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一样

作者: 杜世通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08:09 被阅读177次

    01 引子

    走在去往卡萨布兰卡海上清真寺的路上,我问每一个人同样的话:“为什么我们以前在德国,东欧,荷兰,比利时,威尼斯从来没有像在摩洛哥这样每天感受着这扑面而来的厚重的人文气息? 即使在德国生活这么久,我们也少有机会去深入的了解德国人的生活”。小翠姐说:“因为那些地方没有像这里的集市,我们不需要砍价,景点要门票,吃饭有菜单,付款走人没有其它” 。锟哥说:“程式化的东西,交流就少,买东西要砍价,吃饭没有菜单,联系不上房东只能求助别人,需要交流多了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他们的契机,这也是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的区别”。是啊! 社会进步了,生产力发达了,可是如果人与人之间那些原生态的东西消逝了,也未必是好事!

    02 马拉喀什

    ----阴霾下的一缕阳光

    出机场刚坐上来接机的房东的大奔车,他就喋喋不休的建议我们雇他的车,每天每人25欧。接机自然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支付20欧。尔后在晚上出去逛街的过程中,竟然遇到了一群七八岁的小孩截住我们要钱。当然这些稚气未脱的小孩毕竟胆怯,不去搭理他们也就罢了。随后又遇到了几个胡乱加价的小商贩更是让人有些不舒服。不知道全世界的旅游城市的这些“商人们”是无师自通还是都有通用的教材,竟然如此相像。虽然习以为常,但还是让人不舒服。

    在不眠广场上,我们遇到了好多小孩子端着一个书本一般大的小盒子在四处游荡。走近一看,原来盒子里散乱地摆放着一包包餐巾纸。这些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两三岁。不知道是谁指使他们在这里“做生意”。其中一个小女孩看上去四岁左右,一双圆圆的眼睛可爱极了,她走过来时,锟哥问她多少钱,她竖起了两根手指意思是2dh。于是锟哥买了一包。小女孩接过硬币就走开了。这时,只见其他四五个稍大一点的孩子围着她,甚至有个小孩在抢她的硬币。看到这一幕,我决定再买那小女孩一包纸,见我走过来,一群卖纸的小孩立马围了上来,当我准备掏钱时,看到小女孩旁边有一个更小的男孩也是端着盒子,如此小的孩子让我怀疑他是否能开口说话,是谁让这些孩子们在这里赚取行人的同情心?我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抓了一下。我把头转向小男孩,问他多少钱,他竟然伸了三根手指,刚才2dh一包,转眼间成了3dh。我们并不需要这些纸,只是单纯的想照顾一下孩子们的生意。见他如此,我的脸上迟疑了一下,这时候周围的大孩子们大声的喊着:“one dh,one dh”。对此我不屑一顾,又望了望小男孩。既然来了,我是铁定要买小男孩的这包纸的,只是不希望这么小的孩子被驯化的如此令人心痛。小男孩见我又看他,这次只伸出了两根手指,我顺势放下一枚2dh的硬币,拿了一包纸离开。只听后面一个大孩子竟对着我的背影说了一声 fuck。还能跟她计较什么,我头也没回的往前走去。后来在卡萨布兰卡的车站门口,我们又一次见到了这样的一些孩子,我想拍照,但是又感觉这样太残忍,最后还是放下了手机默默离开。

    第一晚,在住处对面的小卖铺门口,远远传来阵阵烤羊肉串的味道。我们上前看看是否能买上几串尝尝。走近一看,只见一群人围着烧烤架,上面孤零零的摆着仅有的7个肉串。显然是当地人聚在一起烤来自己吃的。小翠姐他们就上去询问价格,围观众人不会说英语,几个回合的比划以后,他们要价100迪拉姆7串。这明显是当地人看我们是外国人胡乱要价,想趁机大赚一笔。正在僵持中,后面一个骑车的小孩走过来冲我们说:“你们会说英语吗,不要听他们的,听我的!14迪拉姆7串!” 小孩看上去十四五岁年纪。只见围着肉串的众人叽叽喳喳说着法语,最后当然我们没有继续这笔交易。但为小男孩的那份纯真所感染。

