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语文课前演讲是莫晓玲同学带来的对“中式教育”的思考——“中式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体现,借鉴了专家的思考,同时也提出了她自己的思考。
在谈到中式学校教育时,晓玲同学着重指出了其“闭环和滞后”的弊端,并以语文为例,说明学校教育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往往是不重视也是不理解的,只有在日后有了社会生活经历才能理解其中很多文章蕴含的意味。同时,她也指出,语文可能是中式应试教育留给学生的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对这一点我本人是十分认同的。
在谈到中式家庭教育时,晓玲同学借鉴罗翔老师的一些言论,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式家庭教育的严重弊端。
中式教育固然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晓玲同学还是在最后提出自己的倡议:努力学习,争取去看更大的世界,去遇见更多的美好,去创造更无限可能的未来。
我又想到上周杨冰芸同学在课前演讲中,发出掷地有声的思考:“当今时代,我们还需要’堂吉诃德’吗?”回答是响亮而明确的:需要!我们当然仍需要那些执着勇敢、不怕困难、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人了。
看着他们富有个性的PPT制作,听到他们稍嫌稚嫩却紧跟时代步伐的发问及思考,我的内心是欣慰的。也许他们考不出很突出的成绩,但是他们愿意思考,敢于发问,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这不就是我们的教育本来该有的使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