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马克·克洛普利,浅谈他的3个释放压力的方法。分别是转换心态、培养习惯和理顺思路。
一、转换心态
作者提出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思考的内容从“为什么”改成“如何做”。由于总想“为什么”会不自觉地产生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一旦产生,更会影响对当前现状的客观判断,所以改成“如何做”不光能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更能做出转向下一步的动作……
二、培养习惯
面对工作压力,我们需要一种理清什么时候才是放松的、与工作无关的状态,这就需要培养具有仪式感的习惯,每当做它们时,就能暗示自己,此刻与工作压力无关,这是自己的free time……
三、理顺思路
作者面对纠结状态时的四步法很不错:
1、列出当前困扰自己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遇到困扰时,太发散思维了,才会越想脑子越乱,此时最需要的首先是聚焦,把它浓缩成一个焦点列出来……
2、明确当前自己的感受
有困扰的想法带给自己的感受多半也是负面的,想去除它,也要先明确它是什么?
3、逆向思考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很多时候我们想不开的并不是我们想不到的,只是相反的方向一般是自己不愿意去想的,甚至不愿意相信它会成真的,但当压力已经压到自己身上时,把它推开需要的是什么?是重新逆向定义现在困扰自己的问题,坏的就会变成好的,想多了的就会明白是多想了的,想开了压力也就小了多一半了……
4、采取行动
压力就算想开了也不能凭空解决,所以最后一步就是要行动起来,解决它,一个已经想通了的压力,解决起来也就不会太难了……
举我个人的例子,我属于长期承受过度压力的人群,所以培养了很多种仪式感的习惯,比如压力大时,会听歌、看电影、刷微信帖子,不那么功利地看闲书,上半个小时闹钟睡一会儿觉。经过多年压力大的经验告诉我,压力特别大的感受也不会充斥在一天的24小时里,自己想它的时间越短,它也许依然客观存在,但也不会一直影响自己的主观生活和情绪的。
最后谈一下压力就算真的消失不了,能怎么样?有句老话说:时间会抹去一切伤痕,我想说就算伤痕留下了,也没必要主动替它刷存在感,就像身上留个疤痕很正常,但要是自己拿把小刀又绕着那道疤划上一圈儿,提醒自己“这原来有道疤哎”,那就是自己的不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