    第二天晚上,在家门口的小商店里,黄同学拿了一瓶酸奶问老板多少钱,同样的反复询问多次以后,得知要价14迪拉姆。正当我们犹豫的片刻,站在他旁边的一个小孩毫不犹豫的拿起计算器打了个数字8意思是8迪拉姆。小孩看上去也就10岁左右,和那个男主人在柜台后面负责接待着进出的购物者们。他肤色偏黑,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身上斜跨着一个小包,想必是收银所用。在我们进店初始,这个干练忙碌的身影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时而表情凝重,时而笑逐颜开,露出洁白的牙齿。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俨然是一个小老板。从小孩自作主张的打出数字8的举动,不难判断他是那位男主人的儿子。他一句英语也不会说,不知道他的父亲正在想方设法多赚我们一些money。看双方磨磨叽叽的迟迟不能成交,想必以为我们没有交流明白。于是有了故事开头他拿计算器的场景。小男孩因为不懂英语,所以没能在这场交易中耳濡目染到父亲的生意之道。这是该庆幸还是该不幸呢? 若干年后小孩长大,是否会变成和爸爸一样呢?

    初到马拉喀什遇到的些许不平事难免在众人心中埋下了阴霾的种子,不得不说这两个小孩的出现极大的改观了我们对这个地方的印象。

    03 萨菲

    ----原生态的朴素

    索维拉纯朴的民风已经让众人流连忘返了,没想到在萨菲这个小城里,这种朴实像春风一样散落在萨菲的每个角落。

    在索维拉汽车站等车的间隙,我们邂逅了一个在车站看厕所的小伙子。当我去公厕门口方便时,看到一个瘦瘦的小伙正在厕所对面门口的桌上趴着写着什么。走近一看是密密麻麻的不知道什么语言的像是学生作业的东西。小伙英语不错,所以我们闲聊了一会儿。小伙今年17岁,是一个中学生。他趁中午放学的空当来帮妈妈看会儿厕所,一边还要完成学校的作业。都是从学生过来的我们,看到如此努力的小伙子,自然产生了无限的好感。从厕所出来的时候,我在桌子上放了2迪拉姆的硬币。

    从萨菲汽车站往房东指定的超市的出租车上,司机得知我们是中国人,用他仅会的几句英语说他儿子在中国青岛读书。因为波哥也是山东人,这样说下来愈加亲切了。令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下车给司机钱时,司机坚决不收我们钱。他说很乐意送我们一程。我想因为他儿子在中国留学,他在用这种友好的方式来表达对远方儿子的美好愿望吧!

    这里的人们似乎很少见到外国人或者亚洲人。我们在路上走着,不时的有三五成群的人过来打招呼。还有一群人跑过来要求合影。我调侃说,在这里我们也体验了一把当明星的感觉。路遇五六个小朋友对着我们说:“How are you” ? 我回答说:“Fine Thank you! and you?” 其实说出这些话,我自己都笑了。这不是小时候初学英语时的老套路吗? 是不是这些小孩刚从今天的课堂上学到这几句话,然后正好拿我们实验一下? 是不是明天上课他们可以跟老师同学吹嘘自己见到了外国人,还学以致用了呢!

    见到房东以后,康哥,小翠姐,黄和我四人去附近的大超市买了菜准备回家晚上做麻辣香锅,在提菜回去的路上,我们按照booking 上提供的地址却怎么也找不到具体的位置。之前是在房东的带领下回去过一次,当时以为地址跟网站上提供的地址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就没有重新标点定位。一路上问了不少人,当地人都不知所云。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走过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她拿着手机要求跟我们合照,于是我们顺势求助她帮忙给房东打电话说明情况。因为房东一句英语都不会说,我们无法直接跟房东交流。小姑娘也说法语,仅能说几句英语。经过短暂的比划,好在她理解了我们的意思。于是她给房东打了电话,然后领着我们走过一个下坡,转弯又上坡,走了1里多路,在一个飘着国旗的建筑旁停了下来。他用法语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我们却不知所云。然后她还作势要走的样子,最后杜康猜测她可能是告诉了房东我们在这里等他,然后让房东来接我们。过了一会房东果真开车载我们回到了住处。看我们见到了房东,小姑娘一扭头便往当初我们相遇的的地方走去。为了帮助我们,她无端走了几里冤枉路,看我们的车经过时,她还在友善的朝我们挥手致意。

