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园之碑

作者: 金海山 | 来源:发表于2017-12-24 10:30 被阅读979次

冬至时日的阳光透过红彤彤的梧桐树叶,柔柔的暖,静静的空阔,就像慈祥老人眺望大地的神情。

韪存兄独自一人来上海,去祭扫他的父亲,问我去否?我欣然同往,因为这是一位令所有活着的人都值得敬重的父亲!

他父亲安眠在滨海古园。

这是上海首家国营公墓,开辟于1985年早春,位于杭州湾北岸的奉贤区五四农场内,在辽阔的大海边。

海风轻拂,东来的紫气在绿盈盈的墓地弥散。

“爸,舟山的老乡来看你了!”韪存兄拎着一只烧纸钱的铁皮桶,站在父亲的坟头喊了一声。我点了三支清香,向他父亲鞠躬献敬。

他父亲的墓碑是一块白色的大理石,上面刻着原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的“人民英雄韩延智纪念碑”,墓域上覆盖着一面用红色花岗岩雕制的“八一”军旗。这个掩隐在松柏之中,不过五平方米的墓地,虽然显得简约,甚至有点朴素,但感觉十分厚重。

韪存兄悄悄告诉我:“政府给他父亲的墓地要比现在大一倍多,母亲说,不要那么大,只要放得下他一生换来的那块碑石和骨灰盒,就够了”

他父亲是山东即墨人,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之家,1947年年拿起枪杆子后,穿行于枪林弹雨之中,不知打过多少仗,可为戎马一生。在济南战役中,他仅用一班人马,活捉了300多个敌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一夜跑了120多华里打了23仗战斗,提前一个多小时炸掉敌军占领的大桥,真是神话般的战斗力!

我静静地看着墓碑上同样用白色大理石雕作的一只钢盔,仿佛听到无数颗呼啸的子弹在钢盔上发出的叮铛之音。

韩延智是幸运的,他没有在战场上倒下。他从朝鲜战场凯旋归来后,就去守护东海前哨舟山群岛,跟我成为老乡,让我也沾了一点英雄的光。他也是中国军史上唯一一位活着的时候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塑像的人民英雄!

在冬至的晨光中,拎着一只大铁皮桶的韪存兄的形象也高大起来。这个英雄父亲唯一的儿子,没有在父亲的光环下发家致富,人们也看不到他“红二代”招摇的影子。有一回,我在他飘着墨香的惠风合畅工作室吃葱油拌面,韪存低着头,刷刷刷地自己给自己剃头,很熟练地刨出一个地道的“小平头”来。他似乎继承了父亲一生胸怀磊落的基因,凭着自己的才智,默默而又踏实地生活在这个经济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中。

在英雄父亲墓地的右侧,齐刷刷地排列着11位烈士的墓域。它们平放于翠翠的草坪上,仅小方凳大小,上面仅刻着名字以及一幅青春岁月的头像。

他们是一批知青。二男九女。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来自皖南山区百年未见的特大洪水,扑向上海黄山茶场。这四连的11位知青为了抢救一根集体财产的木头,与洪水激浪展开英勇搏斗,最后全部牺牲 ......我想,这是一群毛泽东光辉思想照耀下成长起来的时代青年,生活在经济浪潮中的当代青年,似乎很难去理解他们的英雄行为。

祭扫了父亲,韪存兄就带我去游历这片装载了很多故事的墓地。

很大的一片墓地,足有2000多亩,简直是一个庞大的城市。我们沿着浓荫密布的大道往前走。韪存用粗壮的手指牵引着我的视线,东瞧西望。

蓦地,望见了一个高大宽阔的墓域,占地几乎可以造一栋别墅。其墓碑似乎也高过英烈苑“浩气长存”的碑墙。一看,就不难辨出是个富豪人家的墓地。

在这个地球上最宁静的城市里,画了句号的人们,凝固了不同形态的景象,所释出的精神也大不同。有的就在树根处立了一块小小的牌,守着一棵树,听着树上鸟的歌唱。有的就躺在一丛花草下面,吻着泥土的芬芳。有的就“筑”在了一堵墙上,守着蜂巢一样的窝。有的是一块顽石,蹲在路边,静观过往的行人。有的扑入大海,畅游在汪洋之中......那些信教的,就像是微信群,聚在一处,依然在做着礼拜,在风中唱赞美诗。

