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诗文
五01
有钱就一定幸福吗?不见得!
但凡聪明人都懂得,有钱只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基础,真正的幸福源自圆融平衡的人生,这才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方向。
理财同样如此。
单一投资工具或某款产品上的获利只代表过往某一时间段内的战绩,它只说明实现了一次成功的交易。
记住,是交易,从初始买入到完成卖出为止。
而我们所说的理财,是要在“理”清风险的基础上,做好“财”务的规划与分配,也就是资产配置。
通俗点儿,就是根据你个人或家庭一段时间内的生活目标,及所处人生阶段的刚性需求,对所拥有的资产及可配置的资金进行合理安置与投资。
可能很多人一提到资产配置,便会出现下述两种心态。
一种认为资产配置这件事是说给有钱人的,手底下刚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没啥存款的屌丝,距离做这件事还很遥远。
相比之下,另一种人则觉得,不论用来理财的钱有多少,都应该严格按照不同年龄段家庭所推荐的资产配置标准比例执行。譬如我们最为熟悉的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很多人在实务操作中近乎苛刻地坚守“1234”的配置比例。殊不知,资产配置仅仅提供的是方向与思路。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收入不高存款有限的年轻人始终觉得自己的资产根本无法配置的原因所在。比如公司新来的员工,月收入3000元,若严格按照配置比例执行,10%“要花的钱”相当于300元,可这连一周的房租钱都不够。显然,对于这部分年轻人来说,树立资产配置意识、有效开源才是当下亟待做的事。
图谱告诉你的是思路02
身边很多人都在讲:我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
于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不顾一切甚至铤而走险,只为赚更多的钱。在这些人的观念中,“赚足够多的钱=财务自由”,而事实上,一旦停下工作便会面临收入迅速缩水。显然,财务自由除了努力工作主动开源外,关键是要增加“被动收入”的权重,以达到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说白了,就是你所拥有的各类资产所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你的日常开支。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的月开支是6000元,而其每月的理财收益所得加之版税等这些无需劳心劳力干活所挣来的“被动收入”为7000元,那么,这种状态便是财务自由。
很明显,“被动收入”在实现财务自由的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被动收入”包括什么?我个人认为,可将之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财所得,一类是长时间劳动或积累所产生的增值收益或附加收益。
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你把钱存银行,每个月的存款利息事实上就属于“被动收入”范畴,只是过于微薄,甚至无法抵御通胀对本金的侵蚀。而实际上,理财所得的“被动收入”是综合配置的结果,譬如出租房屋的租金+长期持有绩优股通过分红或长期增值获利+指数型基金的持有+股权投资收益等等。
相较之下,你曾经努力创作的小说、剧本,甚至苦心经营起来的自媒体,在获得市场及目标读者群的广泛认可后,所获得的版税收入、广告收入、内容分成等等,同样属于“被动收入”。
除此之外,可能还会存在遗产继承、彩票中奖等完全凭借运气的“不劳而获”所得,由于发生概率不具备普遍性,暂不列入“被动收入”范畴。
换句话说,任何“被动收入”的前提,都是要先创造“主动收入”。而创造“主动收入”的过程也是不断付出与积累的过程,即趁着年轻付出劳动、时间、青春,积累经验、技能、原始资金。
03
是的。张爱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但对于更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提升赚钱能力、树立资产配置意识要趁早。对此,如下几个建议供参考:
首先,明确自身优势与强项,从擅长点出发找寻“主动收入”获取途径,可以说这是提升赚钱能力的一条捷径。
比如有绘画功底并擅长原创,可以考虑在插画方面找寻开源路径。即便本职工作与此无关也不要紧,因为谁也不能肯定未来可以一直捧着本职工作的饭碗稳稳吃到老。更何况,那些已经处于财务自由状态的人,前期仅凭工资积累“主动收入”的几乎为零。
其次,收入再低,也别借口做个对自己不负责的“月光族”。
从某种程度上讲,适度消费可以刺激一个人更努力地去赚钱。然而如果过度消费,只会让年轻的你陷入“赚钱——消费——透支”的恶性循环,这种循环一旦成为常态,意味着距离财务自由的目标愈来愈远。
第三,请以“蛋糕视角”对待闲置资金。
在强制自己每月储蓄后,相当于将收入拆分成了“要花的钱”与“闲置的钱”两部分。而后者便可汇总成资产配置的对象,不妨把这部分资金看作成一块饼状蛋糕,怎么切、切多少、如何分布等问题正是资产配置所涉及的核心问题。
通常建议以流动性较强的货币基金、风险收益性价比较高的指数型基金作为初始闲置资金的配置切入点。
总之,从30岁起,你的“被动收入”应当处于良性增长状态,而你的“资产蛋糕”即便尚未做到面面俱到的切分,也至少能让你在规避意外与疾病风险的基础上,获取相对稳定的增值收益。
感谢亲爱的你一直默默地关注。
我是晚8点,心血来潮更文的文艺女青年王诗文。
欢迎大家在评论中留下足迹。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南方有路。
版权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