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经作者授权转载。
转载声明如下:
作者:漫行漫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
文章链接:去魏征家
访魏征故居雨后的魏征故居静悄悄的。
要不是闯进我们这一帮人,也许还会静下去。
我们说是来采风的,从魏征公园集合后,踏着雨水,途步走来的。
首先看到的是玄成湖,水不多,但清的见底,也有的地方直接就露出湖底。湖对面远远的塑像是唐太宗、房玄龄、魏征三君臣坐着喝茶。魏征似乎在说载舟覆舟的事,望着湖里的水,尽管水上无舟,有的只是君臣及身后大树的倒影,依然言之切切。房玄龄就识趣得多,见太宗面露不悦,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于是,君臣都沉默了。我们在湖边有照着相的,有跳毽子的,有随意走走的,就成了湖那过君臣眼里的风景。
访魏征故居湖的西北有个土堆,不禁想起第一次来到这里。那是跨世纪钟声响起不久,陪电视台摄像记者采访。这里还是一片沙岗,遍地半人高的杂草,一些自生自长的杨树、槐树和枣树,还有一些人们拉土形成的两三米深的沙坑。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拉土时发现了一些古砖,为这里是魏征故居提供了实物佐证,有人便在这里立了块遗址保护的石碑。我们没有找到石碑,却被一位老人和他的十几只在沙丘里吃草的羊进入镜头,就有了一种古今对话的意境。
土堆的东边就是故居了。尽管来过多次,却仍然一样的神圣。故居的大门处于中轴线上,不同于普通民居大门开在院子的东南角或西南角,而与衙门或庙宇的门,或据说有的王府大门一样。故居的影壁也不同于普通民居的影壁。民居影壁是一侧连着院墙,一侧是通道,故居的影壁两侧都是通道。故居的影壁是幅紫铜浮雕作品,据说是后世皇帝康熙手书的“福”字,是多子多财的福,又据说与某王府的影壁一样。故居的正房与民居一致,一明两暗,中间为堂屋,两侧为卧房,还盘有土炕。只是堂屋待客的地方,摆上了捐钱用的功德箱和磕头用的铺团。后花园的门锁着进不去,不过还能看到远比一般人家大得多的碾子,有人说是达官贵人家,甚至是王府用的。想想魏征葬在昭陵附近,享受亲王待遇,加上后世对魏征的景仰,故居里找到王府庙宇的影子也是以史为鉴,从善如流。
故居旁有个梨园。传说“魏母患了严重的咳嗽病,却不肯服药,久治不愈,病情日重。正无可奈何时,魏征忽然想起其母爱吃梨,便投其所好,买来许多鸭梨,将治咳草药研磨成粉,与梨、冰糖共煮成膏,其母吃后非常欢喜,膏未食尽,病已痊愈。”
故居的旁的梨果熟了,也会被人制作成梨膏,只是村里已找不到魏氏后人。据说是获罪皇家,逃难到了南方。魏征公园和故居修成后,不时会有魏氏后人前来。
魏征公园有座魏征立像,面向西南,似乎是注视着三里之外的故乡,对身后的公园,无暇回头看看。魏征故居也有座魏征立像,面向正南,怕是要寻找逃难到千万里之外的后世子孙,对身后的故居,也是无暇回头看看。
访魏征故居附录~百度百科这样介绍魏征: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1][2][3][4]。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悲痛的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