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卡片008#《深度工作》如何更好地深度工作

知识卡片008#《深度工作》如何更好地深度工作

作者: 陈三皮皮 | 来源:发表于2023-02-25 23:56 被阅读0次

2022年12月8日 皮皮陈刚

【书中原句】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通常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事务性的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核心概念转述】

充分了解浮浅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摒弃或减少浮浅工作,进行深度工作。

今时今日,如果是在常规的城市社会生活之中,极少有人能够不被各种媒体、自媒体所影响、干扰,哪怕是独自居家工作,也往往仍然生活在信息的洪流当中。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干扰,方便好用的娱乐、游戏、影视APP的诱惑也常能让人沉沦其中、无法自拔,加上我们的思绪万千,有时接触到某个物品,它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激发起我们对于同一感觉的记忆调动,投射到某一件往事上去,于是陷入久远的回忆之中。

对于深度工作而言,注意力分散是天然的大敌。当一个人还没有分化开,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体的时候,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别的一点零星的信息弥散开来,就马上被同样散漫的注意力抓到,马上就神游万仞去了。深度工作?不存在的。

在这样的时候,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有几大原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力。

1. “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不要以为这个是性的或者色情的东西,其实声色犬马,甚至咱们刷个小视频,也不过是在获得这玩意儿。一旦获得了力比多,通常会处于极度的亢奋之中,不容易专注到一件事情上来。

2. 攻击性。向外攻击或者向内攻击都是攻击性的体现。当我们用眼神打量这个世界和世人的时候,也是我们的攻击性恣意向外的时候,而当我们怯怯地低头走过一程程,不愿意与人对视的时候,往往是我们可能发起向自我攻击的时候——我不配,我不值得,我不应该……每一个攻击性的念头,都可能引发内心冲突的狂流,从而让我们转移注意力。

3. 关系。至亲至疏关系,最远最近人情。当关系发生改变时,尤其是如果有吞噬性关系的出现,让一段关系重新沦回共生阶段,也会大大影响到人的自性化进程,激发出人内心的波澜,让人很难宁静平和、专注下来。

4. 自恋。世界因我而变,我的攻击性的破坏强度那真是太大啦~活在想象之中,活在幻觉和虚妄之下,将自己活成了史诗中的英雄人物,活出了天神般的精彩。这时候心飘在空中,哪里能落得下凡尘,被一点俗世杂务所吸引呢?

5. 移情。移情不只是发生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也发生在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共生也好,巨婴也罢,如果不安在当下,其实是无法开悟或者有深度工作的所得的。

【个人体验】

当我散漫地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可以一整天流连在各大微信聊天群里聊得起劲;看看群友发出的小视频或链接,有时候看着有意思,又继续翻看下去,等醒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哇,居然几个小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有时又突然想到要买点啥东西,于是又在购物平台转悠大半天;娱乐至死的时代,啥小视频、脱口秀、一看就容易让人沉沦……几个星期下来,想想自己除了在各微信群留下一点俏皮的聊天记录,还真没有留下自己的什么作品。恍然大悟之下,一沉思,一琢磨,也会偶有所得。

01 回归自我,专注当下。

我有时沾沾自喜于自己可以一心两用一心多用。然而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醒悟过来,一心一用就好,专注在一时一事之中,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专注力,聚焦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一心两用,很容易导致的结果是芝麻西瓜都想抓,结果啥也没抓住。

于是,这时需要挑战的课题其实是身心合一。将多线程工作任务调整为单线程工作任务;回归五感,专注于自己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的东西之中,去细细地觉察、品味这些感知觉的信息;减少摄入过多的强刺激型的信息源,譬如小视频;回归到自然自我之中,该吃吃,该睡睡,期间可以借助一个小小的仪式感来强化这样的感受,让自己的注意力真正地专注于当下,不再支离破碎。

02 摒弃浮浅,培养深度。

包括书中所说的一些方法:

1. 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充分利用任务方格、备用方格、灵活使用任务方格来制订每天的用时计划,培养记录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时间的习惯。这一点对于后期分析、复盘来说非常重要。

2. 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同样也可以分析出来自己在什么时间段效率更好,进入深度工作状态更容易、更久。

