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御养生2018-09-04
人体的结构有其自有的客观存在,功法本身也有其自有的客观规律,“练功,是为人服务的”这是永恒的宗旨。对于站桩来说,不管是为了技击还是为了养生,只有遵循桩功自身的理性规律,尊重不同的人体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循序渐进地练习,由疏通经络到平衡骨架,由强健筋膜到激活脊柱,由唤醒丹田到内壮丹田,由温养肾精到炼精化气·····等等,才能不负初心,收获到自己所求的结果。

不管是站桩的境界也好,还是站桩的收获也罢,都是在完整的功法体系内,经历规范的练习而获得的。站桩与不站桩,一两个月可能差距不明显,但半年,一年,三年之后也许就隔着一条鸿沟;同样的,桩功的功法体系完整与否,日常的练习是不是规范合理,是决定站桩练习能否持续深入的关键所在。能不能把站桩融入生活,能不能达到“不练而自练,不养而滋养”的目标,靠的是经久规范的练习,和其他因素没多少关系。

不管你是出身名门,还是平民草根,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客观规律。而站桩练习是“返婴之道”的修炼,通过疏通经络,强健筋骨,唤醒丹田,命门,双肾,会阴等先天机能,使人体获得矫健轻盈,气血旺盛,脑澄心宁的美好体感,从而实现由祛病健身,到强身健体的目标。仅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站桩对缓解疼痛,去除慢性病根,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其功效是诸多保健品和药物所不能比拟的。

功法面前人人平等更体现在具体的日常练习中,没有脊柱的的松活,就很难有虚灵顶劲的真切感受;没有胛骨的有效放松,就不易获得沉肩坠肘的真实体感;没有肋骨之间骨缝的全面松开,就难有胸空通透的舒畅;横膈膜不能松开,就很难体会得到气沉丹田的愉悦;同样的,髋关节和后胯没有充分打开,圆裆落胯的体感只能停留在表象阶段;膝关节在外撑的同时没有进行内裹,则容易造成膝盖因挂力而受伤;踝关节没有有效松开,就很难有呼吸以踵的通透········

对于初学站桩的人来说,接受规范合理的桩架调整是非常关键的。假如开始练习就不够完整规范,会对以后的全面提升埋下隐患。不建议初始练习站桩者看过多的功法文章,背过多的功法名词,所有的功法理念只有落实到具体的练习中才显得有意义和价值。功法理念的熏陶只有伴随练习的逐渐深入而同步跟进,才能让练习越来越清晰,越练越有味道。

比如“沉肩坠肘”并不是一种练习方法,而是经历系统规范训练呈现出的一种状态。只有通过如何松肩,如何开胛等有效练习,才能渐渐做到“沉肩坠肘”的规范要求。同样的,“圆裆落胯”也是如此,只有通过髋关节和后胯的有效打开,“圆裆落胯”方可自然实现。随着练习的而不断深入,对“松沉”的要求也会逐渐增加,当全身的骨缝都得到有效打开之后,“六面劲”和“五弓俱备”的体感自然会渐渐显现。
作者:鲍雪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