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48)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48)

作者: 冰晓雪 | 来源:发表于2024-01-05 08:57 被阅读0次

四十八

家旺找到之前联系的商店,老板不在,接待他的是店里的主管。主管五十岁上下,宽额方脸,皮肤黝黑,蓄着络腮胡子,一米七的个子,身体微胖。这男人不苟言笑,给人凶巴巴的感觉。

“这里不招工,请回吧。”他回答家旺的询问。

家旺解释说:“我和老板谈好了,通知今天来上班。”

“老板昨天出差,出门时没交待。”男人低头没看家旺。

“要么,你打电话确认下?”家旺说。

男人有点不耐烦,但还是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的确是说不招工,因为招满了。

家旺带着失望离开。他走出商店,来到大街,往街道西行百米,拐进一条巷子,然后又行百米,拐进一个胡同,走到一个低矮的旧房前。他上下张望,有一个五十出头的女人走出来询问,她正是房东。房东确认后,将家旺领进一间房间。

“这是你的房间,旁边有厨房、有卫生间。出门往东是菜市场,往南是大街······”房东交待清楚,然后走了。

家旺将行李放下,站在角落打量房间的布置。“真是巧了,和之前的租房十分相似。”家旺自言自语。这间房和之前与王刚合租的房十分相似,也是一个长房间,放着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木椅子、一个小书橱;只是书橱里没有书,不过,因为爱好,他恰巧从好友吴剑波赠送的书籍中精挑细选了几本带过来。家旺立即从行李箱中取出书籍摆进书橱,这样一来,就成了一模一样的卧房兼书房。

家旺找房东交了押金和一个月的房租,工作落空,他需要一个落脚点,以便之后另找工作。入住的下午,家旺吃过泡面,就锁上门蹬着自行车出去了。他骑行在燥热的街道,他感到城里的温度要比农村高,大概高出2到3度,他觉得城里的高楼、车辆、水泥马路不如农村的沟渠、河塘、树木好,他自感呼吸的热烘烘的空气很浑浊。

家旺吃力地蹬着自行车,走在一段的上坡的路,热的或者累的满头大汗。整个下午,他驱车跑了六个商场、四家工厂,但没有收获。这年头经济不景气,招工的信息似乎也绝迹了。

家旺回到住处大汗淋漓,只冲了澡,没吃饭便倒头躺在床上。

他的心情难免不垂丧,这也让他想起之前在工地的生活。水深火热一一他曾用这个词形容。“水深火热······”他再次这样形容,他凝望着天花板,像在思考,又像在发愣。这一晚,他因为疲惫而睡得深沉。

第二天,家旺要出门,被房东刘阿姨碰见并叫住。刘阿姨昨晚来过,但见房内没灯,自行车又停在院子里,便知道休息了,然后走了。

“你要不要进厂做事?”刘阿姨问。家旺起初惊诧,转𣊬一连回答了五个“要”。这无疑是好消息,正当他急切盼望时一语传佳音。

“工厂的活很累,你能不能吃苦?”刘阿姨对家旺不了解,提出疑问。

“能。”家旺自信满满地回答。

刘阿姨斜眼瞧了一会,仍带着怀疑的神情。

“我在工地搬砖扛水泥两年,工厂的活不会更累。”家旺说。

“听到你找工作,向亲戚要了一个名额,你明天去找一个名叫刘大庆的人。”刘阿姨最后赞同,留下这句话便匆匆去了菜市场。

家旺顺利地进入工厂。他的班次是晚班,从晚十二点到凌晨七点。他在报到后,到工厂熟悉环境和自己的岗位。工厂属中型规模,设备齐全,环境整洁。他所在的岗是打磨车间,机械摆放整齐,工人一律穿着工作服,一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他想像自己的晚班,也无异于此,相对白天的工资还会高出一点,他这年龄也完全可以胜任。

家旺回租房后,便与父亲通了电话。他也与杜思思打了电话。给杜思思打电话的那会,杜思思在他家的蔬菜基地上。她转告他说:“家里一切都好,有他的父亲和管理员在,不缺人手。”

