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哲思散文
那些“吹牛”的中年人,凭什么能东山再起?

那些“吹牛”的中年人,凭什么能东山再起?

作者: 木子的小确幸 | 来源:发表于2019-08-24 23:08 被阅读0次

    我最近结识了一位工作经验比我丰富20多年的前辈,和所有艰苦创业过的中年人相似,他对曾经的经历侃侃而谈。这是一个创业致富,后来破产,再还债最后东山再起的故事。

    他从烹饪学徒做起,凭借精湛的厨艺渐渐在北京站稳脚跟。随着在业界名气的提升,开始创业办学校。春风得意的中年,他被合伙人欺骗导致破产,北京的房子、车子都卖掉抵债,还欠下几百万。

    后来他一边上班,一边运用多年积累的烹饪经验,做新菜品的技术推广。用3年时间还完欠债后,又加入了靠谱的创业公司,揭开人生新篇章。

    很多励志书里都有这样的个人奋斗史,但是我在饭桌上听啊听,想起在平凡生活中,有的中年人被生活的巨浪打翻后,折腾了好多次依然没能绝地反击。

    生活不易,为什么有人不管经历何种挫折,都可以逆风翻盘?

    腾讯理财通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显示,北上广深整体月薪集中在5000—8000元之间,工作十年月薪过万的不足三成

    这个数据在网上掀起巨大讨论,十年啊!真实的白领收入,这么不华丽?格拉德威尔在《异类》曾提出一万小时定律“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个定律是如此的大名鼎鼎,给人美好的希望,仿佛只要投入1万小时来练习,就会成为大师。但是就按一年工作200天、一天工作8小时来计算,十年的工作时长都快两万小时了。

    这样算的话,工作着的中年人,岂不是都是卓越人士?

    其实,一万小时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一篇论文。格拉德威尔引用出书后一炮而红,埃里克森后来写了一本《刻意练习》,里面驳斥了一万小时理论的武断性。

    如果进行的是天真的练习,也就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不管多久,还是很难提高水平。

    就像我以前看过的一段对话——

    “我有20年的工作经验。

    “现在我才发现,我只有1年的工作经验,只不过重复了20年。

    《刻意练习》指出,要有目的性的练习,才会进步。

    即:

    1. 有明确的目标

    2. 专注的练习

    3. 有反馈: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4.走出舒适区: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这看起来要辛苦很多,但是如果你做一件重复的事超过一万小时,只会有一个神奇的结果——这一万小时从你的人生中消失不见。

    今年我开了个人公众号以后,想分享些自己真诚喜欢的东西,比如书。可是每当我想推荐哪一本,“吹爆这本书”,“这是什么神仙好书”等烂俗的网络流行句,就会不自觉地占据大脑。

    面对喜欢的事物,只会文盲一样的表达喜爱,这种感受你可曾有过。尤其是,我从2014年就开始接触公众号,前后给6个号写过文章,这让我对自己很失望。

    缺乏刻意练习,我积累四年依然不能妙笔生花。后来,我看了拆书帮讲解读书类稿件的写作方法,终于可以梳理出思路。

    在你看到有些人的作品/履历,内心仿佛被子弹击中。他是天才吗,怎么会如此优秀?我看文案天后李欣频的作品时,就有这种感觉。

    她在19岁的时候,就以一篇《阅读者的群像》,应征了当时的台北诚品书店。从此成为了诚品书店20多年的御用文案,后来被誉为“华语世界文案天后”。

    海明威阅读海,发现生命是一条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

    梵高阅读麦田,发现艺术躲在太阳的背后乘凉。

    弗洛伊德阅读梦,发现一条直达潜意识的秘密通道。

    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

    加缪阅读卡夫卡,发现真理已经被讲完一半。

    ——《阅读者的群像》

    这些文字,是上帝握着她的手写出的吧。后来,我慕名听了李欣频的文案课程,意识到天赋异禀的背后是刻意练习。

    为了让文案能够启蒙、改变他人,李欣频会将书中关于行为、情绪、心理等的描写,都打标签记下来;为了让文字更具画面感,她积累包含颜色的美丽语句;为了让文案简短而又击中人心,她给看过的电影再取5个名字,如果这些对朋友都没有吸引力,就再取5个,反复练习……

    感受下她写出的文案标题——

    *诚品旧书拍卖会 :过期的旧书,不过期的求知欲

    *云门舞集公演:失忆招领

    *诚品商场中秋节特卖:地球越来越需要一个可以投奔的地方

    *周生生:我把我们不再一起的305天,买回来

    如果能够像李欣频这样长期积累,纵然不能当圈内大神、实现财务自由,至少也能达到小康的水平吧。

    之前在微博看到,当代青年的四大错觉,内容过于真实。

    想唱一首毛不易的《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变有钱 我变有钱,然后故作谦虚的说金钱不是一切。

    那一天看起来还很远,更何况人生起伏难测。我想起那些有吹牛资格的中年人,都拥有过硬的技能和想法,这是破产也不会离开的财富,所以他们可以让事业焕发新的春天。

    《刻意练习》里教了一个方法,看到优秀的人,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再学习他们的方法。如果没有老师的有效指导,就牢牢记住三个F: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

    我希望可以永远年轻,不经受世事磨难。但这绝无可能,要学着成为不动声色的大人,能抵御风险。从此刻开始,鼓励自己刻意练习,做经得起磨难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吹牛”的中年人,凭什么能东山再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yc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