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风,在路上

作者: 扬弃的诗 | 来源:发表于2021-10-07 15:49 被阅读0次

明天是风,在路上

——读卡尔·桑德保的《风在路上》

《风在路上》/卡尔·桑德保[美国

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我等待过明天

它从不到来。

海岸上被冲洗的沙滩

我们温存地待它,在上面写下

我们的名字。

沙滩消失了,露出来了,

没有明天,没有昨天。

一切在当下。

我听过女高音歌手在大教堂

高声低声吟唱光的颂歌。

我听过孤独的拉手风琴的人

高声低声奏响千变万化。

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明天是风,在路上。

“海岸上被冲洗的沙滩……沙滩消失了,露出来了”“我等待过明天/它从不到来/一切在当下。”

打动我的,其实是“一切在当下”——没有明天、没有昨天,一切在当下。

我一度把“此时、当下”作为博客的介绍文字。

在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里,有一个小辑,名称叫“当下”,并这样说明:是此时,是当下,//是刚过去的瞬间。//是误解。

“是误解”,虽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但也是真切而刻骨的认识。——话一说口,就是误解。

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解释了大半交易行为、现象和结果。经典的二手车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都是误解。

文学上,“他人即地狱”成为了哲学。萨特的这句话本身,以及他后来的说明,也都是误解。

只是,年龄增加,误解经历多了,也就习惯了。

——以上,都是当下,都是刚过去的瞬间。

一切在当下。

少年情怀总是诗——我这样理解:少时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是成为自己的过程,也是诗的过程。

“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阿波罗神庙入口处的神喻,当然是哲学的,也是诗的。

以自己有限的经历而言,认识自己,离不开“一切在当下”的觉醒和意识。

若干的现诗,我们看到的终极的意义,就在于发现、感受,并记录了“当下”。

今天,我反复读的另一诗,牛庆国的《秋日即景》:“东山上娶亲/西山上埋人/山谷里走着赶集的乡亲//这是在秋天/谷物的乳汁  漫过山冈/忽然一杆唢呐  朝天吹响/吹响头顶的几只小鸟/像玻璃刀子  划出今天的暗伤//这是在傍晚/西山是太阳  东山是月亮/一个人坐在场边的碌碡上/抖了抖肩上的那件黑衣裳”

从诗意的呈现来看,第二节结束,“像玻璃刀子  划出今天的暗伤”之后就该画句号。但诗人还是写了第三节,写了“这是在”,并且把第三节写出了顺口溜的感觉,为什么?

我理解,是因为给予诗人诗意的发现,是“一个人坐在场边的碌碡上”的当下。当下的存在感。

没有了存在感,一切就是没有了依存,一切就成了虚无。还能谈什么呢。

有误解的存在,总比不被误解的虚无强。

所以,是“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而明天“明天是风,在路上。”是因为有了当下的立足、立场、立意。

说到这里,真应了梁大侠的“中年心事浓如酒”。只想一醉了。

相关文章

  • 明天是风,在路上

    明天是风,在路上 ——读卡尔·桑德保的《风在路上》 《风在路上》/卡尔·桑德保[美国 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我等待过...

  • 明天在路上

    明天10月4号了,国庆长假过半了。 长假和我没多大关系,本来也打算不回家的,后来想通了,即便现在如此,我就是想我妈...

  • 明天在路上

    现在正值开学之际,恍然属于我们的最后一个寒假已经离去,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总想自己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可人哪个不是...

  • 明天在路上

    如果今天太漫长,那么明天一定在努力赶来的路上。 有的夜晚实在太过漫长,漫长到你以为会有无限种可能。只不过当时间流逝...

  • 风在路上

    那天 风在路上 白茫茫的一片 用结冰的双眼 在天黑之前 读你 一叠叠的落叶里 却未能悟出你的容颜 仰头的树 结满了...

  • 风在路上

    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我等待过明天 它从不到来。 海岸上被冲洗的沙滩 我们温存地待它,在上面写下 我们的名字。 沙滩...

  • 风在路上

    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 我等待过明天 它从不到来。 海岸上被冲洗的沙滩 我们温存地待它,在上面写下 我们的名字。 沙滩...

  • 风在路上,我在左上

    风在路上 我在左上 路边的野花沾染了谁的芬芳 黑夜 我在漫漫守望 回眸 母亲白发颜苍 ...

  • 风在路上,我在风里

    骑单车最喜欢的事情,大概是追夕阳了吧。带着最大的激情,去追赶今天最后那一抹绚烂,之后,你坐在杂草丛生的路边,看一切...

  • 在路上等风来!

    时间匆匆的过去,魔鬼班结束了! 经历了29天的时间,29节课程。一共20篇随笔,29天的签到一一完成了,坚持的过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天是风,在路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lz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