挂断电话,家旺的牵绊也消除了,他可以安安心心地做现在的事。

第一个班,家旺十一点起床,十一点十分骑上自行车出发。这辆老旧的自行车,承载他的体重,似乎受重物压迫,“咔嚓”作响。“等条件好了,换辆电动车,骑着轻松,也节省时间,眼下克服这困难,先还上拖欠的债。”家旺对自己说。

去往工厂的路上,有一段路没灯,漆黑一片,他有准备,把带在身上的手电简绑在车把手上,依靠这束光来照亮。

家旺十一点五十到达工厂,到后立即换上工作服进入车间。他最先结识了工友舒克。舒克比他大五岁,性格与工地的好友王刚相似,很友善,乐于助人。他庆幸又遇上一位好友。

舒克不介意停下来手把手地交,在舒克的帮助下,家旺领悟快,一点点了解了机械打磨这项工作的要领。

家旺上手后,扫视整个车间,这里有工人十二名,除一名四十来岁的女性外,都二十出头、五十以内的男性。

第一个晚班很顺利,也很愉悦,既有新鲜感,又有挑战性。他喜欢充满挑战的工作,正合他的年龄,激情四射、阳光奔放。

到早晨下班,家旺邀请舒克吃早饭,但舒克有事,改约了下次。

家旺回来后精神抖擞,没有睡意,他在书橱里拿出半年前看到“二百二十一”页的书,接下去翻看起来。

“书是最好的灵魂伴侣”,他突然有了这样的感悟,“人情有冷暖、生活有悲伤,书中的故事、作者在生活中凝炼出的智慧和思想是鲜美的调味剂,尤如遁入世外桃源,是惊诧和惊喜,是娴静和舒心,是离开时的留恋和向往。

家旺看了一个时辰,让自己睡了一觉。午后,他没有接着睡,而是去办了一件事。他到快递公司取包裹。包裹是好友剑波寄来的,在来县城之前,家旺把消息告诉了最贴心的发小。

剑波给他寄了一双运动鞋、一只表、一支笔和一封信,包装很精致。

相关文章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3)

    (三) 刘家旺在工地上干活,不能再去学校。学校开课三天,因缺学生,就让人带话。给刘家旺带话的是吴剑波,也就是让父母...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4)

    (四) 今早去省城,刘家旺到村主任陈海棠家借三轮车,把父母载到长运站,赶上了最早的一班车。他把父母安排好,给父亲一...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6)

    (六) 护士在赵凤兰干瘦的手臂上做了穿刺,之后静脉通道被打开,药物一点点进入血管。 赵凤兰看到邻床的病人很痛苦,也...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5)

    (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住房供不应求,房价一路攀升。刘家旺所在的工地迎来前所未有的订房...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7)

    续假已结束,工地上打来催促电话,刘家旺告别父母,急匆匆返回。临走时,母亲状态仍差,想要说一句话都困难,但为了生计和...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3)

    陈海棠如约而至,见到了梁书记。梁书记给了口头意见,并打了副镇长黄运良的电话。黄运良接到电话后,决定亲自去一趟刘家村...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2)

    会议开到十点,散会后各自回了住处。村干部周峰遇到疑问,向陈海棠请教,两人再讨论了十分钟。 干部村民都走后,村委会只...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8)

    (八) 一天傍晚,刘家旺收拾东西准备下工,王师傅上门来找。王师傅今年五十六,身体健朗,但爬到五楼也气喘。他扶着栏杆...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4)

    (十四) 刘老柱闲着的几天,就按老伴的吩咐,到园里锄草、捉虫,照看蔬菜。他的菜园在房屋东侧,一垄长条,有十二米长...

  • 那些年的穷苦日子(17)

    (十七) 家旺跟着同事小庄来到一间包厢门口。“叫你的人就在里面⋯⋯”小庄告诉他,随后走了。 家旺抬头看了看门栏,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的穷苦日子(4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fi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