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奧斯維辛:一部歷史»閱讀筆記

«奧斯維辛:一部歷史»閱讀筆記

作者: 平湖生 | 来源:发表于2019-10-20 01:42 被阅读0次

奥斯维辛:1940.06.14-1945.01.27

战前的两次反犹主义行动:1936年《纽伦堡法案》的实施和1938年“水晶之夜”;“累积式的激进主义”

观点:人类的行为易变和不可预知,常被他们身处的环境左右。没有一战,就没有人会变成那个历史上的希特勒。如果说个人的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那么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可以创造出更好的文化,反过来提升个体的道德。

«奧斯維辛:一部歷史»閱讀筆記

第一章 意想不到的开端

观点:纳粹刻意将犹太民族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

事实:

达豪集中营——纳粹党卫队的哲学是“冷酷”。1934年,霍斯受邀成为党卫队队员。1940.04.30,鲁道夫•霍斯抵达。

问题的开端:德意志人需要生存空间,因此必须驱逐波兰犹太人,方法是建立隔离区。

霍斯着手建立奥斯维辛,但是尚未大规模接收犹太人。希姆莱的设想是将奥斯维辛打造成农业研究中心。另一方面,IG法本公司在奥斯维辛附近建设橡胶工厂。

杀害苏联政委,并扩展到屠杀苏联犹太人。

11号楼:酷刑与杀戮之地;禁食牢房

1941年7月,奥斯维辛的犯人第一次面临毒气处决。(在一所经过改造的精神病院的毒气室)

之后,屠杀扩展到妇女和儿童,这意味着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进入到一个概念完全不同的阶段,即“种族灭绝”。

1941年8月15日,希姆莱观看了明斯克大屠杀,决定尝试其他的“解决方式”。之后,在奥斯维辛,霍斯开始了毒气实验。使用齐克隆B使霍斯“如释重负”,但是真正的血洗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 服从命令与自主行动

观点:下层的主动性和推波助澜,是灭绝朝着越来越激进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是许多人的集体意志促成了“最终解决”。

事实:1941年夏季和秋季,纳粹认为苏联很快就会溃败,因此,他们决定将帝国的犹太人遣往波兰的隔离区。

问题:“普通德国人“对于他们曾经的邻居的命运所知几何?他们的冷漠说明了什么?

奥斯维辛-比克瑙最初的目的是关押战俘。

1941年底,海乌姆诺开始兴建屠杀中心;贝尔赛克集中营也开始动工。但是,纳粹内部对于屠杀当地犹太人还是新来的帝国犹太人,并无统一意见。不过,这并没有什么不同。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12月11日,德国对美国宣战,并以此为借口,宣布美国是被犹太人控制的国家。12月18日,希姆莱与希特勒会面,之后的日记说明“最终解决”的思路已经确定。

1942年1月20日,万湖会议召开,在座的15人中,有8人拥有博士头衔,他们并不是街头的混混。

奥斯维辛的双重功能:一部分囚犯成为集中营的正式成员,编号并工作;另一方面,一些人一抵达就被杀害。这是独一无二的。

东线战事的僵持,说明不会再有苏联战俘,因此促使了奥斯维辛进一步转化为灭绝营。“小红房”和“小白房”的建成,是奥斯维辛管理者的自主创新。

那些察觉到将会发生什么的母亲,与她们的孩子走过“农院里鲜花开满枝头的果树”(霍斯语)迈向死亡,她们所承受的情感折磨我们几乎无法想象。

同时,奥斯维辛在霍斯及其同僚的自主研发下,即将成为一座杀人工厂。

«奧斯維辛:一部歷史»閱讀筆記

第三章 死亡工厂

观点:1942年成为“最终解决”执行过程中屠戮规模最大的一年,这取决与纳粹行凶者的心态。

事实:1940年6月法国沦陷;1942年3月23日,法国的犹太人被送往奥斯维辛。

纳粹认为,共产党和犹太人之间有着深切的“关联”。

法国总理同意驱逐外籍犹太人和儿童,并同意将儿童和父母分开,这是一个政治家的极大耻辱。而当他们发现强迫母亲和孩子分开将造成可怕的局面,尤其是不能让大屠杀有效进行的时候,他们决定将整家人一起送去奥斯维辛。

证人:格伦宁,他们认定对犹太人的灭绝只不过是战争中会发生的事,所以不会产生同情或者同理心。德国青年们认为有机会显示自己的忠诚是一种荣耀。其世界观让他们坚信:犹太人正联合起来谋划着反抗。

奥斯维辛的魔掌覆盖了欧洲各国,甚至英国的度假胜地海峡群岛之泽西岛和根西岛。根西岛选择驱逐了犹太人二,而泽西岛却拒绝。

1942年夏天,皮耶霍夫斯基等人策划了大胆的逃亡计划,他们逃出去了,但是在余生中,奥斯维辛一直追杀他们。

在贝尔赛克、索比堡、特雷布林卡灭绝营,总死亡人数170万,比奥斯维辛多出了60万。(当死亡人数只剩下数字。。。。。。)

在这一片屠杀中,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波兰的巴特尔中尉身为纳粹党员,却直接和间接地使数千人得以撤离。在善与恶的天平上,究竟是谁占了上风?究竟谁将会获胜?

