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黎的心情有些沉重,本来加班回来,饥肠辘辘,正准备随便煮些东西吃。便接到妈妈从老家打来电话,和往常一样嘘寒问暖,问问最近的近况。话题从天气,健康,小黎的工作,家里的琐碎,邻居亲戚家最近又发生的事,话题不可避免地又转到了小黎的终身大事。小黎最不耐烦听这些话,但也没办法。快三十岁没出嫁的老姑娘也让父母操碎了心。父母的关心让人暖心却有时倍感压力。
妈妈问小黎最近有交新朋友吗?有人介绍对象吗?小黎都一一地回答了没有。妈妈叹了口气。说最近小黎的姑父的朋友家的孩子,比小黎小四岁,但也至少大学毕业,更巧的是也在上海工作。抽空见见。如果别人不嫌你年纪比他大,你就不要嫌弃别人年纪比你小。小黎无奈地应了。妈妈又在电话那头絮絮叨叨,早知道就不该听你爸爸的,让你读那么多书了。结果什么也没读出什么名堂来,学得专业在家找不到工作,好好的青春也耽误了,到了结婚的年龄连个对象也没有。家里给你介绍的吧,没念过大学的担心你看不上,念过大学的农村能有几人?念过大学现在没有对象的能有几人?现在和你年龄相当的几乎都结婚了,合适的称心的几乎没有。
听着妈妈的絮絮叨念,小黎不耐却也无奈。有时小黎也在想,如果没念过大学,自己是不是现在也结婚了,说不定孩子也有好几岁了。是不是自己又在重复着父母的生活,而将来自己的孩子又在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可是想到这假设不能实现,小黎有庆幸,又想到自己目前的越来越尴尬处境,小黎心情也低落到了极点。
小黎毕业后,孤身一人在上海,没有什么知心的朋友,没恋人,没有房子,和同事的关系也是不好不坏。工作轻松,工资也不高,除了维持基本的温饱,日常开销,付房租水电,除去一些孝敬父母,剩下的维护自己那可怜的自尊也是堪堪能及。和同事的关系也是不好不坏,日子过得也是不咸不淡。这样的日子,如果就此停止倒也不错。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流逝,小黎的年龄也一天天地增长,周围的和自己年龄相当的同事也陆续结婚了。可自己却依然没有对象,连男朋友的影子都没有,小黎本人也难免有些自怜及伤感。办公室的小柳,是个上海本地人,比小黎小四五岁,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小黎批评过小柳几次。从此小柳便嫉恨了小黎。从此小柳有机会便在小黎面前无意意或者故意说自己的年轻,小黎嘴上不在乎,但次数多了心里难免有了计较在意。
有时发了工资,小黎想去犒劳一下自己。那些当地的不用交房租的小柳便故意说,自己虽然工资低些,但也不用为温饱吃住行忙,自己所劳所得全部都是用于享受生活,不像那些外地的人,自己还需要付房租水电费,等等。拿了工资的喜悦被这些话刺激的全部消散无踪。小黎也也知道小柳说的是事实,可是实话有意无意的排斥却总是那么的扎心。
有时候不可避免地和上海本地的同事在一起做除了工作之外的聊天。可是说着说着他们就说起了上海话。虽然也许他们不是故意,但也不能总也不能照顾到小黎的情绪。因此小黎也融入不到本地同事的团体中。
在上海的孤单,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以及快要做剩女的恐慌。让小黎的压力愈加沉重。可是大家也许会奇怪,既然在上海生活如此艰难,小黎为什么不回老家呢?为什么不回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样也许生活中有人照应,终身大事也有人操心,就不用这般痛苦了。
小黎的家在落后的农村,小黎念书时一直很用功,一直是父母和乡亲们的夸奖对象。小黎本人也很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虽然大学不好,村上考上大学的没有几人。村民在小黎的述说中也终于知道了大学的样子,也夸小黎争气,小黎的父母面上也有光。考上了大学,在外地读书,小黎才知道与别人的差距有多大。成绩不在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小黎自幼踏实努力,想着成绩很好就会受到老师同学的赞扬 。可这些到了大学甚至出社会工作后,才知道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可以获得的。家庭背景,交际能力,外貌,这样的差距好像是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注定。可这样的道理,小黎到了工作时才有更深刻的体会。慢慢地小黎有了自卑心理。自己的专业,在老家根本找不到什么工作,没有关系,家庭条件不好。父母为了自己读大学已经花了不少的钱了,自己还怎么忍心让他们在为自己工作上的事情发愁。
