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情感心理研究
女孩贷款13万相亲,那些被单身焦虑折磨的年轻人......

女孩贷款13万相亲,那些被单身焦虑折磨的年轻人......

作者: HSL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21-09-07 10:49 被阅读0次

    最近媒体刊登了一则女孩相亲的经历。这位来自杭州的三十岁女孩,贷款13万加入某著名相亲网站的高级会员,一年过去了,她没有找到任何适合对象,于是女孩把相亲网站告上法庭。

    女孩接受采访时说,她认为红娘给她匹配的相信对象都不合适,她不要单亲的,不要离异的,不满红娘总是推荐这样的相亲对象给她。

    女孩2019年开始购买的这项服务,那时候她才28岁的年纪,然而,28岁的她应该很想改变自己单身的现状,所以被高额的相亲服务吸引。无奈结果不遂人愿,最后不仅没找到伴侣,她还背上了债务,这样的现状难免让她失望甚至是愤怒,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她后续找对象的心态。

    当一个人到了适婚的年纪仍然单身,看上去跟社会上大多数人是不一致,这种不一致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心态。

    上述新闻中这个女孩,促使她去贷款相亲,做出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决定,并不是单身这件事,而她对单身这件事的焦虑。

    与其说是相亲网站套走了女孩的钱财,不如说28岁的她被自己的单身焦虑折磨着,被迫做出了一个不算明智的决定。

    1. 不符合他人期待的焦虑

    在约定俗成的文化里,男女到了30岁左右一般会结婚生子,尤其是对于女孩来说,25岁以后还没有对象,大多会收到父母或者亲戚的压力。

    很多时候,年轻人们自己一个人在城市上班并不难受,一旦收到父母的电话,或者到了回家过年的时候就倍感焦虑,他们害怕面对父母的压力,而压力的背后,是不想承受父母的失望情绪。

    从道理上讲,一个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早已成年了,他们对要不要单身这件事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可是在心理上,害怕让父母失望的情绪反应早已深深种下。

    一个孩子小时候调皮的时候,如果父母这样教训他“你看旁边的孩子多乖呀,你就不能像人家一样嘛?”长此以往,他就会被灌输这样的信念:如果你比不上旁边的人,你就是让人失望的。

    当他上学后,拿着试卷告诉家长自己考了80分,父母通常不会单独就孩子的成绩给出回应,他们会下意识地问,“那其它孩子都考多少分啊”,如果得知孩子比平均分高,父母可能会表扬他,如果还赶不上平均分,那孩子收到的极有可能是嫌弃。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认为,我的位置是通过跟别人比较确认的,如果我比不上别人,我就会被嫌弃。

    孩子小的时候极度依赖父母,他们害怕被抛弃,所以对父母的失望和嫌弃会异常敏感,年幼的孩子会竭力满足父母的期待。

    当他们长大后,父母的形象就泛化为社会的标准,他们不仅担心让父母失望,更担心自己达不到社会对一个成功人生的标准定义:那就是到了一定年纪必须要结婚生子。

    当一些人到了适婚年纪还单着的时候,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合格的,他们感觉到一种无形的被抛弃、淘汰的压力,他们也常常对自己失望,单身焦虑由此而来。

    2. 不被爱的羞耻感

    抛开外界的标准,有些单身年轻人的内心会有隐隐的刺痛感,他们把单身这件事跟自己没人爱的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

    于是,一种羞耻感便慢慢滋生,彷佛单身这件事就在告诉所有人,自己毫无吸引力,无法让另外一个成年异性爱上自己。

    当单身变成了一种不被爱的耻辱,他们会不惜代价把这个标签撕掉,就如新闻中的女孩,来不及仔细地考察一下这个机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或者还有些单身人士逮着一个对象就着急结婚,如果运气不好所托非人,那么狗血的婚姻便开始了。

    对单身产生羞耻感的人往往是自卑的,他们从小在父母那里的得到的爱的体验也是匮乏的。

    一位知乎上的网友这样描述她的成长经历,她从小被父母丢在外婆家养,很少能见到妈妈一面。

    她从小一直有种感觉,自己长得特别丑。当她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时,不是觉得眼睛太小了,就是鼻子太大了,总之她对自己的容貌充满了嫌弃,因此她特别自卑。跟其它女同学站在一起,总觉得别人是白天鹅,自己是丑小鸭。

    直到她读高中,班上的男女同学开始了爱情的萌芽,她一下子收到了好几封情书。写情书的男孩们都夸她漂亮、文静,她读后的第一反应是不知所措,然后马上认为情书上说的是假,她坚信自己一个非常丑的姑娘,不会有人喜欢自己。

    她慢慢地长大,中间还是人追求她,她已经知道自己长得不丑了,可是仍然不敢轻易答应别人的求爱。

    随着她年龄增长,追求者越来越少,直到她读到博士,猛然发现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就剩她一个人单着,女孩突然有了很强烈的羞耻感,感觉自己跟周围格格不入。她忽然明白,她现在的单身就如同她小时候的相貌一样,都象征着儿时不被父母疼爱的自己一样,带给她蚀骨般的疼痛。

    3. 孤独终老的死亡焦虑

    当一个人单身久了以后,可能会产生一种极端的幻想,那就是自己来不及在有生之年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也许一辈子孤独终老。

    孤独终老的幻想本质上是对死亡的焦虑。假设一个人可以活到1000岁,可供使用的时间跨度足够长,那么在短暂几年或者十年内找不到伴侣并不是件让人焦急的事。

    但是,人类从出生一开始,就注定了寿命是有限的,平均不到100年。寻找伴侣的时期只有几十年。再细分到女性头上,社会普通认为女性适婚的黄金期比男性更短暂。

    时间不等人,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逼近死亡,在死之前还没有找到此生挚爱之人,是一件多么让人缺憾的事情。所以,对一些单身人士来说,一旦死亡焦虑凝结起来,解决单身这件事就显得刻不容缓。

    4. 从这三点开始,缓解单身焦虑

    事实上,没有谁规定到了什么年纪就必须要做什么事情,成年人拥有绝对的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状态,真正束缚选择的是那些暗流涌动的情绪,不可言说的创伤。

    所以,缓解单身焦虑,还得从自己的开始。

    首先,要充分去探索对单身的担忧和想象。一个人惧怕单身,一定是对单身有着可怕的想象,而且他们往往深信这个想象会变成现实。当这些单身背后的可怕想象被打破以后,单身这件事也就变得没那么消极。

    其次,重新建立对单身的认知。当单身和不被爱的羞耻、不够好的自己之间的纽带切断后,单身就不再与创伤性的情绪体验挂钩。单身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一种暂时的生活状态,无分好坏。

    最后,增强自尊水平。当一个人对自己拥有足够强的自我认同感时,他会坚定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不盲从于外界的标准,更容易自在地活在当下的状态里,不过分忧虑。自己活得怡然自得,便不会过分在意单身不单身这件事。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雷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女孩贷款13万相亲,那些被单身焦虑折磨的年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iu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