名人的墓地,自然是这个城市最有文化气息的部落。一尊尊神态各异的雕像,一句句颇值得品味的墓志铭,构成了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这个部落里,不乏有钱伟长,徐悲鸿,赵丹,巴金,赵朴初,钱君匋,冰心,丁玲,白杨等等大师级的人物。

最为普通的是那些寻常人家的墓地。他们规规矩矩地排列在一起,似乎没有等级之差,一片连着一片,绵延不绝,就像生活在随处可见的小区里。当然也有一些“三无游民”,他们没有名字,只在一堵墙上留下一个墓域的编号。

一片静悄悄的墓地,竟也是一个社会,一个世界。忽然觉得墓地是一部书,一部由盖棺定论的人们用一生的经历写的百科全书,它比现实中的书来得更为真实。年轻的后人经常去逛逛墓地,读读这部好书,会得到很多的人生启迪!

人,有千万条路可走,但有一条是必经之路。

它告诉人们:路,该怎样行走。

                        (看客如喜欢这篇文章,请别忘了打赏,支持文创事业发展!谢谢!)

相关文章

  • 古园之碑

    冬至时日的阳光透过红彤彤的梧桐树叶,柔柔的暖,静静的空阔,就像慈祥老人眺望大地的神情。 韪存兄独自一人来上海,去祭...

  • 寿丘园小记

    寿丘园,位于曲阜城东五里,旧县村之东;园南面,有仿宋门一座。占地约三十七亩。园内有泉池,池之东西,各耸古碑一座。碑...

  • 古碑

    采最好青石 精心磨去棱角 用颜筋柳骨 铭刻逝去的荣耀 你挺立于天地之间 任后人凭吊 用坚硬的骨 去对抗光阴的刀 日...

  • 古碑

    雷声,是它的脉搏。 夜空青灰,繁星皆匿。 火焰在高山上,在大海里跳动。 颤抖吧。跪拜吧。 流离,是要你们见证, 新...

  • 古碑

    这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雪雨,才会斑驳若是。 就像一个人的内心, 要经过多少爱恨情仇, 才能成熟。

  • 古碑

    昨日的田头考古,简诗作记。 溉洞古驿道, 桥头有石碑。 距今百多年, 禁制同治题。 上谕诫村民, 奖罚条文细。 村...

  • 朱先生:书斋之外

    “书斋之外,是一片大平原。在夜里,周树人正躲避在绍兴会馆抄写古碑。那些古碑,已经腐烂了。古碑,拓本上的文字,已经腐...

  • 清代隶书学五家

    清代隶书名家辈出,书林盛世,唯隶最尊。早期有傅山,贬帖扬碑,开清隶创新之先河;郑簠,遍临古碑,参以行草笔法...

  • 汉书可下酒

    濯堂临古一一《礼噐碑》和《张迁碑》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

  • 清代隶书五大家

    清代隶书名家辈出,书林盛世,唯隶最尊。早期有傅山,贬帖扬碑,开清隶创新之先河;郑簠,遍临古碑,参以行草笔法,为清隶...

网友评论

  • 小墉正:致敬军人先烈!:pray:
  • c704320588b1:很遗憾,时隔四十五年后的今天才得知有关韩副团长的消息,而且得知老首长已经离开我们十三年了。我是70年的南京兵,那年的五月,我被调到团警卫班,便开始时不时的在首长的身边工作了。与首长在一起的时候,韩副团长待我们警卫员很亲切、关心,爱兵如子,但也不失威严。我退伍已四十五年了,回想当年在首长身边工作的点滴,好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出现的脑海中!
  • c5b59bd98a2c: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9187df5c1cfb:“一片静悄悄的墓地,竟也是一个社会,一个世界。忽然觉得墓地是一部书,一部由盖棺定论的人们用一生的经历写的百科全书,它比现实中的书来得更为真实。年轻的后人经常去逛逛墓地,读读这部好书,会得到很多的人生启迪!”
    很深刻!好建议,但谁又有勇气有胆量去墓地受教育呐……
  • 43eb7df32478:致敬先辈,可谓戎马一生。
  • f3422aec5f41:脊梁骨总是直的,英雄气概!
  • 光头教练:老爷子我们怀念您!

本文标题:古园之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wc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