相反的例子:”耶和华见证人“们的信仰——奥斯维辛的暴行是上帝的旨意,虽然无法领会其意义,但是需要无条件的忠诚。这样的宗教和纳粹的狂热,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吗?

1942年12月31日,大屠杀“莱茵哈德行动”,总人数:1274166人。

第四章 腐败

观点:人类如同根据温度而改变的物质,在极其迥异的环境下,会变成不同的人。

事实:1943年,莱茵哈德行动灭绝营屠杀了165万人。

华沙隔离区的犹太人进行反抗,这促使德国人加快“最终解决”。他们在奥斯维辛的首座焚尸场投入使用,由此将屠杀转为流水线的形式,更高效也更恐怖。从坡道的筛选到对选定犯人的杀害,医学专家参与了屠杀的每一个环节。1943年3月,门格勒博士加入了奥斯维辛。

一个离奇的故事:党卫队成员温施爱上了在集中营工作的海伦娜,并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她的姐姐罗津卡。这是真实的爱吗?这是人性的证明吗?这是善的力量吗?

1943年9月,苏联战俘发动了越狱。300人逃离了索比堡。这导致了1943年11月的“丰收节屠杀”。这时候,纳粹是处于报复而展开屠杀。

例外的情况:丹麦是唯一一个没有留下污点的国家。“丹麦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是出于真正的友爱。那单纯是一种博爱的情怀,是善良与尊重。全欧洲的人本来都应该和他们一样。”

«奧斯維辛:一部歷史»閱讀筆記

第五章 疯狂的杀戮

观点:希特勒决定对匈牙利进行大肆搜刮。

事实:1944年的大屠杀,奥斯维辛一直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地运转,这一年死去的大多数犹太人都来自匈牙利。

艾希曼尝试进行交易,用100万犹太人的性命换取1万辆卡车,以用在对苏联的作战中。

一个离奇的故事:爱丽丝费尽力气找到了姐姐艾迪特,并努力照顾她直到集中营被解放。特遣队队员们,目睹着残酷的屠杀,忍受巨大的情感折磨,仅仅是因为求生的欲望是如此强烈,“连自杀都没那么容易”。

对希姆莱而言,他希望和西方联手对抗苏联,也许仅仅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

1944年4月,四名犯人逃出奥斯维辛,他们讲述的内容被整理成《奥斯维辛报告》,使公众第一次了解了奥斯维辛大屠杀,也促成了轴心国方面的政策变化,驱逐犹太人的行动在匈牙利停止了。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苏联也开始反攻。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但是,英美都没有深入考虑轰炸奥斯维辛的可能性,只有邱吉尔曾经表示支持。但是,事实上,无论时间点,或是实际的情况,都证明轰炸不会对灭绝行动产生实际影响。

此时,屠杀转向吉普赛人。2897人被毒死。

10月7日,特遣队暴动。之后,艾希曼强迫近8万犹太人离开布达佩斯,步行前往维也纳。

11月,希姆莱的态度180度转变。

第六章 解放与报复

观点:对大多数人来说,违背社会的主流文化观念行事是极其困难的。

事实:1945年1月,纳粹炸毁了焚尸场。1月27日,奥斯维辛解放。

1945年4月15日,艾丽丝被解救出集中营,但却从此失去了和姐姐的联系。53年后,她才得到姐姐在6月2日过世的消息。

希姆莱背叛了希特勒,私下任由盟军解放了集中营,并于英美展开谈判。(由此揭开了战后美苏对抗的序幕?)

4月30日,希特勒自杀。他对整个犹太民族一直都怀着深深的恨意。

5月23日,希姆莱自杀。这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但是,红军同样地强奸这些逃亡者,包括从集中营被解放的女性。对于苏联战俘,其命运则更加悲惨。他们/她们被送去古拉格,然后流放西伯利亚。

对英美来说,二战有着“救赎”的意味,但是对于苏联战俘来说,这并不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原来居住在斯洛伐克的犹太人,当他们返乡之后,发现自己的一切都被别人占有,更遭到朋友的背叛。

东欧的居民显示出强烈的反犹倾向,返乡者遭遇到的是更加刻骨的寒冷。

但是,丹麦被驱逐的犹太人,却看到自己家里一尘不染,朋友为他们支付房租,连离开时留下的煮熟的鸭子都还在。

另一方面,奥斯维辛这个大机器上的无数齿轮,努力隐藏自己的过去。

重要的事实:以色列建国。其情报机构摩萨德在阿根廷抓获了阿道夫•艾希曼。

1945年3月11日,霍斯被捕。3月14日,他在供认书上签字。4月,他在奥斯维辛被处死。但是,他是否真的认为自己所做的是罪恶的呢?不会的。他认为灭绝犹太人是一个错误,但只是策略上的失误,因为它让德国成为全世界仇视的对象。