3. 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为自己预留30%-50%的浮浅工作时间,确保自己有50%-70%的工作时间可以用于深度工作,不必陷身于无意义的浮浅工作之中。而深度工作往往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类似于找状态赶路的过程。有足够的时间作努力,发展出深度工作的机会就大幅增加了。

4. 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实行固定日程生产力。不一定真得是5点半,可能是6点,要视员工的下班时间而定。不鼓励加班,不提倡加班,所以真正重要的任务就需要评估完成时长,评估效率高低,再倒推完成时间、起始时间、备用时间,以确保当天的重要工作任务得以完成,进而逐步形成规律的固定日程提升生产力,同时有确定的合理借口可以拒绝马上完成一些临时的浮浅工作任务。简要记录下来某人某事和需要完成的时间节点,完成当天的重点任务、确保深度工作的成果以后再来安排其他工作任务。

5.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现在想变得“失联”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的话,其实断网,关闭手机等电子产品上所有的即时通讯工具就好。说难是因为它真的不容易做到。关闭掉电子产品的时候,心可能就已经在一飘一飘的,不知道想些什么了。

03 提升效能,张弛有道。

1.按紧急、重要性来划定时间“四象限”法的各项工作任务。

2.通过记录数据、量化分析的方式获知自己的高效率时间段,将相应的高效时间段计划用于紧急又重要的工作,或者马上去做;秉承“要事第一”的原则,尽快去做重要不紧急的工作;然后尽量授权他人去完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性工作即浮浅工作;尽量减少看娱乐视频、玩游戏、消遣、看小说、 打发时间等安排。

3.学会放弃和断舍离,尽可能地不做某些完全无法提升技能的浮浅工作。

4.适当安排部分自己想要做的事,它们虽然不紧急但是也很重要。一张一弛方是文武之道。

5.深度工作时间不可能无限增加,到达某个峰值可能就相对够高,较难增加了。多觉察觉知,才更容易觉悟觉醒,将自性化路程走得更好,相应地也会有更高的效率、自我效能和自律程度、专注度。它们一荣俱荣。

04 复盘总结,精进深(度)工(作)。

上文提及的方法不少,要全部用起来不容易。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更愿意采用、更能接受的方式,先试着用起来再说,观其效果以定后续。

试用、复盘、分析、总结。用起来的方法,一番操作下来,有方法有实践有思考有大局观,再继续迭代优化,想不提升深度工作状态也难。

【行动指引】

反复练习之下,以某一个相对固定的仪式(感)启动,更容易进入深度工作状态。需要铺垫的时间短,真正深度工作的时间就相应更长了。

深度工作的状态是可以培养出来的,练习、练习、再练习,尽情地享受深度工作之花吧。

相关文章

  • 日更系列87

    知识卡片058P67 【原文引述】从哲学角度论证深度。对于深度工作和工作...

  • 知识卡片005#深度工作

    知识卡片005#深度工作 1、书中原文: 定期休息大脑,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质量。工作时,努力工作。完成时,就放松下...

  • 《深度工作》:如何高效深度地工作?

    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由此可见,工作对于...

  • 《深度工作》笔记

    《深度工作》这是一本关于让人如何才能深度工作的工具书。书中结构清晰知识点很容易学到 一,什么是深度工作,深度工作的...

  • 知识卡片003#深度工作

    知识卡片003#深度工作 1.书中原文: 深度工作是一种非常适合产生心流状态的活动。 2.核心概念转述: 工作成就...

  • 知识卡片004#深度工作

    知识卡片004#深度工作 1.书中原文: 节奏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 日更系列79

    知识卡片《深度学习》 【原文引述】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

  • 如何在碎片时间中高效完成工作

    今天给你分享“深度工作”的概念。 在网络工具的时代,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用浮浅工作替代了深度工作。我们不断地收发微...

  • 《深度工作》听书笔记

    前几天在得到听了本张爽解读的《深度工作》,讲述了什么是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无法深度工作的原因及如何培养深度工作能力...

  • 书评 | 《深度工作》:如何更好地进行写作

    在我们的神经元周围生长着一层脂肪组织,叫作髓磷脂。它可以起到绝缘保护作用,也可以保持神经元干净和正常运转。 当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卡片008#《深度工作》如何更好地深度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po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