,等我一下下醒脑哈,嗯……
哦,所以各位朋友,我和我先生看到了能通过努力比自己的父母过得好,但并不一定能有别人家庭一样宽松的生活环境。
我喜欢旅游,从读书开始就节约生活费做一些国内短途或者长途的旅游,工作后也开始存钱用于旅游。工作初期租房住,买房后我们曾住自己的清水房好几年,为了有结余去旅游,从国内到国外,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尝试了各种便宜和免费的住宿方式,比如:YHA、Couchsurfing(沙发客)、睡机场,那时候还没有 Airbnb。我也曾看到一些外国家长带孩子住YHA,除了房间便宜,主要还有厨房可以给孩子弄吃的(新西兰好几家我住过觉得条件还不错,不知道现在如何)。在工作很多年以后我们才开始住好一点的酒店。
我和我先生在工作后好几年才第一次出国旅游。小时候父母没有钱带我们去看外面的世界,我们只能通过阅读去想象外面的世界,等我们成年后有机会看到书中对世界的描述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有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我们也是在工作后才带父母出国旅行过一次,我们没有法让父母去体验我们已经体验过的其它国家的生活。
很多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不管是日常的生活,还是个人教育。我们作为教师会不断学习,努力去帮助家长和孩子,这需要时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就像前几天我说,在教育行业有很多人在不断做尝试,现在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这些人从未放弃过努力,至少在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教师!
同时我也看到很多家长愿意信任教师,家长也在改变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方式。如果遇到糟糕的教师,家长朋友也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自己的权利一定要争取!
不知不觉写了3页多(快3千字了),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我说太多了哈,原谅一个工作了10多年第一次无意间加进几乎是家长的群的焦虑的人(看到有些讨论我没娃也焦虑)。认为我写的是鸡汤的朋友,我觉得我这个鸡汤里有肉,还是很有营养的,吃吃喝喝也不妨哦!
补充
我很少写关于旅行的话题,因为我发觉有一个东西比旅行更重要。
当家长带着孩子旅行走到一个地方的时候,看到一个历史遗迹,家长能讲出什么,家长能引导孩子领悟什么,这比能带孩子走到那里重要多了。没有足够的知识和道理,走遍世界也不过是个邮差。当然对于旅行目的地的了解,不要演变成去考察孩子背书没有。“来来来,你给我说说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
我支持带着孩子开拓眼界,但带着什么样的境界出发非常重要。如果仅仅以走的地方多来衡量教育的质量,吉普赛人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如果走的地方少,就意味着思想狭隘,那么康德可能就是“狭隘人士的代表”(他终生没有走出过柯尼斯堡)。可是我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有多少是吉普赛人带来的呢?又有多少人的思想有康德深邃呢?
开拓眼界意味着本身有点眼界,闭着眼睛走天下,可能除了疲惫和受伤,什么也得不到。
把全球旅行追捧为唯一有效的提升孩子素质的方式,对那些暂时没有能力带孩子出去的人,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是在制造焦虑!是一种“作恶”!
多出去看看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没有出去并不意味着一无是处。古人也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可见阅读也能开拓眼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都能做,固然更好。如果二者只能选其一,读书优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