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教育简书电影
老师我,有话说|临近教师节,谈阿米尔汗教育电影

老师我,有话说|临近教师节,谈阿米尔汗教育电影

作者: 简兮然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22:30 被阅读232次

    老师我,有话说 ,我是老师简兮然

    今天是教师节,收到一些祝福,身为教师的我,很荣幸同时也很是愧疚。荣幸的是做老师是我喜欢的事,并且还能在做着喜欢事情时额外收到褒奖,实在荣幸之至。愧疚也是有的,那是因为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有点高,好像你不单要专业,而且品行要一等一的好。实际上,工作在一线的老师,永远只是一个走向“教师”的普通人,走在完善自己的路上。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我借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主演的三部电影,来谈谈我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的一点想法。

    暑假看了印度演员阿米尔汗的几部电影,我觉得这里面有许多可以当作教育电影来看。首先是《摔跤吧,爸爸》这是一部挺中国式的家庭励志电影,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家庭教育片。

    片中一位印度摔跤手,梦想获得世界级金牌,只是到他退役都没有实现。于是他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从小训练他有天赋的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最终孩子实现了他的心愿。这个父亲的教育理想,我开始不太认同,觉得是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就像设计盆景完全按自己理想的样子,而不遵循盆景自身的生长。

    老师我,有话说|临近教师节,谈阿米尔汗教育电影

    以前采访过一个大学的秋叶老师,他给孩子信中写道:“孩子,我和你妈妈没实现的梦想,就让我们此生去实现,你只用追寻你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个十分宽松自由的家庭,这也是我喜欢的家庭教育模式。那么印度这部根据真实传记改编的电影,是有其历史环境根源的。

    爸爸、吉塔、巴比塔一家生活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女孩子一般到十几岁就被嫁出去,然后从事家庭主妇的劳役生活。那么在那样的环境里,去讲自由发展,谈何容易。父亲在培养吉塔和巴比塔时,不单单是个人意愿,还有试图改变女孩命运的教育目的在里面。在吉塔打世界赛时,父亲对她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你明天赢了,并非自己独享胜利,有几百万个女孩和你一起得胜,所有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那些被迫做繁琐家务的女孩们,那些被嫁出去生儿育女的女孩们,明天你不仅跟澳洲选手比赛,还是跟这些轻视女子的人比赛。”从这点看,影片中的父亲教育也有合理的一面。就像在中国,一般而言,农村的孩子比起城里孩子而言,家庭教育更粗放,相对专制。任何自由宽松的教育,都是建立在稳定宽松的物质或富足精神基础上的。

    我们再来看阿米尔汗纯教育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一个从特教学校转入的尼克老师让一个具有绘画天赋的学渣伊夏绽放自信的故事。这部电影和《音乐之声》玛利亚的教育方式,都是非常理想化的。无论是学校教师的尼克还是家庭教师的玛利亚,都充满着对孩子的爱,并且内心细腻的感知着孩子的痛苦和快乐。

    老师我,有话说|临近教师节,谈阿米尔汗教育电影

    中国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今的教师很多是教书匠,只授业,传道和解惑做得特别不够。而做得不够好的原因,最核心的是对孩子不够爱,对教育事业不够爱。许多教师更焦虑的是自己的待遇,自己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班级孩子的教育,只要成绩不太差,也就够了。

    我自己也能感觉到这几年的变化,前三年我会像尼克老师那样拜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促膝而谈,在学校,我会努力创造各种活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可是这样的教育热情,如今已变得稀薄。那个捣乱的伊夏,脑海中充满着各种不一样的色彩:鱼儿、小狗、风筝以及大街上像彩虹的糖。他不擅长书写,总是把书写弄错。伊夏对学习十分无助,还要遭到大人的各种诘难。父母把他转学,老师们一遍遍在他本子上画“×”。那个曾经富有色彩的笑脸,变得忧郁。谁会像尼克老师那样,蹲下来,并且在全校大型的绘画活动中展示伊夏的绘画天赋呢?

    影片毕竟还是太理想了,像伊夏那样具有天赋的孩子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同成绩一样普通需要不断打磨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只能带领他们一起强化各种训练,从而培养他们的意志和才干。当然你也会面对那些不领情的孩子,他们偏要顺着他们的懒惰得过且过。世界上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同的,作为学校的工作者,能像尼克老师那样体察改变孩子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但我们很多时候感受到的是难以改变的挫败感。

    当人们发现伊夏惊人的天赋时,家长和周围的同事由此表现出积极支持配合。而现实情况是,一两个孩子的改变并不会引起多大的觉悟,一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取得的成绩是他努力的结果,与老师无关,周围同事依旧会像往常教书,不在孩子内心世界浪费太多时间。虽然现实如此,但我还是会被那些真正爱孩子的老师,深深感动。

    最后看一部关于社会教育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这部电影没有打着教育的标签,但我认为电影说明了不少社会教育问题。影片讲的是兰彻和两室友法罕、拉加在印度著名学府生活,毕业后三人走上不同的道路。十年之后曾经被兰彻羞辱的查尔图以成功人士身份携法罕、拉加走上寻找兰彻的旅途,本想羞辱兰彻的查尔图,最后却发现兰彻竟然是鼎鼎有名的科学家。兰彻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学霸,他的两个室友却是永远摆尾的学渣。虽然同在机械工程专业,三人却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追求。

    老师我,有话说|临近教师节,谈阿米尔汗教育电影

    记得一个场景,三个室友喝酒谈心。兰彻说出自己成绩一直很好的缘由是因为自己真正热爱工程专业,而当抖落法罕书包时,兰彻摇着法罕一直想给匈牙利摄影师的信,表示法罕真正喜欢的是摄影,而不是工程。而拉加虽然喜欢自己的专业,却背负了太多来自家庭的压力,父亲重病卧床,姐姐天价的嫁妆,这些无法使拉加集中精力学习。而那个自私的书呆子查尔图,一心只为了在人前追求成功,并非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这四个人后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这四种人生也是社会现实的折射。

    查尔图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学习一些专业并不是喜欢,而是冲着以后能升官发财而去的。就像一些人十年后爱搞同学会,和查尔图一样,拿着高薪,开着沃尔沃,自诩为成功人士。他们认同了社会对成功的单一标准,他们顺应主流趋势,成了社会这架机器的传声筒。而法罕成了一个摄影师,选择了一条虽然物质贫乏却内心喜悦的道路。这是一种理想主义作风,社会上一些公益组织或社会企业里的人很大程度就是如此。而拉加代表的是那些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家庭贫寒的学子,他们在社会里打拼总是最艰难的,一面他们有着较高的精神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必须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改变家庭的命运。他们身上背负了太重的家庭责任!

    而兰彻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对于自己喜欢的,总是能一往无前的追求,他们也有许多社会包袱,可是他们由于对世界的好奇和大爱,让他一路孤独却无比沉浸的走下去。兰彻是没有保护神的,他就是自己的神。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们承受着莫大的孤独,也享受着事业带给他们莫大的喜悦。

    关于阿米尔汗的电影就分享到这里,其实不同人通过一部优秀的电影会有不同解读,我仅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做一番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思考。

    (写于2017年教师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师我,有话说|临近教师节,谈阿米尔汗教育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wk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