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概念极多,一不留神就出现新词语,加之很多都是翻译过来的,常使人迷糊而不知所云。佛学的流派极多,经论也特别丰富,要想条分缕析的结构化所有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自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借助牟先生的阐述,再进一步俗化,摘出其中的核心概念(也是自以为的),算作对佛家要旨的把握。
智的直觉
这个概念来自于康德,他认为人能借助时间空间和范畴把握现象,但不能理解物自身。中国哲学就不这么看,仁心、道心、佛心都可以理解行为之源头,坐卧行走,嬉笑怒骂,莫不有因,莫不是从心而发,怎么能说对行动(也是物自身)没有知觉没有领悟呢?以此心观物,物自在其自己,怎么能说对自然物没有知觉领悟?正如程颢所言:“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不就是物之在其自己吗?这类感觉就是智的直觉,为什么非得说只有上帝才有这种觉知?
一心开二门
正是有了智的直觉,才可以说有真常心,即真实不虚,恒常不变之心,也称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为什么人有此心?因为这是先验的,正如理性是先验的存在一样。
有此心,才能保证“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真常心,开出清净法,万物皆是物之在其自己,顺着内蕴的真常心而成佛。
与此同时,人是感性的存在,真常心寄托在肉体中,容易随躯壳起念,所以就有了染污法,开出生灭门。这其中包含着识心,由此开出科学知识,即对现象的认识。
如来藏直接生起清净法,即名之为“生因”。但是对着有漏生灭法则非“生因”,亦非“了因”,而是“凭依因”。也就是说,生灭染污法只是凭依如来藏起现,并非从清净的如来藏直接生起。(《中国哲学十九讲》)
一心开二门,这种理论架构强调了佛教的根本追求,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同时也解释了现实中的染污法之产生原因,这也就合理的解释了世界。
非分解说
面对概念等进行解说称为分解说,也就是详细准确的解释概念的内涵。佛家认为所有这种细致的解说都是在努力展示事物的特点,但这种解说总是有限的,不能涵盖事物的所有特征,只能理解其大概,亦称“权说”,魏晋时期的“言荃”之论也指向此意。
非分解说则避开这种方式,“般若非般若,是之谓般若”,这样的说法似乎在说什么,但又什么也没说,而是一种整体性精神性的领悟。《般若经》就是这样一部经典,有系统却无系统相,无所说,也无所建立,但保住了万法的存在。
佛曾说过:“说法四十九年,而无一法可说”,前者是分别说大小乘诸经典,而后者则指般若之融通淘汰、荡相遣执,就是非分别说。
圆教
“凡能启发人之理性,使人运用其理性从事道德实践,或解脱实践,或纯净化或圣洁化其生命之实践,以达致最高的理想之境者为教。”(《圆善论》)佛家追求教的圆满性,其中的圆有两个意义,一指般若的圆通无碍。一指华严宗所说的圆满无尽,主伴俱足。
这两个面向都需要用非分别说的方式,否则就不是圆。
般若的价值前面说了,般若波罗密可以成就一切法,不论是忍辱、布施、持戒、精进或禅定。般若活智破除执着、迷惑。
般若成就理之通,强调横向的万法皆通佛。华严宗则强调法(物)之圆满,自蕴佛性,纵向的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之可行性。
华严宗虽然提出圆满无尽、主伴俱足,但它讲“缘理断九”,也就是缘清净心之理断离九法界,不能即染成佛,而且这些法要随缘起现一切法,若无缘起则不现法,此为性起而非性具。如是说来,这只是一种高妙境界,而未言明达致此境之必然。故仍是权教。
华严宗之此境颇似唯识宗,唯识宗的问题在于只能通过后天修习佛法,达不至“无漏种”则不能成佛,这就只能靠机缘,而无法确定,这就不是圆满。
到法华经及其经论,则说出“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非分解说的话语。烦恼与生死即是“无明”,菩提与涅槃即是“法性”,即法之性,佛法何性?自然是无自性,性空。而无明之流转亦无住、无本,亦是空。如是说来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即”又何意?“法性”“无明”只能是同体,依而复即。
当无明与法性同体相即时,方能显“佛之本怀”,才能保证即九法界成佛,不但声闻、缘觉、菩萨三圣能成佛,阿修罗、人、天能成佛,甚至地狱、饿鬼、畜牲也能成佛;另外,只要开权显实,悟得无明法性,法性无明,则一低头或一举手都可成佛,此所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这才能保住“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佛教至此,方可称为圆教。
圆善
圆善之善指向“福”。这指向人的存在,此存在既包含生存的幸福,也含蕴着生存的意义。这历来是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斯多葛学派强调有德即是有福,这与儒家的思想相近,孟子说“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中庸》讲“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汉儒董仲舒则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些说法境界很高,但回避了幸福问题,毕竟干枯而生机不足。伊壁鸠鲁学派则以快乐或者说幸福本身为存在之价值。这两者把德福关系变成分析关系,即强调一头即可代表对方。
康德则认为德福应该是综合关系,也就是说德是德,福是福,二者不能互相替代。这听起来有道理,似乎也更接地气,但康德的解决策略没能接地气,他开出了道德的神学,也就是最终的福报由上帝给予。这让活在此世的人,颇觉无望。佛家似乎也有谈轮回的,此世行善,即使不得福报,来世必得。但站在学问的角度,这只能是戏论,而非真正的学问。
真正的佛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先圆教,当开权显实时,万法皆可成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可成佛,往回说,成佛前的存在,无明即法性,德之存在即是福。在圆教下,德福关系既不是综合的,也不是分析的,而是同体相依复即(也可以说成是分析的,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互为分析,这就与前面提到的只能由一方分析出另一方不同了)。
如是,圆善亦成。
一心开二门安顿了佛家体系;圆善与圆教,指明了生命的方向。
(2018年中哲讨论随想之七)(20190104)
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