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小猴子在下山回家的途中,路过玉米地,先摘了两个大玉米,后来又看到桃树林,就丢下玉米去摘了一个大鲜桃。之后又路过一片西瓜地,于是丢下鲜桃去摘了一个大西瓜。正当它高高兴兴抱着大西瓜回家时,又看到一只野兔,毫不犹豫的扔下西瓜去追野兔。野兔跑得很快,小猴子怎么也追不上。到最后,天黑了,野兔也没抓到,小猴子只好两手空空回家了,什么也没有得到。
故事里的那只猴子永远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物上,所以到最后一无所获。它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做事情一定不能三心二意,要有始有终。但现如今,我们读书的过程中,却一直在重复的犯着故事里那只猴子犯的错误。不断的丢下西瓜、去捡芝麻,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快速阅读=浅阅读读书是一个需要耗费极大精力的活动,人们用各种方法去学习怎样阅读一本书,在网上找各种攻略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效率。最后你可能练就了一项快速阅读的绝活,一个小时可以读完一本书。但这种浅阅读只是让你蒲囵吞枣走马观花的扫了一眼书中的内容,不会有半点收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许多人都有着买书的习惯,我也不例外。在买书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犯下一些本能的错误。
精致的封面,引人入胜的标题,行业大佬的推荐语,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拿起一本书来阅读。在这个营销盛行的年代,我们都深深的中了“标题党”的毒。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你可能只是因为看到了书皮封面上一位牛人写的推荐语,就会毫不犹豫的掏钱买下这本书,而根本不去考虑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唯“用”是“读”,也是人们在读书时经常犯的毛病。病急乱投医,是人的通病。你的写作能力很差需要提升,于是找来了一大堆标题写着教你如何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书来看。又或者你正在创业,所以找来了马云传、王健林传想要研究个通透。
人们做事情总想去寻找一些捷径,于是就找来那些自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书来读。可到头来发现书读了不少,但见识却没有增长多少。所以不要让书标题中那些“快速”、“成功”的词语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解决的方法应该是各种类型的书籍都去广泛涉猎。可能像《三字经》《论语》《百年孤独》这类书籍,其实可以让你收获更多。
读书的意义不在于功利,而在于增加一个人视野的广度和生命的厚度。
所以既然读书,我们就要真正的用心去读,但有多少人买完书后,翻看不到两天就随手一扔不再理会。买书不读,囤书在家是很多人的陋习。你可能经常会逛书店,也可能习惯用kindle去阅读。一年到头,书柜里堆了不少书,kindle里也下载了上百本电子书,但真正能够从头到尾读过一遍的书确寥寥无几。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跟朋友聊天时可以义正言辞的吹嘘,自己一年读了五十本书,嗯,这样说,真的显得自己很积极上进,但事实是怎样自己心里很清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中的道理有千万,前人的经验也有很多,许多道理和经验我们都可以从书中轻易获得。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无法被复制,但为何我们懂得那么多知识和学习了那么多方法,却还是无法取得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败给了“行动”二字。
做一个能够“持续做事”的人,会见证行动的力量你可能脑袋里有着各种奇思妙想,头头是道的分析着中国的经济形势,规划着宏伟的商业蓝图,对现实有着种种的批判和不满,也相信自己可以大展身手一举成名。但所有的这些都仅仅的停留在纸上和空谈,自己压根就没有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径去改变和行动,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
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时常会感觉到困惑,为何自己已经很用功了,但却老是不长进,常常落在别人后面。是不是自己天分不够,还是读书的方法需要改进呢?每个人的天分本来就不同,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如果能够掌握好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来学习,必能事半功倍。
说到学习的方法,其实古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要“心到、眼到、口到”,并且要实实在在的做到。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肯用心思考,肯用眼睛专注于书中的文字,肯用口清楚地念出字音来。
无论读哪一本书,一定要从头到尾按顺序看过一遍,。正在读这一段时,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没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部就班的读完。如果读一本书只是随意的翻阅几页,摘录几段,对于整本书的精义,就会茫茫然不知其所指了。
清朝的曾国藩先生读书有一个习惯,所谓“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书桌上只摆一本现在要读的书,则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本书上。有很多人,书桌上书柜里摆满了要读的书,这本读了几页,又翻翻那一本,那本看了几章,又换另一本。一段时间下来,每一本都翻过了,好像摆地摊一样,通通摊在眼前,结果一本都没有读完。古今善于读书之人,正是把握住“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的读书原则。
读书时,要有规划,读一本书或者学习一门课程,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不能因为时间有富裕,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一般人常犯“紧为限,宽用功”的毛病,把功课排的密密麻麻,无法专心用功,又怀着应付的心态,因循拖延最后草草交代,没有半点收获。
所以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紧为限,宽用功”的原则,一旦有了规划,就立即全力以赴,不再拖延等待。遇到滞塞难懂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会豁然开朗。“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
“心有疑,遂札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我们在读书时经常会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当经过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应当用笔把问题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提醒自己反复思考,另一方面可以很明确的向人提出问题。前人常用这种方法学习,所以学问扎实而不肤浅,值得我们效法。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被海量的信息淹没,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了一种更为稀缺的东西。所以很多老生常谈的方法会被人们习惯性的忽略,如果当你读书没有成效时,不如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误区,试试这些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吧。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在读书时常犯的错误:
1.深中“标题党”的毒。
2.唯“用”是“读”,功利话读书,阅读面狭窄。
3.盲目追求快速阅读。
4.学而不思,读过就忘。
5.纸上谈兵,缺乏行动。
6.读书没有目标,不善总结。
7.买书不读。
解决读书困境的方法总结如下:
1.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读书要做到“桌不可多书,心不可无书”。
3.方读此处,勿慕彼处,此处未终,彼处勿起。
4.“宽为限,紧用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5.心有疑问,立即札记,反复思考,求问确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