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的记忆,大抵是和夏天相关,相比于现在的婉约派吃法,我们幼时可以算是豪放派了,在上世纪90年代,休管那烈日如何炙烤着大地,悠闲的打开前后门,通上风,在近后门口的大厅里铺上一尾芦席,双腿盘踞坐在芦席中间,将西瓜放置在双腿间的缝隙里。抱着对半切的西瓜大勺大勺的吃,那老式的瓷勺勺底偏又比较浅,聪明的孩子进而发明了刨根问底式的挖瓜方法(画面请自行脑补。)。在一顿豪吃之后,终于挺着西瓜一样圆的肚子满意地睡去。
至于其他细节早已模糊,左不过是吃了睡,睡醒了吃这些。吃完的瓜皮一般是不丢的,阔气一点人家的爸爸会做一些西瓜帽这类的小玩具,孩子们也爱玩。穷人家则要把白色的囊刮下来,据说可以入菜。至于滋味如何,我想应该是比较苦吧。
关乎吃瓜的场景,大抵如此,后来在饭桌上偶尔跟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家、银行家之流提及,竟引发共鸣,可见儿时的记忆大抵相同。我不知道在资讯尚不发达的当时,是如何做到全国统一的?
当我跟面前小子津津乐道时,却发现他的小耳朵早就偏向另外一边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70189/cf93579666ca94a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