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日。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一张薄薄的考卷。在我们这个时代,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大学毕业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百万大军过独木桥后还要面对就业难的问题。而在四十年前的1977年,高考却是500万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是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
电影《高考1977》正是以此为背景拍摄的,其导演江海洋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他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作为40年前那场高考的记录者,以及那个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说,1977年,中断了11年的高考突然恢复了,就像是一趟多年不来的火车突然靠站了。那一刻,所有人都在奋不顾身地追着火车跑,也是在追着命运跑。
“今天,1977年12月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走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电影中的这段台词,娓娓道来,却有着振聋发聩的力量。
上世纪70年代的东北某农场内,生活着一群来自四面八方、身份各异的知识青年。他们将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这片黑土地,却不知自己的明天将在何方。邓小平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这里,让年轻人们的心再次躁动起来。适逢农场负责人老迟正在酝酿修路计划,只要在建设中取得良好表现就有机会受推荐去上大学。
然而充满着理想的年轻人得知了这次考试是自愿报名,不需要组织审核,大家展开了与老迟的“斗争”。女主人公陈琼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的父亲为了让她参加高考,不远万里从上海跑来给她送复习资料,并做了个假的身份证明交给了组织。知青们白天干着繁重的体力活,晚上还要挑灯夜读。老迟最终被大家的行为所感动,帮助大家顺利赶赴考场,最终实现了“大学梦”。
对那一代人来说,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文革结束三个月后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把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调来用于印刷高考试卷,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当年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恐怕会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是的,某个伟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起过关键作用,这也体现出个人与体制抗争的无力。一批批像老迟一样的卫道士捍卫着组织至高无上的权威,个人只能被卷入这无情的历史洪流之中。好在历史没有往坏的方向发展。
在电影的结尾,年轻人们要搭乘一天仅一班的火车赶赴考场。在去火车站的路上,车子发生了意外,他们只得不顾一切跑着追火车跑,这是全片的高潮。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他将所有难以名状的复杂感受,都融在了这一段奋不顾身的奔跑中。
“火车是有寓意的。人生的机遇,就像多年不来的火车一样。突然,它行使到你面前,你倘若没踏上这趟火车,也许就会错过改变一生的机会。”
虽然今年关于高考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不断刺痛大家的神经。我们还是要相信这是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一段旅程。高考学子们,加油!
(图片均来自百度,如有问题请联系马上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