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读书
读书笔记:《大学》第一章

读书笔记:《大学》第一章

作者: 驿舟 | 来源:发表于2024-07-24 09:59 被阅读0次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学习的目的,是宏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使人弃旧图新保持思想的进步,是让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目标,就能意志坚定;意志坚定了,就能静下心来,不受外界干扰;静下心来后,就能安于当前的处境,有一个平和稳定的思想状态;有一个平和稳定的思想状态,就能全面细致地思考;全面细致地思考,就会有自己的收获。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即有大小、轻重之分;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远了。

『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代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修养好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方法在于认识和研究各种事物。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思想才能端正;思想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好以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子开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7』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根本混乱枝末却通顺的,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都做不好,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好,那是不可能的。该重视的却轻率了,该忽略的却看得过重,像这样本末倒置,不分轻重缓急,没有这样的道理。

本章里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三纲、八目。

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者是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后者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在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它把内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外治(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另外,这里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要注意本末,分清轻重缓急。而“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则给我们启示,越重大的问题,越要抓住根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大学》第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wu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