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短视频产品背景
对比万兴喵影和爱拍
①战略目标
②产品定位,产品形态
③用户使用流程
④产品功能层面
⑤盈利模式
产品背景:
短视频的诞生由来已久,如2012年6月推出的Vine(分享6S),2014年底上线的对口型短视频创作的海外产品Dubsmash,以及上线于2014年7月的Musical.ly(用户先拍摄一段生活中的视频,然后在乐库中配上音乐,从而快速地创建时长15秒的music video)。
短视频鼻祖——Vine
Dubsmash
小咖秀
随着短视频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对短视频跃跃欲试,原本的观众变成了视频创作者,比如笔者本人,另外,随着视频创造者成长,原本的创作者已不能满足原有的视频生产水平,而希望可以精益求精。
关于视频剪辑,海外的一些专业视频剪辑工具,然而学习成本高,缺少中文的操作指引,对普通用户来说学习成本高。
premiere剪辑界面
为满足各层级用户的需求,延长用户在产品上的生命周期,提升给平台带来的价值,各短视频平台纷纷推出专业的剪辑工具,帮助用户剪辑,如抖音的剪映,快手的快影(从短视频平台衍生的专业剪辑工具);再如万兴喵影,拍大师,小影,Inshot等专业的视频剪辑工具。
本文将对万兴喵影(原“喵影工厂”)和爱拍(原“拍大师”)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从战略层面看,万兴喵影原来立足于海外市场,海外产品为Filmora,已有比较成熟的剪辑功能,且有大批的海外用户;后发展中国市场,打造本土化的视频剪辑软件。万兴喵影同时打造了专业领域的运营团队,帮助企业级用户制作对应风格的视频。因此,万兴喵影关注C端用户的同时,也着力于服务B端用户。
拍大师原主打是高清录屏,后改名为“爱拍”,同时口号为——适合中国人的视频创作软件。爱拍同时为企业提供影视视频营销等服务,提供视频创意策划及解决方案。因此,拍大师在关注C端用户的同时,也为企业级的B端提供服务。
其次,从产品定位上看,万兴喵影和拍大师都是视频剪辑工具。
第三,从流程上分析,流程如下(以PC端为例):
可见,在打开喵影这个过程比较长,加载素材包等需要时间,另外,打开后,弹窗提示最新消息及编辑教程(无论是否有新的消息,新的教程,都会弹出,且不能设置为“不再提示”),这个过程延长了编辑者进入视频编辑页面的时间。
相比,拍大师打开后,展示的是主页功能点页面——录屏,视频编辑......用户选择主要功能点后开始进行视频创作。另外,左下角有手机版的下载引导,而喵影暂时没有。
因此,从流程上看,喵影的打开时间比较长,且重复性地推送剪辑教程让用户并无新鲜感甚至厌烦。
另外,在“帮助”上,形式不一样。喵影提供纯文本说明的“帮助”,以及人工客服;
而拍大师提供主要答疑的视频操作,外加人工客服,
在这一点上,视频答疑会更加直观地帮助用户解决剪辑过程中的问题。
万兴喵影的“帮助中心”
爱拍的“帮助中心”
第四,从产品功能层面来看,喵影的剪辑工具的功能点较全面,展示和交互也更符合用户的认知,因此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易用性。
1,万兴喵影支持快捷键操作,如ctrl+C可选中多个素材进行删除,而爱拍需要一个个手动删除;
选中多个素材批量删除
2,万兴喵影轨道上的视频可直接看到画面,音频也可以直接看到音波的起伏,而爱拍不能直观体现,因此在这一点上,喵影的可视化更强;
喵影,可查看关键帧的画面
爱拍,无法查看关键帧的
3,万兴喵影可将鼠标放置在音频上,直接编辑大致的音高,而爱拍不支持这样的快捷操作;
4,万兴喵影在剪辑时,可一键剪辑多个轨道的同一时间点的素材,而爱拍不支持,仍需手动对齐,一个一个地剪辑,这就导致剪出来的视频在某个时刻显示的可能是黑屏;
喵影一键剪切多个音视频
5,万兴喵影有更丰富的音频,转场,遮罩等素材(也是导致打开时间比较长的原因),能更好地支持用户创作,而爱拍的相对较少;
6,喵影支持直接导出到各大网站,爱拍只能导出到本地;
7,爱拍支持文字转语音,如男声,女声,娃娃音等,喵影未支持。
8,爱拍和喵影在素材编辑区的整体视觉上有差异,爱拍可查看到更多的素材,但由于喵影支持视频画面可视化,需要用户向下滑动才能看到更多正在编辑的素材,不能整体地查看当前编辑的素材,也更容易对某个素材误操作,比如不小心删除了素材,但是由于上下拖动才能查看而忽略,从而导出后才发现这段素材不存在了。
爱拍,基本可看到正在编辑的素材的全貌
喵影,需上下拖动查看
因此,相对而言,喵影素材内容更丰富,剪辑功能更全面,界面设计和交互更符合用户的认知,易用性更高。
最后,在盈利模式上,喵影和爱拍都建立了会员体系,但喵影有面向企业的企业级会员——开通后可提供给企业内多人使用。
由于时间限制,以上是比较粗浅的分析,欢迎各位看官拍砖。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