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230984/4cf965a649ca5826.jpg)
做志愿者时认识了Emily,高中生,小个子,略微丰满,脸上透着孩子的稚气,早早的就做了妈妈。高中生妈妈在这里并不奇怪,常常在路边看见十七八的女孩推着婴儿车闲逛。各个社区还设有专门带幼儿园的高中班。朋友给算了个帐,单亲妈妈,无业,可以领政府福利加上孩子出生后的牛奶金,她每月会有一千多加币的收入。如果需要独立居住,政府提供廉价的公寓或者联排别墅,一二百加币一月。由于无业或低收入,还可买到低廉的月票,外加免费享受健身娱乐中心项目。孩子出生后,上幼儿园是政府买单。牙医和眼镜免费,看病拿药也是免费。小学到高中在加拿大是真正的义务教育,无须付钱。如果孩子高中毕业想要读大学,生父需要负担一半。无论结婚与否,生父每月需要支付抚养费三百加币左右,外加关于孩子任何额外产生的账单,都需负担一半,直到孩子18周岁。如果生父没有经济收入,生母可以向法庭提交申请,任何时候生父一旦有进账,新帐旧账一并扣除。生父想赖账没有那么容易,法庭有权直接从雇主给的工资里扣钱。如果拒绝支付费用,会受到相应惩罚,周末被关押在监狱,工作日放出来挣钱。
所以当地人想收养一个当地的孩子非常困难,几乎没有母亲愿意放手自己的孩子。都是银子啊……
Shonna,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的女强人,拿了两个专业的文凭,如今在政府部门里担任经理。家里两个孩子。由于家庭收入高,政府按比例削减了各项补贴。每周需要自掏腰包付两个孩子800加币左右的幼儿园学费。就算一年产假期间可以拿到一半的工资,还得继续养房养车。担任经理的收入早已超过基本纳税的标准,近三分之一需要交税。收入越高纳税越高。
所以身为职业女性的妈妈常常是忙进忙出,而吃福利的妈妈可以逛街、看电视,做美甲,精神饱满漂漂亮亮的去接孩子。
更让Shonna感觉不公平的是,读大学期间,为了挣学费,做两份工还得忙学业。而同班的一个单亲妈妈的所有费用是由国家负担。
两种妈妈真不好说谁穷谁富。
不同的家庭也造就不同的孩子。在吃福利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效仿父母,继续过着吃福利的“悠闲”生活。祖孙三代没工作吃福利的家庭也存在在这个社会里。
国内经常说起仇富心理,在加拿大辛苦工作的人们只能感叹不争气的穷人。而政府似乎并不介意,因为这样一个人群的存在,辅导救助的部门也就相应而生,相应增添了政府的工作职位。
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没有人询问关心他们,开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朋友楞了一下,说,‘那是侵犯人权的’。我就此打住,这个话题太敏感。自由平等嘛,每个人有选择自己怎样生活的权力。
橄榄型的社会,富人理所应当掏钱养穷人。不过政府也提供多种减免税的政策。
另一方面,这些福利政策也保证了社会相对安定。确实也照顾到很大一部分低收入家庭,并不是所有人都甘愿接受救济,谁没有个难过的坎儿。而对年轻单亲妈妈的照顾、教育支持也很是暖心。不至于让她们早早失去再次选择的权利。愿天下的妈妈都能有公平选择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