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整理术》的内容很有科普性,具有普遍性,但是《大脑赋能术》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我,打破了我之前的某些认知,是很愉悦的过程,所以我对这本书做了读书笔记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本书也让我明白,有的时候,生命科学有的时候离我们有些远,最新的成果和结论只有去关注才会获得新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完这本书,我更加笃定要开始拒绝加工过多的食品和油炸高糖食品,至少也不能让这些食品在我的生活中列为常态,脑子是个好东西,我还是很想好好珍惜它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251816/f97836b6a32c22ce.png)
从我知道世界上首例换头手术成功后,我就开始意识到,心脏不是不可替代的,大脑才是真正的主宰。而现在大火的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都是对大脑的膜拜,人们竭力想要模仿人脑工作的过程,用数值连接赋能于电脑机器上。读完这本书后,也许计算机学家也要开始学习线粒体机制,或许他们也已经在研究了,只是我也不了解情况。但可以确定的是我开始重视我细胞里的线粒体了,想想我的每个细胞里至少有1000个线粒体,大脑、视觉细胞里至少有10000个线粒体,这是一个非常微观的角度,也是一个我之前很陌生的角度。
1三位一体脑模型
1. 爬行动物大脑—低级生理过程
2. 拉布拉多大脑---活下去,时刻保持警惕,但是会消耗大量能量,使人没法注意力集中
3. 人类大脑---线粒体在此(前额皮质)分布密集,抵制拉布拉多大脑冲动,集中注意力做重要的事情
健忘、对食物的渴望、注意力集中障碍、能量不足、情绪化易怒,可能是大脑能量供应不足的表现
作者提到不要责备自己缺乏毅力,这与品行无关,而是大脑供能不足,而引发的。前额皮质有助于控制情绪,这部分大脑负责人格表达、决策以及社会行为的调节,前额皮质是否获取足够的能量至关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7251816/86c3cd75253e5adb.png)
2不能吃的--颇讲究
排名靠前的促炎性食物
1 反式脂肪,煎炸(人类最爱的烹饪方式啊🍳);摄入后,线粒体几日之内无法正常工作
乳制品虽好,但非适合,牛奶蛋白对线粒体有害,但牛奶中的脂肪是对身体有益的东西。牛奶中的乳糖即糖,即使没有乳糖不耐受问题,也要正视这个问题,而乳糖不耐受则是缺乏乳糖酶。
2 麸质,一种小麦中的蛋白质,面包、面食、谷物。摄入后,人体会喝茶连蛋白,负责控制消化道内壁细胞之间的间隙。麸质会导致连蛋白过剩,增大细胞间隙,导致病原体能穿过肠道内壁的保护性屏障。麸质还能降低大脑供血。(很显然,这颠覆了与我之前对小麦谷物类的认知,但事实上之前的认知确实也没有科学性支撑,但作者又确实给了引用文献出处,所以我想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只能说减少食用,而非杜绝,毕竟2020年解决温饱问题中,谷物小麦还是很重要的食物来源,很显然,作者反复强调,如果我们是想发掘最大潜力,提升大脑功能,还是可以试一试的,因为作者没有否定这些食物可以让人吃饱的作用。)
3 植物油,在生产过程中收到了损害,不稳定,易发生氧化反应。
有毒食物
作者直接称以下食物为有毒食物,指的是食物中含有某些毒素,这些毒素对于削减线粒体功能,引发炎症、脑雾和脑力衰减问题。
1 真菌霉素,食物内部霉菌或者是家里的霉菌(所以要保证食品安全和家庭整洁干净通风很重要啊,纪录片《霉变》,而且作者认为可能不是固有性格缺陷导致的情绪变化,也有可能是这些霉菌,哈哈哈哈哈一个新的背锅的微生物)。
2 谷类可能含有危害线粒体的真菌霉素,因为收割之后没有谷类妥善存储。(所以,食品安全的源头从收割就该开始,定制规范化流程标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由此想到,食物存储的冷链技术也是很重要的。)
3 含糖量更高的干果,咖啡加工的不科学(说白了,这些存放时间很长的食品加工过程中会导致霉菌的)
4 阿斯巴甜、酱油、糖、酒精、谷氨酸钠、人工甜味剂、香料、添加剂
3大脑的燃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7251816/3cabf65dcb889c5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7251816/78d35898aefcd4d4.png)
这里面我尤为关注的是酮症状态,因为人类是目前唯一一个具有储存食物而不为食物发愁的物种。在禁食或食严重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下,肝脏会分解脂肪酸来产生酮,它是线粒体的理想燃料。正如书中所说,人类在狩猎和酒足饭饱之间处于禁食状态,而在这个之间就是在酮症状态存活,而这个状态下线粒体会以酮为燃料制造ATP,与葡萄糖相比,代谢酮体过程能多获取能量。(但书中说的是心脏代谢时会多28%能量,没有直接说是大脑,所以也是推测,因为线粒体密度大致相同)。所以禁食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适度进行。(我个人观点)
4 “中毒是常事,解毒亦步亦趋”
1 人体自有解毒系统,毒素储存在脂肪中,任何形式的脂肪分解都有利于解毒
2 洗桑拿
3 远离被水浸泡或受潮的房屋、确保通风良好
4 食用低糖、富含抗氧化剂和多酚食物,食用含有优质脂肪、草饲蛋白的食物
5 远离重金属
5健脑至上的运动
1 研究表明,偶尔的运动,日常活动对大脑更有益。
2 做20分钟的hatha yoga可以显著提高实验对象的工作记忆,瑜伽是一种增强脑力的运动形式。
3 瑜伽涉及身体的横向运动,即四肢反向穿过身体中心的运动,可以增加大脑各部位的血液供应量和大脑突触链接的数量,还可以促使大脑左右半球协同工作。
4 阻力运动,建议7-10天做一次阻力训练,研究表明,比频繁运动收益更大,也更节约时间,训练过程中要全力以赴。阻力训练对人体的自然解毒过程有益。
坐式划船
坐姿推胸
坐姿下拉
过头推举
腿部推举
这5个动作20分钟内完成✅,睡前2小时不宜进行。
5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综合了阻力训练和耐力训练的好处。如以最快速度跑400米,再恢复性行走1分钟,再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跑不动为止。或者也可以全速跑60秒,走30秒,做60个俯卧撑,再走30秒,以此类推。通过HIIT练习,时少效高。
6 开合跳可以晃动细胞中的水分,使细胞获得更多的EZ水(也许腰间赘肉会悄悄变少了,这个对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呀)
6微调生活方式
1 过滤蓝光,下载了f.lux在电脑里,目前感觉不是很明显,保持观察
2 尽量减少垃圾光源,在作者看来LED灯是节能的,但对人体是很不友好的
3 佩戴过滤蓝光的眼镜👓
4 睡前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免受电磁干扰,关闭wifi,移动流量。(这个我觉得还是很实用的,睡前飞行模式很有必要)
6 适度晒太阳🌞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某些部分,适度的引起了思维上的不适,哈哈可能这就是作者以文字逻辑形式散布的“霉菌”,让我感到不适了。但是读到文章的后面,我才算是稍稍理解作者经历了17年花费100万美元学习重启自我生物系统,他真的很了不起,他所做的事情也是很了不起的。
改变世界,从认识世界开始。改变自己,从认识自己开始。当然,从认识大脑开始,将会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作者:我的挖掘机98
文章原创,转载请联系,或者标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wjjbar(我的挖掘机酒吧)
我发现,我很爱说话。我承认,我想太多。所以,这里是我的挖掘机酒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