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说一句话:善良的安慰是毒药。
我也认其然,这个毒药是“善良”引发的呢还是安慰引发的,还是两者一起吧?
善良没有错,善良不是毒药,是毒药的是善良后面的具体行为是什么。
好心容易办坏事,有了觉察后,我会对自己每次的“善良”保持理性的认识。
好心办坏事的起因就是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别人,没有界限感,没有共情能力。
但保持了觉察后的“善良”,善良还是善良,想去做的还是要去做。
比如分享读过的书,课程,美丽的风景与美食……
当然是我觉得好的,别人觉得好不好,由别人决定。
昨日去装修公司确定装修方案,老公让我看他选择的客厅灯,我脱口而出:这个灯看起来很幼稚,我不喜欢。
说完的我,突然意识到当着设计师的面,对老公这样如此直接表达意见是否妥当?
老公笑嘻嘻的:你不喜欢,那再看看别的。
我马上想起李老师的话:我还是喜欢你不装的样子。
是不是老公也喜欢我不装的样子呢?哈哈哈哈……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来我的角色转换还是不错的,在老公面前,本真的样子自然而然的表露。
我又想起同学聊天,一男同学说:没有想到,你越活越年轻漂亮有活力。
我说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同学戏谑:真不谦虚,是不是追随者都要排长队了。
我立即怼上:还追随者,追随个头,都快知天命的人了,哈哈哈哈
同学哈哈哈大笑。
我觉察与同学聊天,我还保持本真的善良。
一同事被家长回复,弄的非常不开心,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了。关键她自己觉得很委屈,抱怨对方如何如何……
马上要去上课的她,还让我听她给对方说的话,以及对方回复的信息。
根据她行为的时间与程度判断,我知道此刻的需要的是共情与同理,与她一起指责对方怎么能这样说话,而不是什么讲道理,给建议。
“咱们不跟她一般计较,咱们格局大。”
“凭什么格局大的人就不跟她计较,格局大的人就要受伤害么?”被共情的她转身给我留下了这句话。
我笑了笑,格局大的人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吧。
事后琢磨要不要以主管的身份跟她再讨论下这个事情,但最终我放弃了这个念头。四年多的时间了,要想改变早以改变了。这样的“症状”对于她也是一种保护吧,我可以做的就是在底线基础上的包容与共情。
女儿同学的妈妈前两天给我发来信息,她报了李老师的强基课,感觉不错,感谢我的推荐。
从我们聊天,以及看我的朋友圈,到我的推荐,也过了好几年了,我都忘记我推荐过什么。
她发来的感谢,让我感到意外,也有点惊喜,听到这个消息意味着她终于开始行动起来了,为她感到高兴。
初心很重要,初心是善良的,善良就是美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