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词是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分类学的知识卡片首先花一分钟科普一下,何为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目标分层学是美国教育心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在芝加哥大学所提出的分类法,他把教育者的教学目标分类,以便更有效的达成各个目标。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最终目标,是要鼓励教学者对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都要达到,以达至整全的教育。
01.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02.情感领域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等级。
03.动作技能领域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分为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等级。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完以上介绍依旧是蒙圈的。接下来,我们围绕教学设计来费曼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实际应用。
分解具体的教学目标
从学习金字塔,我们会发现:单纯的聆听听讲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的传播,我们需要加大知识的沉淀与 实际运用,以便让学员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未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定是注重“分析”“综合”“评价”的高级认知领域。
具体操作层面,我们可以把一堂课中需要传达的知识点与教学目标,在【认知维度-知识维度】的二维表格中落实下去,并且在各个板块之间注意比例分配,适应不同学员的接受。
认知维度-知识维度二维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与不同的人参与同一个课程,或者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参与同一个课程,他的学习重点以及学习目标都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完全忽略学员的需求,一味单向传授知识,就变成了自嗨模式,并不能帮学员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会看到现在很多课程,都会有一个课程前的调查问卷,甚至线下课程开课前,主讲导师也会大致了解学员的学习动机,及时调整讲授的重点方向。所以,才会有即使有同一讲师同一课件讲出不同风格和不同气氛的N堂课程的现象,其实这个不仅考验我们将是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根据学员的问题饭盒搭配不同的菜,还考验我们综合表达能力。
这是一个综合提升能力的过程。
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一次次的体验,如何让学员感受体会到自己的改变以及收获感提升,这个可视化的维度越来越被讲师们重视了。也就是说,如何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把【学到】到【做到】的这个事情落实下去,讲师不能一味抛书袋,还需要带领学员们【做到】,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就不仅仅讲师自己的基本功扎实,还考验课程如何落地以及执行度如何提升的问题。
从另外一个维度去看,每一次的讲学,根据学员的反馈以及教学效果,不断优化课程的内容以及课程工具化设计,让学员在【实操】过程中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不断开发其潜在需求。
当我们综合去看【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时候,不仅对于教学者/课程设计本身有帮助,在教育辅导/讨论分析角度也是能帮助我们进行思维开发,思维培养。所以,你也不妨深入了解一下并且实际一下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