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與汝同窗】放弃漫展学历史——小朋友因何愿意上课?

【與汝同窗】放弃漫展学历史——小朋友因何愿意上课?

作者: 青苔居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13:14 被阅读51次

十一长假,一号二号的下午,都在三圣乡日敦社听布老师讲历史。

二号是姝儿自一开学就和同学约好、并心心念念多时的漫展,甚至为此放弃了另外一个同样非常喜欢的活动:川藏地区露营。当她知晓历史课调到二号下午和漫展冲突时,有过犹豫与纠结,最终自己去和同学协商,调整时间,提前结束漫展。

于是,二号上午,我俩分头行动,约好三点准时赶到日敦社。午餐后,我自家中出发,开启先地铁后公交的漫长行程。刚一下地铁就听到女儿的叫声,原来,我俩同时到达洪河站。

姝儿说:刘阿可下午改成和她妈一块儿玩,她问我是上什么课?我说历史,她说我好可怜,还要来上课。我说我们这个课可好玩了,又没有作业,给她讲了讲我们的课,结果她就羡慕上了。

【與汝同窗】放弃漫展学历史——小朋友因何愿意上课?

布老师的历史课持续四周,一开始,姝儿并不愿意去,是被我拖过去的。

进入初中,历史老师的教条以及课堂打人行为就让姝儿厌烦上了他,因其严厉,对于他所讲的、一些观念性叙述有不同看法也不敢提,只能回家吐槽。是这个原因让女儿不喜欢历史吗?

我不知道,但我能知道的是,布老师的历史课肯定不同于学校。一年前从先锋的公号中看到布老师的历史课就艳羡上了先锋的学生,能够在成都听到布老师讲历史实在是预想之外的惊喜,这样的机会怎能不抓住?一定要让孩子看到一些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习。

【與汝同窗】放弃漫展学历史——小朋友因何愿意上课?

第一节课,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姝儿一句话引起哄堂大笑,引发掌声,她说:“我不喜欢历史,我是被我妈拖来的。”

但是,第一节课还没下课,她就悄悄问我:“下节课是啥时候?”

28号,原计划的周六历史课时间,遭遇十一放假调休,姝儿得去学校,她甚至想过请假去日敦社听布老师讲课,对于我能上课是又妒又恨。放学得知我白跑一趟,布老师的历史课也调了,很是得意地“幸灾乐祸”了一通,洋洋得意于她能去上课,可以不缺课了!

就这样,四节课,全勤。甚至于,她并不能完全听懂所有的内容,但她说喜欢听布老师讲课,讲得好玩,一次比一次懂得更多,已经完全能够听懂那些反讽了。

【與汝同窗】放弃漫展学历史——小朋友因何愿意上课?

每一次的往返路途都是我们的共读时间和讨论时间,我们读布老师推荐的《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我们讨论“阿弓流为是叛乱吗?”、“叛乱”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最终认为“阿弓流为不是叛乱”?支持你结论的论据有哪些?

我们讨论何为主体思维?除开国家和政府,像我们这样一些平凡的个体会不会产生主体思维?想一想:城市人会歧视农村人吗?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乡下人,北京人看外地人都是下级,这样一些民间俗语产生于怎样的环境,反应了一些怎样的心态?

我们讨论日文之于现代汉语,日本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反哺,以及这种反哺为何得不到大多中国人的承认?

……

姝儿最后叹到: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完全就是为自己国家歌功颂德且未必尊重历史。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讨厌学校的历史?又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爱上布老师的历史课?

当孩子愿意学的时候,学习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而非负担,就会有意愿、就能产生内驱力。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什么要去听这根本和成绩、考试、分数不相关的课?

课程重要吗?

当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还不在于具体的历史知识,为的是看到不同于教科书的另外一种视角,一种摒弃了政治中心和主体性思维的历史观,消除了狂妄与自大的客观视角。获得更符合学术要求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做一个具有多元价值观的、包容的现代人,成为有独立思维能力的现代公民。

【與汝同窗】放弃漫展学历史——小朋友因何愿意上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與汝同窗】放弃漫展学历史——小朋友因何愿意上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hq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