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萌宠想法散文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作者: 陈尘辰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21:59 被阅读0次

  课本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相信大家都学过,它出自《庄子.外篇》,《秋水》篇,初学的时候甚是难懂,现在似乎能看清楚背后的意思。

原文译说:

  庄子和朋友惠子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桥上交谈。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你才问我哪里知道的。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惠子被辨的哑口无言,话题就此打住,不然课本上需要背诵全文的内容还会更多。

  看完庄子与惠子之间的对话,俩人看似在讨论鱼,实际上是一场辩论,最后庄子辨赢。

  他们辨的真的是鱼吗?在我看来,这场辩论辨的是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

  庄子通过为人的第三视角来判断河中游的鱼是快乐的,鱼自己本身快不快乐,其实无人得知,只有它自己知道,所以惠子才会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他站在鱼的第一视角来反问。

  好比如,有个带耳钉,染头发的高中男生,当你看到这个男生,可能会觉得他举止轻浮,那只是用你的第三视角来判断的,这个判断是由你的主观意识来定的,可未必是事实。说不定,他只是好打扮,而性格很认真呢。

  发现没有,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判断准确,而想要做到判断准确,必须了解事实。

  可为什么庄子辨赢了呢?从逻辑上看,惠子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上风。因为庄子在强词夺理;如果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上风。因为庄子说了后,以至于让惠子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

  两人相当于现在的文科生,理科生,庄子在文,惠子在理。

  前者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移情同感的作用。

  后者好辨,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相关文章

  • 有乐便足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子非鱼,吾非子,鱼之乐鱼知,子之乐子知! 吾之乐鱼之乐,鱼之乐吾...

  • 33、质子会衰变吗?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自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

  • 100岁月初酒

    春夏秋冬,岁月如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秋收冬藏,万里冰封,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美酒淳香,岁月积淀,子非鱼,安知鱼...

  • 余与鱼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余,安知余之哀。

  •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鱼说,子非我,安知我之乐。 ...

  • 子非鱼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 2017-06-13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早安

  • 名言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 《花下游锦》水彩画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 水,梨花,锦鲤,你觉得鱼快乐吗?

  • 子·鱼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知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of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