所以毕了业,便只身来到了上海。在上海一待就是几年。可是自己在上海也遇不到什么人,所有来到上海的种种美好设想,都没有实现,现在是无趣的工作,枯燥的生活。日子过得很是乏味。自己从父母的骄傲也慢慢地变成了负累,父母也不在愿意在人前谈起自己。村民看小黎的目光也渐渐地变了。农村的思想还在是停留在念了大学就有了好工作或者谁谁念了大学,在哪里工作,工资多高多高。配上羡慕的神情夸张的语调,好像真的亲眼见到那般。现在每次回去小黎的心是压力越来越重,熟悉的人,或者亲戚总会问有对象了没?工资多少?每次回家这样的对话总会上演一遍。因为是亲戚,有些问题总也不能避而不答。听完小黎的答案,总似安慰又像讽刺地说,你是大学生,不用着急。不像我们家的谁谁,没念过书,只能在家早早结婚带孩子。这不过完年要生二胎了。这样八卦而又不甚关心的有略带炫耀对比的样子,让小黎也无可奈何。
可是回老家就意味着把这几年的付出全部放弃,几年的青春也当浪费了。内心很是不甘。可是不回去,在上海耗着,也是一年重复一年,终身大事总无着落。
可是回老家有能做什么呢?年近三十的姑娘,难道真要随便找个人凑合地嫁了吗?还要面对各种打量,八卦,看热闹人的眼光。想来小黎就觉得头皮发麻。想起这些,还不如在上海待着。
在上海窝着,有些逃避现实但也至少不用回家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可是以前总会拿着年轻作借口。想着年轻,好好地玩玩,享受青春。这样的日子不是拖一天是一天,青春总会耗尽。人也总是总要面对现实。一年一年地过去了,青春眨眼也所剩无几。小黎期待地人,或者是让自己可以心动的那个人总也没有出现。以前给自己设定的结婚期限马上要过,可是结婚对象至今没有。小黎看着别人成双成对难免有些着急。
小黎再也不像骗自己,或者用电视剧中的台词去安慰自己,终有人爱你如生命,如果没有,那是还没有出现。小黎不在排斥相亲,朋友家人的安排都一一去了。可是总也没有遇到心动的人。要么年龄不合适,要么说话上说不到一块儿。要么是没有念过大学,想娶小黎充门面,或者看小黎性子温软,适合结婚。找来找去,总也遇不到一颗真心来。
朋友也有介绍本地人给小黎,可是虽然家庭经济条件比小黎好太多,可是人实在是不合小黎的心意,外形也是在是差很多。小黎拒绝了, 然后受了朋友很多的埋怨,埋怨小黎的傻。嫁一个上海本地的,至少后半辈子不用奋斗了。可是真的要因为生活随便找个人就嫁吗?找一个合心意的就那么难吗?难道也像自己的其它外地同事那般,只要遇到适合结婚的,就嫁吗?想想,小黎总也不甘心。
对于婚姻小黎总也有无形的恐惧。可以也有莫名的期许。可是外人总在催婚,时间也不等人。不会等你慢慢地遇一个可心的人。可是那些催婚的人他们也没想过别人结婚后是否幸福,或者只是让别人快快加入婚姻的大军。结婚似乎让人有了层保护膜。一个女人的价值或身份,需要一个男人来体现。而在这催婚的人中,女人居多。
在上海的压力是越来越重,比自己年龄小的同事,用自己的年轻让年龄大的同事觉得自己不在年轻。结婚的同事,用自己的已婚人士的身份劝说着未婚的同事赶紧结婚。仿佛结婚后就一了百了,普天同庆,单身是多大的罪过似的。
快三十岁了,到底还在执着什么?
无非是找一个可以真心托付的人,可以让自己甘心情愿地结婚,每天真诚相对,日子不乏味无聊。无论在家乡或者在外奋斗,让自己的付出,不会不甘不愿。自己是因为因为爱而结婚,而不是因为年龄结婚。
诗意地说,就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如果你遇到一一个快三十岁的女人,至今没有结婚,不要嘲笑,不要催婚。她在等一颗真心,执着地让自己因为爱而结婚。
这是一个执着于爱的女人。请抱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你身边也许就有这样的人,或者你也会是这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