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子兵法》谋攻篇(六)

《孙子兵法》谋攻篇(六)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4-01-05 09:01 被阅读0次

【原文】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译文】君主对军队造成危害的情况有三个方面: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命令他们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命令他们后退,这叫束缚、羁縻军队;不懂军中事务却干涉军中行政管理,那么,军士就会迷惑;不知军中权谋之变而参与军队指挥,那么将士就会疑虑。如果三军将士既迷惑又疑虑,诸侯乘机起而攻之的灾难就到来了。这就叫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感悟】

这部分内容从反面证明了谋攻的重要性。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有许许多多惨痛的教训。

比如在《三大战役》这部电影之中,就多次写到蒋介石的不恰当指挥对国民党军队造成的巨大危害。

比如在淮海战役之中。蒋介石就多次干扰杜聿明的指挥,许多时候明明杜聿明对战争的趋势判断非常正确,但是由于蒋介石的没有识破共产党军队的谋略,多次越级指挥和强力干扰。不应该进军的地方却强行要求下属进军,不应当退却的时候却强行要求退却,下属稍有疑问,就用行政手令直接强行命令。没有虚心听取下级的正确意见,武断地认为自己的指挥是正确的,前线的战机瞬息万变,他根本不了解前线的实际情况。他这种错误在红军长征的时期犯过,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再次犯过,比如下属给他找来了毛主席写《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这本小书,蒋介石看都不看一眼就丢到一边,根本不屑一顾,这种狂妄自大的行为也让他的指挥犯了不少的错误。对三军的干扰在三大战役之中犯得尤其之多。最后终于导致了他的全面失败,不得不退守台湾。相传他晚年读到《毛泽东选集》的时候,才渐渐地认识到他的这一错误,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悔之晚矣。

相关文章

  •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的主要原则 《谋攻》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三篇,分为六章,主要讲:以最小的伤亡获得胜利。战...

  • #6点早安# #曾小清读书笔记#56【谋攻篇】

    《孙子兵法》——谋攻篇 【 谋攻,最好是不用攻,不攻而下】 《孙子兵法》第一篇讲计,第二篇讲野战,第三篇就讲攻城。...

  • 读《孙子兵法》之五:不战而胜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谋攻,最好是不用攻,不攻而下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 行动的两个最大敌人

    今日深入阅读《孙子兵法》谋攻篇的非战、非攻与非久也,联想到执行力,有几个观点与大家共享。谋攻篇原文说:故善用...

  • 半天候资产配置2021·谋篇之1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谋攻篇》 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大年初六送穷日...

  • 读书笔记《善战者说》 39

    十行采集:《孙子兵法》概论: 《孙子兵法》由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

  • 浅读孙子兵法之谋攻篇(十二)——全胜才是胜

    《孙子兵法》第三篇为“谋攻篇”,所讲重点为谋,其主要意思是,没有谋略的进攻必然是落为下乘的。孙子兵法的智慧就在于此...

  • 孙子兵法与律师思维03——全争于天下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一、全为上,破为下——“求全的思维和哲学思想” 孙子《谋...

  • 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

  • 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谋攻篇(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fi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