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联盟想法读书
读书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读书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 奶茶Rella_教练 | 来源:发表于2022-03-23 20:38 被阅读0次
    封面

    今天心情指数:9分(又实现一个阶段性胜利)

    “妈妈,这本书里提到的《柳林风声》我看过。”女儿很开心的对我说

    “这本书你翻看觉得怎么样??

    “挺好玩儿的,一个蛤蟆不太愉快,在朋友的推荐下,去看心理医生的故事。居然一个蛤蟆会说话,就挺好玩的呗”

    我女儿对这本书的概括基本就是这本书的主要意思。

    不看《柳林风声》也并不影响看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关联并不大。我被女儿普及了一下《柳林风声》”乡下蛤蟆先生去大城市历险记,被住院,被入狱,可以说是一场城市历险记“,确实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一丢丢这段故事。

    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本想用”疗愈“这个词,却发现其实是一个认知被打开的开始,通俗易懂的小说形式,不觉得是在看一个蛤蟆的故事,而是很有带入感的发现自己成长的一些点滴对现在自己的影响,我觉得像一个疗愈的过程,细思量这只能是一个开启发现的过程,还没到达疗愈的阶段。

    我想将书中看到的几个”小工具“分享一下:

    1- 情绪温度计,就如我每天体会自己的心情指数是一个意思,你可以尝试着感受自己情绪的变化,以及用量化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心情,慢慢的用这种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情绪,而非让情绪管理自己。

    2- 儿童自我状态,书中更多的讲述了童年自己的经历如何左右和影响着现在的自己。所以了解儿童自我状态是个很重要的环节。

    A——蛤蟆总结了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而我会发现我却不理解什么叫深情,难道我是没有这一部分吗?正如蛤蟆觉得他没有愤怒这个部分一样,随着故事的展开发现蛤蟆的愤怒不是表现出来暴发的状态,而是用了其他隐藏的方式来表达的,比如由强到弱的释放形式依次为:叛逆、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退缩。蛤蟆经常用撒泼表现他的愤怒。也正是因为这个表现所以才有了《柳林风声》的故事。所以我觉得自己需要体会和感知自己的深情是什么。

    B——儿童自我状态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然而父母类型中有一种角色经常被很容易扮演出来”挑剔型父母“,看到这我会看到自己的父母是不是这样,好像我的爸爸妈妈是的。然而我也好像继承了他们这个角色,对自己的女儿要求也很高。看到这感觉后背发紧,不想做父母那样的父母,最终还是传承了他们的特点。哈哈,不过我觉得好的地方,是我开始有意识到。适应型儿童会根据父母的状态来调整自己去适应。

    3- 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相对比本我、超我、自我相对好理解,生活中都有需要的地方,依据情境来展示,这是最简单的理解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

    4- 人生坐标:

          我好、你不好(NIGYYSOB游戏,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如挑剔型父母);

          我不好、你好(PLOM游戏,可怜弱小的我);

          我好、你也好;(人生坐标并非静止,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象限的状态是需要行为上不断的调整与保持的过程。要拥有一颗时刻可以觉察的内心)   

          我不好、你也不好。书中重点介绍了前三个象限。

    最后几个朋友都有了自己新的人生规划,也要开启新的生活,正如我们自己一样,也会不断给自己有一些新计划,去实现,去完成,去遇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kh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