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 · 谜~惑~解
《谋杀似水年华》小说,或者此类悬疑小说,对情节的安排,大概是设下谜题、产生困惑、揭晓谜底这种三步走的“套路”。不过,目前为止,我一步都很难迈出去,所以只能在此妄加揣测名家的意图,若见请谅。
1.
设下谜题。
秋收母亲的死,作为全篇开端,是第一个谜。就我理解而言,第一个谜不能轻易揭晓答案,一定要到最后或2/3处慢慢显露线索。第一个谜,就像水下的冰山,支撑且推动整个故事自然发展。
相对来说,被锁在小屋里的秋收,作为首案目击者,也是一个谜。这个谜只是为了丰满情节,可以很快给出答案。
慕容老师的死则是第二个谜题,魔女区是第三个谜题,钱灵的死是第四个谜题,盛先生的失踪是第五个谜题。
整篇小说,我想主要由这五个谜题撑起“骨架”,然后在其上长出血肉、孕生精神。
当然,还有一个无主之谜: 紫色丝巾。
2.
产生困惑。
秋收与小麦的初见、初识,作者通过老田来完成。老田出于警察的责任,以及其对秋收的同情,使其“做出”带秋收回家的决定,这个举动播下了“爱的种子”。如果仅仅到小麦高中、秋收辍学后相识,则他们后来对彼此爱的坚持就会缺乏牢固的根基。这一手法值得学习。
初识时,小麦对秋收有惑;再见时,惑得解、心渐进;复得时,爱如初、情更坚。
老田惑不得解,方使少年留情。
慕容老师之死、钱灵之死、盛先生之失踪,皆与紫色丝巾有关,紫色丝巾是无形的线,串起所有案件。
秋收的不告而别,是钱灵出于“好心”的算计,小麦因此而伤感、自责。秋收也因此而决定离开,回到老家,李罡的出现,使其从此成为“幽灵”。老田对秋收一家的探视,使秋收的死更显真实。但当小麦要开始新生活时,钱灵说出的魔女区以及魔女区的背后,使小麦决定查证心中疑惑。
魔女区的出现,是谜底揭晓的开端。魔女区何以成为魔女区,自然也是一惑。小麦的疑惑,促使她的秋收“失而复得”。魔女区的最大作用,是帮助小麦找回记忆,由此引出六七章的回忆,也就是重放过去。
当小麦一个人深入废弃的底下厂房,发现墙上刻画的许多“田小麦”时,她的内心更加迷惑了。
不过,我有一惑: 小麦为何失忆?貌似并无交代。
3.
揭晓谜底。
秋收母亲的遇害,秋收当时的处境,已经暗示秋收不是凶手,也符合伦理道德。一开始我以为秋收是一个心理扭曲的天才少年,弑母后采用某种常人难以想到的方式将自己“困”于小屋中。后来证明我想错了,其实从“秋收”“小麦”的主角名字上,应该可以大概猜测到这是披着悬疑外衣的爱情故事。
十年后的小麦,因失忆忘记过去种种。当魔女区出现时,她的记忆在神秘力量的帮助下慢慢被找回。那是一个游荡的幽灵。钱灵警告说“只能去一次,不然会死”,随后她的死亡使故事更加诡谲。真的有幽灵吗?
小麦不信,她相信魔女区背后的幽灵就是她的秋收。她一步一步地找回记忆,也唤醒藏在内心深处对秋收的爱。
废弃“底舱”墙上刻画的“田小麦”和不同的符号,让小麦感受到了恐惧。她不知道那是被钱灵设计关在里面的秋收所为,直到钱灵的日记本告诉真相。
日记本,记录女孩的秘密。一个日记本,同时解答了秋收的不告而别,钱灵的杀了人,墙上的田小麦。日记本,真的是一个很好用的道具,可以借鉴。
秋收既然不是其母遇害的凶手,那么作者就需要制造一个凶手出来,所以有了盛赞,然后带出他的父亲/母亲。都市漂亮女白领,自然有富家子弟的爱慕,所以盛赞出场(名字起的真好,反讽意味)。盛赞父亲的出场,轻描淡写,好像故意让人“意想不到”。他的动机,自然需要交代,由此引出跨时空的“孽恋”,这又赋予了小说“时代意义”。
知青、下乡、爱恋、回城、断离、纠缠、了断。如果让我写一部知青题材的小说,我想应该就是前面那十六个字(不过肯定是老套的)。所以,盛先生的行为逻辑,得到合理解释,“坑”填的很平。
为了悬疑的连贯,紫色丝巾充当了那根串起几个案件的线。“丝巾癖”则为每个凶案现场的丝巾给出凶手的人格素描。随着盛先生的交代,第二个凶手盛太太自然暴露。其动机明显但证据不足。而小麦凭借敏锐的嗅觉,使盛太太不得不承认。
最终,秋收被证明始终清白,小麦的坚持得到最好的回报。
纵观小说全文,情节前后呼应、印证,现在与过去交织前进,每一个点都隐含故事,让人探究的心欲罢不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