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孟子》(十三)尽心上篇5——仁声善教②:逐字稿2

《孟子》(十三)尽心上篇5——仁声善教②:逐字稿2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4-02-05 23:07 被阅读0次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就是孟子在这一段讲到良知、良能这部分,也启发了王阳明,后来他讲致良知就从这儿来的。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是良能。”你不用学,你就能够会的东西,这个就是良能,就是你本来就具备的能力。你比如说小孩子一出生就要找奶吃,不需要教小孩子怎么样喝奶,只要碰到了,立刻就喝,这就是一种本能。

然后“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就是你不需要考虑太多,你不需要学习过很多的规范,你就知道该怎么做的,这个是良知。你就比如说,你不能够欺负人,你不能够抢你哥哥的东西来吃,你不能够对你的父母不尊敬、大喊大叫,这个就是基本的良知。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什么叫孩提?我们讲孩提时代,就是两三岁的时候。“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一个两三岁的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我有时候看到很多电视上演那些青春期的孩子的故事,我觉得很痛苦,很揪心。

因为两三岁的时候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都依偎在父母的身边、撒娇,让父母陪伴、玩。如果父母不喜欢自己,还会哭。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后,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对自己的父母视若仇寇,根本不愿意与父母说话,对父母爱搭不理、大喊大叫、甚至暴力动粗。真不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长大的,你会觉得特别的难过、揪心,看到那样的父母,你既替这个孩子难过,也替那个父母难过。

“及其长”,也当一个孩子长大了以后,“无不知敬其兄也”,就是知道对自己的哥哥要尊重。那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所以“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在社会关系中,你说我跟朋友相交接,君臣之间我们一块儿共事,无非就是跟父母和兄弟的关系的扩大。就是当你能够知道“亲亲”“敬长”,你能够爱自己的父母,你能够尊敬自己的兄长,你就具备了最基本的仁和义。

然后“无他”,这是一句缩略语,什么东西“无他”呢?整个世界上的事都无他,没别的。“达之天下也”,把你这个“亲亲”“敬长”的这么一点点心能够稍微推而广之,推广到你的邻里,你的周边,然后你的同事,你整个小区,然后慢慢地推广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世界。这时候就没别的难题了,整个世界就是仁义,乃天下之通则也。

孟子认为,如果你违背了良知良能,你的心会痛。有的人当然会做违背良知良能的事,比如说跟自己的哥哥翻脸了,跟自己的父母翻脸了,一辈子都不见面,从古至今始终都有这种事。你的心会痛,也有人说我就不心痛,我没有任何心痛,我觉得很开心。但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恐怕你的心依旧会痛。就是孟子说,只要你夜深人静一个人的时候内心的心会痛,那种感觉就证明你知道这件事不对。

我真的见过兄弟反目,互相不说话,好像仇人一样。虽然每个人都好像过得很快乐,都觉得用自己的方法惩罚了对方,但是我们在内心当中能够知道自己并不愉快。尤其是过年过节,大家不得已碰面的时候,肯定是知道这是不对的,这是不舒服的,因为你内心当中的良知良能会让你感受到内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十三)尽心上篇5——仁声善教②:逐字稿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dh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