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人生就是要战斗到底

作者: 树懒村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0:06 被阅读2次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辛弃疾应该是妥妥的男主设定。

    论诗词成就,他与苏轼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人两座山峰。

    论武力指数,他“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文武双全也就罢了,在工作上,辛弃疾业务能力深厚,曾写出写出了《美芹十论》等切中时事,观点深刻高远的优秀论文。

    据说间谍也做过,还有一个号叫“六十一上人”。

    不仅如此,辛弃疾还是一个人品信得过,非常值得交往的真朋友:

    朱熹病逝,因为朝廷禁令,无人敢去祭奠,连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不敢前往吊唁。

    但我们辛弃疾,鸟都不鸟,形单影只,踽踽独行,走了很远的路前往哭祭,还给了朱熹至高的评价: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豪迈时,他可以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感性时他也可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婉。

    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写尽了一个大诗人的柔情。彷佛看到上元节的花灯后,那深情对望的年轻人。

    1

    越读辛弃疾,我觉得此人,真 宝藏男孩。课本真是太小了,还是装不下一个人的传奇呀。

    翻开辛弃疾的生平,感觉他的一生就跟武侠小说似的。

    刚出场的时候。

    他正在追一个和尚,还是一个不守清规戒律的花和尚。

    这和尚名义端,原是和辛弃疾一起投奔参军的,但是却在军中偷了好友辛弃疾保管的帅印,要去投奔金国。

    自己带来一同参军的人,居然做了这样的事,辛弃疾那个气啊,又羞又气,当即对领导耿京立下了军令状,一定的那个要把这个花和尚就地正法,夺回帅印。

    于是就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辛弃疾带队在和尚必经之路设了埋伏,就等着义端从此经过,果不其然,看见和尚马来,辛弃疾眼疾手快,一招将和尚砍下了马。

    义端见是辛弃疾,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说:“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头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您饶了我的小命吧!”

    饶你妹,老辛是那么婆婆妈妈的人么?

    当然不是,于是辛弃疾手起刀落,当即了结了叛徒义端。

    领导耿京得知这个消息,嘴巴惊的老大,半天没合拢。

    纳尼,还以为是个手不能提刀,没什么大用的文人,

    没想到如此英勇神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2

    辛弃疾身怀如此武功,很快就受到了宋高宗的接见。

    这等年轻人正是国家需要的好苗子啊,

    宋高宗太欣赏了,于是封辛弃疾为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

    额,通俗点说,就是天平出版社资深编辑。

     “天平”,就是天平军,说是军队,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辛弃疾只是受命在金国内部搞一些起义。

    好吧,虽然是小官,但是也能为国效力啊,于是,辛弃疾兴致勃勃准备上任。

    还没走呢,就听到了老领导天平节度使耿京被叛徒张安国害死的消息。

    辛弃疾沉默良久,知遇之恩怎么不报。必须要报仇,于是他带了50个骑兵,杀进了对方的大营。

    据史书记载,围困者多达五万。辛弃疾活捉了叛徒,押去首都(南宋)斩首,举国震惊。

    我的天,如果不是真的历史,我还以为是郭靖杨过呢。

    这段回忆也被辛弃疾写入了《鹧鸪天》,“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

    午夜时读之,真是热血沸腾,胸怀激荡。

    3

    按理说,辛弃疾如此牛逼,应该被朝廷立即委以重用才对啊。

    但是不巧的是,古代的懦弱皇帝都一个德性。

    他们并不想赢回故土,只想歌舞升平。

    于是空有一身本事的辛弃疾,就生生被荒废闲置了四十年。

    想想都觉得憋屈啊。

    所以辛弃疾无奈,只能写诗发泄。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贺新郎》)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兰陵王》)。

    辛弃疾信奉老庄,在词中作旷达语,但是却更加不能平静了。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

    这些词句看似旷达却实则颓废,将辛弃疾心中的苦闷表达的淋漓尽致。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失望久了就成绝望了。

    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开头时,一派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

    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

    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

    原来一切都是突然的梦想。

    壮志成空,豪情不再,鬓间都开始有了白发,而我还要再蹉跎多少年。

    所幸还有些人和他一样担忧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4

    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

    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也成了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

    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

    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顿感病痛消散,二话不说便下楼策马相迎。

    久别重逢的两人站在村前石桥上,感慨万端。

    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他们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

    与陈亮别后辛弃疾提笔写下了他的豪情壮志: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5

    在此之后,辛弃疾不停上书,提出自己的北伐建议。

    但是领导并不看,自己还经常被人抓住把柄,屡遭弹劾,总共弹了7次。

    辛弃疾终于心灰意冷,辞职不干了。

    本来已经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看看天,种种田,写写诗,回想着过去戎马倥偬的岁月,就这样平淡的过一生也好。

    哪曾想,朝廷不知道抽了什么风,他64岁那年,发诏令重新启用辛弃疾。

    原来,金人被蒙古撵的没地去,只能柿子拣软的捏了。

    于是皇帝又想到了辛弃疾。

    可惜,诏令到达之前,辛弃疾的身体已经不行了。

    他极力的想让自己站起来,继续去战斗。

    可是,他要死了。在临终时,仍然死死的目视北方,大喊着“杀贼杀贼”。长呼数声,声断而逝。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可惜,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元朝宰相脱脱评价辛弃疾:古之君子,出处不齐,同归于是而已。辛弃疾知大义而归宋。

    陈亮: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辛疾弃画像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辛弃疾:人生就是要战斗到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uc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