    说起这个房东,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在超市边等了他半天没有等到,他电话里说的是法语,丝毫听不懂,只是猜测他的意思是让我们在超市等他。在超市门口我们看到两个七八岁的小孩在踢足球,考虑到当地大一点的人都不会说英语,也许小孩子会好一点。于是波哥和我上前求助其中的一个小孩帮我们打电话。小孩还真能用英语交流,于是他帮助我们打了个电话顺利联系到了房东。房东是个60多岁的老头。初见时,感觉这个人很奇怪,话很少,站在路对面跟我们打个招呼以后就背过头去再也不看我们,搞得我们一度以为他不是我们要等的人。房东的小轿车只能坐三个人,于是三个人先上了车。房东比划了半天意思是让剩下的三人在这里等一下,他再回来接一趟,这待遇众人真有点受宠若惊。

    这里还有个好笑的小插曲。在路上,因为康哥在副驾驶位置。所以房东就跟他交流,房东先是把手放在自己的嘴上,然后又摆了摆手。做了几遍这样的动作,康哥很是迷惑。康哥摸了摸自己口袋里的香烟,心想,这人难道闻到了我身上的烟味?是告诫我家里不能抽烟?于是康哥说yes,yes!  房东见状,又用手指了指康哥的腿的部位,再摆了摆自己的手。康哥心道:“难道房东知道我口袋里装的有香烟和火机,他是怎么知道的? 他是在告诫我不要抽烟吗? 是觉得我刚才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吗?” 于是康哥掏出了口袋里的烟,示意房东说的是不是这个,结果房东说不是。然后众人就更加不理解了。快到家的时候,经过一个警察局,房东再次比划起来,经过比划带谷歌翻译,最后终于明白了他到底要表达什么。原来他指腿是指的两腿之间,意思是不能嫖娼。他说这里有警察局,容易被发现。可能之前的房客有过这样的行为被警察发现过? 众人明白以后,真是哭笑不得。临走的时候,房东还约定第二天中午请我们六个人吃饭。只是第二天因为要赶车,我们谢绝了房东的我好意。第二天要离开时,房东还要用车送我们去车站,因为一下子坐不下那么多人,不想麻烦他,所以我们委婉的拒绝了。不得不说,房东真是一个热心善良的好人,话不多,但很真诚。

    在离开萨菲的上午,我们打的去沙滩。其中一个出租车司机问我们是干什么的,众人道是学生。他说自己的儿子也是学生,专业是法律。然后他从车前面拿出香蕉,一人分给我们一个。在下车的时候我,还送了一个橙子给我们。

    04 杰迪代

    ----小城市的温馨

    此后到达杰迪代时,又是在电话里跟只会说法语的房东交流不清楚,正焦急之际,只见两位头缠头巾身穿当地服装的女士主动走过来问波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于是其中一个年轻一点的女士帮我们给房东打了个电话,而后她告诉我们已经跟房东约定了地点,并给我们指路。其实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因为语言不通,很难数清楚。年老一点的女性就对着年轻的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虽然听不懂,但不难猜出,她是担心我们找不到路,要带我们去。为了不麻烦她们,我们还是自己找到了那个指定的银行。当我们在银行等房东的时候,那两个女士竟然又开着车过来确认我们是否找对了地方,这份热情不知说什么好。

    刚踏入一个陌生的地方,对当地的语言,风俗,饮食一无所知。难免会有些不安。想起了金庸先生初到香港时的“南来白手少年行”。那是一种孤独,无助和彷徨。又想起了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个小场景,孙少平初到大夏湾煤矿,因为吃饭想打点醋,就去附近一幢亮着灯的工人住房里出钱购买,热心的旷工夫妇知道他是新来的,不仅邀请他一起吃饭,还送给他半瓶醋,从此孙与这个家庭结缘!出来旅游毕竟和他们的经历大相径庭,但那种陌生的感受还是有些许相象之处的。在这种情景下遇到一些可爱的人儿们,怎能不让这些异国的游子们感动呢?

    王荆公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拉巴特都算是摩洛哥的大城市。大城市的人们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多一些,往往就更世故和圆滑,像萨菲,杰迪代这样的小地方,相对封闭,那种根植于土壤的朴实如同蓝天白云般纯粹。旅游是为了什么? 不仅仅是为了欣赏风景,更深一层次的是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地方的那份真实。这就是摩洛哥之行的不一样之处!

                                    2018年12月23日

                                    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不一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qa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