不过,格伦宁却似乎有所不同,他说:“我希望你们相信我。我亲眼见过毒气室,亲眼见过焚尸场。我见过熊熊燃烧的火焰。我曾站在坡道上,筛选就在那里进行。我希望你们相信,这些暴行真的发生过,因为我就在现场。”他接受了BBC的采访。

重要观点:

人类从内心深处需要这个世界有公道存在,需要无辜的人最终得到补偿,有罪的人最终受到惩罚。但是奥斯维辛的历史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慰藉。而这段历史最亏欠的,就是比克瑙那些得不到救赎也无法安息的冤魂。

大多数在奥斯维辛曾遭受折磨的人,似乎再也无法找到精神层面的慰藉或者救赎。

在20世纪中叶的语境下,在欧洲文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奥斯维辛和纳粹的“最终解决”代表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卑劣的行为。只要足够冷血,一群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先进技术的人也可以做出如此龌龊之事。

奧斯維辛的意義在於:

1. 人類的惡被激發出來以後,可以達到沒有下限的程度。

2. 戰爭和衝突不斷重新定義人類種族之間的關係。

3. 為了生存而競爭的人類關係是我們的基調。

4. 在一個宏大理論影響下,我們確實可以被煽動、被蠱惑,最後喪失對於同類的同情。

5. 我們真的有能力以微小的善意抵抗整體性的衰落嗎?

平庸之惡,並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人的惡意或者惡念,而是集體性的。奧斯維辛的結束,也並非善對惡的勝利,而是戰爭這一暴力行為的結果,儘管表面上看起來是正義的一方戰勝了代表邪惡的一方。念及這一點,真讓人感到絕望。因為我們不會知道:在我們身邊走過的任何一個人,在特定的情況下,會做出怎樣的行為?茨威格之所以自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嗎?我們身邊有什麼是牢不可摧的呢?我們珍視的那些信念----理想、道德、尊重----它们看上去很坚实可靠,是否僅僅是因為它們沒有受到最嚴酷的挑戰呢?

我們身邊的屠殺從未停止過,我們又怎麼能期待有朝一日會停止呢?我們又如何判斷自己的信仰,不會造成對其他人的重大傷害呢?或許只是未到合適的時機呢?看起來相對和平的環境,是否在某種條件下,也會一步步地演變成對一些人不利而對另一些人有益的情形?

相关文章

  • «奧斯維辛:一部歷史»閱讀筆記

    奥斯维辛:1940.06.14-1945.01.27 战前的两次反犹主义行动:1936年《纽伦堡法案》的实施和19...

  • 再讀《未來簡史》(一)

    今天重新聽萬維鋼老師《未來簡史》,並把書找出來,邊聽邊讀,隨手寫下一些筆記。 學習歷史的目的是讓我們更自由。 歷史...

  • Game Day

    ---思考簡記--- 我的坏习惯真是多!!~ ---閱讀筆記--- 小成功是关键习惯引起广泛变化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

  • 6/13生活日志

    計劃1:完成《能力陷阱》的閱讀,並提交讀書筆記一份 ■讀書筆記及感想 能力陷阱指一個人只做自己會做的/熟悉的事情,...

  • 讀史有主——讀通札記(1514)

    讀文白對照本《讀通鑒論》之《卷16》,感:1、讀史有主。通覽歷史,俯瞰古今,忘記歷史,意味背叛;迷信歷史,裹步不前...

  • 6/11生活日誌

    計劃1:完成《劉曉慶:人生不怕從頭再來》的閱讀,並完成讀書筆記一份 ■讀書筆記 商界女強人,著名演員藝術家. 管理...

  • 《非暴力溝通》閱讀筆記

    《非暴力溝通》閱讀筆記 TIPS:閱讀前提醒,并不是完全文章,先作為關鍵字記錄。如有興趣,可以溝通。 主要是語言暴...

  • 6/10生活日誌

    計劃1.閱讀完一本書《李敖回憶錄》,並寫下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出生於哈爾濱,輾轉到北京,后又至上海,最後遷移...

  • 2020閱讀筆記

    相比正常人的元旦,我的元旦节总是要乖乖地坐在电脑前,在敲击键盘发出的声音中度过,从17年便开始了。 回顾2020,...

  • 2021閱讀筆記

    他们说,要顺台阶而上,而代价是低头。 不知何时染上读书的恶习,使得在现在的社会的人面前难以启齿,但人总得有瘾,呜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奧斯維辛:一部歷史»閱讀筆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romctx.html