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成长励志婚姻育儿
家有高考学生:聪明的父母,都按照这俩字去做

家有高考学生:聪明的父母,都按照这俩字去做

作者: 宽哥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21:02 被阅读4次

    1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昨天,听了一堂高考自主招生讲座,老师说,距离自招报名,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缓过神来,掐指一算,距离2019年高考,还剩不到150天时间。真快呀!

    临近高考,不少的家长开始焦虑起来。不谈学习,母慈子孝;说起高考,鸡飞狗跳。

    其实,在这个时候,作为聪明的家长,应该做的,不是天天念叨、催促孩子的学习,而应该践行好下面两个字。

    2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一个关于考试的故事《镜听》。

    山东某地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民俗:要预测事情,就在除夕那天,怀揣块儿镜子,上街去听别人无意识说的一句话。

    郑氏一家兄弟二人读书,老大读书比较好,老二表现不如哥哥,父母喜欢哥哥,也相对喜欢老大媳妇。

    某年科举考试,二媳妇对老公说:“你也争争气”。

    除夕这天,二媳妇怀里揣块儿镜子,去听别人的话儿,偶然听到别人说“我也凉凉去”,二媳妇把它就记住了。

    兄弟俩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这天,两个媳妇在厨房里,挥汗如雨地揉面做饼。

    喜报来了,老大考中了举人。老太太高兴地跑到厨房里,跟老大媳妇说:“你别干了,出去凉凉去”。

    老二媳妇在厨房里一边干活儿,一边觉得委屈掉眼泪。正在这时喜报又来了,老二也中了举人。听到这消息,她把擀面杖往板子上一扔说:“我也凉凉去”。

    这句话脱口而出。就跟除夕夜“镜听”的那句完全一样。

    蒲松龄老先生讲故事的功力特别深。故事里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参加考试的人,紧张、焦虑、压力大。家里人,也很关注、焦虑、有压力。考试的人希望考出好成绩,家里人更希望考出好成绩。

    按说,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相同的,应该是好事呀。但是,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恰恰相反,家里人过度关注,考生考试的时候,有可能靠“砸”了,结果不尽人意。

    这里面的原因,就两个字“压力”。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博士分析说,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地鼓励和支持,可以让考生表现很好。但是如果过度关注,导致压力太大,考试的时候就有可能考“砸”了。

    家有高考学生:聪明的父母,都按照这俩字去做

    3

    说到压力太大的问题,北京师大心理教授郑日昌讲过一个复读生“高九”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高考复读是很正常的。一个孩子,高中读了九年,也就是说,复读了六年。

    郑教授分析,如果解决高中知识问题查缺补漏,“高九”不用这么长的时间。他复读的主要问题,用在了解决心理问题上,主要是减压。

    “高九”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怕考不好,心理“亚历山大”。解决了心理压力这一关键,“高九”们最终就会如愿以偿。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到了自己考试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减压”。

    他说,上学的时候,父母从来不给自己施加,这帮了他自己大忙。加上他自己明白了“减压”的重要性,于是每逢“大考”,睡得比别人多说,吃得比别人香,玩儿得比别人爽......结果只有一个,成绩也比别人理想。

    而反观身边有的学生,平时还可以,一到“大考”就焦虑+紧张,手心冒汗,浑身冰凉,双腿抖动......该做的题没做上来,该得的分数没有得到,远远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事后懊悔不及。

    如果这在平时期中考、期末考,还有补救的机会。如果到了六月份的高考,影响就比较大了。

    什么原因呢?孩子们最有发言权,“怕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太想考好了”,越想考好,压力越大,越难以正常发挥。根子在哪?在家长呀,根本原因,就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太大了,确实是如“山”一般大的压力!

    家有高考学生:聪明的父母,都按照这俩字去做

    4

    真为孩子考虑,作为父母,就要为孩子减压,而不是加压。

    进入高三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面对的压力不小,来自各个方面。如果父母加压不减压,不用说一个孩子了,换做家长,是否能够做到“泰然处之”呢?

    说来说去,“减压”,才是王道。

    如何减压呢?赵玉平博士支招说,一方面,你要努力地支持,积极地期待。另一方面,应该搂着点儿自己的情绪,不要表现出过度关注、过度期待的样子。否则,有可能好心办坏事,不但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举个例子,当天考试结束了,孩子回到家中,父母递上水果,嘘寒问暖,关心一下就够了。

    如果孩子不谈考试的结果和内容,父母最好也别问。不要去刺激他的情绪、放大他的焦虑。

    专家都注重为孩子“减压比,我们作为普通的家长,更应该积极践行这两个字,为孩子“减压”、“减压”、再“减压”!

    家有高考学生:聪明的父母,都按照这俩字去做

    5

    随大流的父母,人云亦云的父母,会把眼睛盯在孩子的学习上,“快去学习”、“这都啥时候了”“考不上好大学怎么办”,唠唠叨叨,不胜其烦,把压力转化到了孩子身上。

    聪明的父母,会用一些方法为孩子减压,分担一些压力。譬如,听歌唱歌、体育锻炼、吃点喝点、聊天交流,等等。

    综合心理专家给家长的建议,减压要尽量做到“三要三不要”:

    三要:

    001要充当“倾听者”,竖起耳朵,多听孩子的倾诉。

    002要充当“好朋友”,建立信任、鼓励的良好互动关系。

    003要当好“勤务员”,保证吃喝拉撒,保障身体健康、少生病。

    三不要:

    001不要过分关心,异于平常,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压力。

    002不要过分监督,紧盯着孩子,不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003不要过分拔高,期望值过高,正常发挥就是超常。

    天下没有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天下也没有不为子女着想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

    其实,在很多时候,默默地关注,悄悄地支持,才是最温暖、最有力量的。

    家有高考生,祝愿孩子们顺利参加高考,考的全会,蒙的全对。(此句源自公众号:铁路宽哥说)

    与各位家长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有高考学生:聪明的父母,都按照这俩字去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nl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