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送春词》
【唐】刘禹锡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在中晚唐时期,刘禹锡是独树一帜的诗人,其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诗风简捷明快,豪爽俊逸,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白居易评价:“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刘禹锡政治上主张革新,是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永贞革新”失败后,在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中,接连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等职,在外任职二十三年,遍尝艰辛,然而刘禹锡性格刚毅,百折不回,始终斗志昂扬,不甘沉沦,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诸如《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秋词》、《陋室铭》等,睥睨世俗,蔑视权贵,胸襟开阔,骨力雄健,充满了坚毅刚强、睿智豁达的乐观精神。
刘禹锡除了斗志昂扬的诗文外,还有许多对自然、人生、历史感悟的经典诗词,比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竹枝词》、《石头城》等,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
刘禹锡的山水景物诗,往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朴素自然,清新流畅,同时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而且刘禹锡胸襟开阔,视野广大,空旷的空间感和历史的时间感经常交织在一起,诗文含蓄隽永,意蕴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送春词》就是刘禹锡的其中一首景物诗,当是被贬谪时期所作。诗人羁绊他乡,仕宦困顿,孤独寂寥,忧思愁闷,面对暮春季节,百花凋零,不免伤春之情涌上心头。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首联用“昨来”和“今日”表达对时光流失的迅疾,春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光阴如梭,倏忽而过。仿佛昨天才在楼上迎接春天的到来,没想到今天春天就要离去,充满了无奈之情。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颔联采用拟人手法,就连超凡脱俗高雅圣洁的兰花,花期已过,花瓣凋零,残妆萎靡,兰露如泣,似乎不愿意春天离去;而柳树已经长出长长的枝条,随风摆舞,犹如像春天告别。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楚客”本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这里诗人以屈原自喻。“心事”指志向情怀。面对暮春,美人感叹春光流失,容颜变换,而诗人犹如屈原一样,忠心耿耿,却被贬谪他乡,困顿不得志,这么多年来难以施展心中大志,和自己的原意相违。颈联对仗工整,典故运用巧妙,不着痕迹,又妥帖自然,融情于景,抒发心中积郁。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自古以来,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无法更改,面对春天归去,伤春惜春之情万古相同,与其感叹感伤,还不如拼却一醉,消除机巧之心,忘却纷争的世事。
这首《送春词》,描写了暮春景色,借送春之际,表达了对岁月变幻的无奈,同时结合自己的遭遇,颇为感慨,然而同时也表达了是人乐观豁达的心态。景物变换是自然规律,自古如此,人生不得意,却无能为力,有志难伸,与其在这里感叹忧伤,还不如趁着春未归去,和着春色,暂且忘却烦恼,消除机心,在诗酒中排解忧愁吧。
2019/5/2榆木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